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是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离不开佛学,对佛教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而佛学理论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关于谈佛论道的书汗牛充栋,可以说是琳琅满目。还有的佛学丛书多达一套一二十本的,当然那是专家学者们研究学问的事情,一般老百姓怎样走近佛门,或者走进佛门,即在短期内很快地了解佛是什么?佛门里到底有些什么规矩和门道,为什么称僧人为和尚?庙里面所敲的木鱼为什么都睁着眼?佛教中所说的水陆法会、放焰口、洒净、开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何才能领悟佛教的真谛?这是对中国国学、对佛教感兴趣的老百姓很想知道的事情。有没有一本书,叫人看了以后,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呢?回答是还真有一本这样的书,它可以教你快速地对佛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本书就是南京学者黄强先生精心所著、凤凰出版社新近隆重推出的一本畅销力作《走进佛门》。这本书全书不到十四万字,几天就可以看完。
黄强先生是一位兴趣广泛的文化人。长期从事新闻、出版、研究工作,对《金瓶梅》研究以及中国服饰史尤其是内衣史的研究特别突出,其骄人的成就有目共睹。黄强先生在这些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和独特的观点,赢得了同行们的赞誉,而这次《走进佛门》也是它多年精心研究佛学的一个新的尝试。
看黄强的《走进佛门》,笔者觉得他的《佛教与人生》和《人间佛教》两章写得很有意思。特别是修得平常心、修得正直心、修得自然心,这正是民国时期太虚大和尚首倡“人间佛教”以来新的修行路径。当下台湾星云大师所倡导的也是“人间佛教”。即便你剃度修行,或作居士修行,读了这些章节,一样有不少人生哲理以及净化人的心灵的精神收获。正如黄强在“修得正直心”一节中所说:一个人连自身为何物,对自己从哪里来和如何来都茫茫无所知,他就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他的本心不纯洁清凉,心性虚妄不实,心念行为不公正平直,即使他干过捐资助贫、助学、助残的善事,但由于他违背了禅理,轻视人,不仅无功无德,还会有无穷无尽的罪业。这就是《坛经》说的“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的罪”。于此可知黄强先生写书做学问真正是为了“度人”。
以前,人们对于佛教寺院经济了解的不多,很陌生,一些专著也提得很少。可是,黄强却在《走进佛门》一书中用了一章的篇幅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看完以后,人们自然对寺院经济有了一个认识。实际上,中国的寺院经济在中国佛教的发展史上占有十分主要的地位。历史上的几次灭佛,原来都是因为寺院经济过于强大,并且拥有特权,皇家认为和尚们危及到了皇家的利益和皇家的统治,因此,佛教信徒们的灾难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黄强先生关于寺院经济的论述,是这本专著区别于其他佛教书籍的特色之一,对读者全面了解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是有益处的。
《走进佛门》还有很多精彩之处,例如我喜欢的章节“佛教与楹联”就很有意思。中国楹联是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往往将含有深刻寓意的哲理熔化在两句有趣的对句之中,使你在不经意的赏析之际感悟到一种境界。而楹联分布最广泛的地方就是遍布全国的庙宇寺院。如薛时雨题清凉寺联:四百八十寺,过眼成墟,幸岚影江光,犹有天然好图画;三万六千场,回头是梦,问善男信女,可知此地最清凉。如普陀山苏曼殊题联: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是不是写出了一种淡淡的禅意?
张 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