华晨汽车的迁移之路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华晨汽车,英特尔,服务器
  • 发布时间:2012-01-10 15:29
  “之所以选择向x86服务器迁移,对我们而言,最大的考虑因素就是性价比,也就是成本;其次是其稳定性与可靠性。”这是华晨汽车集团信息部部长张波在“2011年英特尔架构关键业务平台应用论坛”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当下,对中国汽车市场而言,需求旺盛,对汽车企业而言,更是一个绝佳的市场拓展机会,华晨汽车集团2010年营业收入为650亿元,在未来5年内,营收更是有望达到2000亿元。

  然而张波表示,目前华晨汽车集团运行的SAPERP系统是2002年部署的,到现在已经上线使用10多年,潜在的风险越来越大,从企业长远的发展来讲,IT系统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产品,升级换代已经刻不容缓。

  对于制造行业的关键业务应用平台需求,其挑战主要来自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追求更加高效的应用和操作,以及实现大规模的虚拟化环境,以简化关键业务应用管理成本。

  基于上述因素,为了测试运行效果,戴尔在2011年年初专门为华晨汽车搭建了测试环境,“在实际运行中,不论从处理速度,还是平台的稳定性、可靠性方面,都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张波如是说。

  目前全球IT产业面临着爆炸性的需求增长。而降低服务器的运营成本及功耗成为了企业的当务之急。面对IT基础架构向虚拟化与云计算的演变,目前,仍然有很多企业用户的数据与应用被困于传统的大型机及RISC架构小型机系统,不能轻易地获得云计算的优势。

  应对这一趋势,英特尔公司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关键业务计算部门总监Patrick Buddenbaum表示:“目前,英特尔正在为最广泛的关键业务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的可用性以及OEM系统创新和服务差异化的计算需求提供最好的选择,随着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制程工艺从原来的50微米发展到今天的32纳米,并在处理器微架构上实现了不断的突破与进取,因此带来了突破性的性能和能效表现,并兼备原来只有在昂贵和相对封闭的系统上才具备的高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这使得用户此前一直被迫为关键业务应用部署昂贵的封闭式RISC架构系统的问题迎刃而解,而至强处理器、特别是它的最新产品——至强处理器E7产品家族也获得了英特尔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为强劲的行业发展原动力的支持。”

  最大化降低成本和全新的性能需求是促使企业考虑将应用系统迁移到x86架构平台的关键驱动力。Patrick Buddenbaum指出:“在2002年,基于英特尔架构的服务器系统的总支出为190亿美元,而传统大型机及RISC架构小型机的总支出为300亿美元。2010年时,英特尔架构的系统总支出已增至350亿美元,占全球服务器系统支出的66%,这再一次验证了向x86系统迁移的发展趋势。”

  本报记者 陈巍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