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锋:移动互联网需要免费Wi-Fi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移动互联,Wi-Fi,747网
  • 发布时间:2012-06-21 09:46

  “Wi-Fi在哪里?用户找不到,不认识英文,链接不上。运营商和媒体鼓吹的免费Wi-Fi究竟在哪里?” 这是广大用户的抱怨之声。

  随着中国手机用户超过10亿、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5亿,人们对于无线上网的需求日益增加的同时,类似的抱怨却不断出现。如何满足用户日益渴求的无线上网问题?《计算机世界》报记者采访了Wi-Fi免费通软件开发者、北京747网CEO宋志峰。

  Wi-Fi

  不是“形象工程”

  “目前中国移动用户10亿,而3G用户只有1.59亿,还不到总数的20%。可见,中国Wi-Fi用户非常少,大多数仍然停留在2G时代。”宋志锋告诉记者,移动互联网更需要宽带无线接入,在动车上也已经出现CRH提供的Wi-Fi信号。不过,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刚刚开始,目前Wi-Fi+iPad 的模式是主流,但是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移动宽带资费贵阻碍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随着运营商对该领域的注资逐渐加大,今后更多的移动终端和Wi-Fi将成为普遍流行的接入现象。

  据研究机构Infonetics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运营商Wi-Fi市场的市场规模将从2011年的3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2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6.8%。 据分析,2011年第四季度2G网络接入比例为89.2%,比第一季度下降5.6%,3G和Wi-Fi接入比例有所上升,分别达到9.1%和1.7%。未来3G和Wi-Fi将会进一步蚕食2G网络份额。

  据分析,目前运营商提供的Wi-Fi服务,网点少、接入难是一个瓶颈。此外,显示在终端的Wi-Fi用户无法识别,免费收费鱼目混珠。用户不仅找Wi-Fi不容易,还耗费了不少手机电量。

  “用户需要中文识别系统、随时随地定位身边的Wi-Fi热点,一键连接可用的网络,是推广Wi-Fi的必由之路。”宋志峰说,对于目前某些软件打着免费和破解密码的幌子,实际是欺骗用户强行分享家用私人的Wi-Fi密码,这些行为最终会让产品蒙受声誉损失。而747网更多地为用户提供“安全认证”的免费Wi-Fi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软件轻松找到中文标识的合法免费Wi-Fi热点,747网的手机客户端Wi-Fi免费通已经开通了150个城市的Wi-Fi热点查询服务,其中包含港澳台地区。

  移动互联网谁来主导

  我们知道,美国的移动互联网是Wi-Fi主导,3G为补充;而在中国却恰好相反。运营商在推广Wi-Fi上也陷入了“雷声大雨点小”的怪圈。

  “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应该由用户来主导,而绝非靠运营商或终端企业甚至互联网企业来主导。”宋志峰认为,如今,Wi-Fi网络已经没有任何技术瓶颈,而Wi-Fi铺设混乱和安全性等外在因素成为阻碍其发展的最大障碍。

  宋志峰说,在安全方面,747网的另一款产品“Wi-Fi管家”则提供了电信级的服务,除了安全因素以外,主要是让用户找得到、连接得上,有中文服务以及及时通知等等。

  宋志峰称,Wi-Fi免费通2011年10月研发,2012年4月底上线,截止到5月底下载次数已达到150万;预计到2012年年底,747网将发展到1000万用户。

  “互联网变革时代,不能守株待兔,要敢于求变;手机上网,Wi-Fi优先是747网的愿景。”宋志峰说。随着互联网不断升华,PC进入了黄昏期,终端、网络、内容,一个也不能少。3G、4G网络多应用于行业,而Wi-Fi则偏重于娱乐应用。

  “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一定是免费的。”宋志峰说,用户无障碍、低资费获取服务是产业的发展方向。用户体验和价值观将决定着人与手机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变革时代,不能守株待兔,要敢于求变;用户体验和价值观将决定着人与手机之间的关系。

  ——北京747网CEO宋志峰

  记者观察

  Wi-Fi缺少盈利模式

  如今Wi-Fi满大街都是:运营商的免费Wi-Fi从机场到大型超市,从公共场所到普通家庭,好像Wi-Fi就是其拉拢用户的卖点;全球制造商巨头爱立信也提出了电信级的Wi-Fi理念,能够在深圳小区里帮助运营商盈利;互联网企业盛大也推出了Wi-Fi手机,被业内普遍认为是如同微博手机一样的炒作概念;终端企业也有不少借助Wi-Fi炒作,例如有的国外企业推Wi-Fi相机,近距离传输图片和上网等。

  国内电信运营商投资Wi-Fi。但是,运营商不能将Wi-Fi做成独立性的业务,要考虑到流量计费,产生其价值。国外运营商则更多地将Wi-Fi和3G打包推动。

  尽管整个产业链对Wi-Fi炒作热火朝天,甚至让人怀疑IT产业是否进入了Wi-Fi时代。但是,目前Wi-Fi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搭配销售的产品,纯粹经营Wi-Fi的企业没有几家能够盈利。甚至连运营商也在“赔本赚吆喝”,炒作痕迹明显大于实际发展。

  那么,Wi-Fi出路在哪里?首先,应该先让用户知晓,找得到、用得起、形成习惯,这样才能形成规模用户;其次,运营商要和终端厂商等产业链共同发展。Wi-Fi手机不一定是嘘头,但是仅仅靠几款手机显然支撑不起整个产业,必须在公共场所大规模布局,寻找合适的流量计费模式;最后,发挥软件厂商的作用,譬如Wi-Fi管家这样的服务。不应该让用户去考虑热点和位置,要提供良好的体验。 Wi-Fi到底在中国发展到那个地步、都哪些人群在使用、使用率如何、体验性如何,都是用户说了算。

  本报记者 毛启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