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41家不同企业的超过300种云服务,正在香港特区政府部门中全面推进。”6月1日,在由香港特区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主办的“中国国际云计算服务创新论坛”上,香港特区政府资讯科技总监赖锡璋如是说。
不同于内地政府的强大引导力,香港的经济一直是以市场为主导,在新技术的采用中,政府通常是作为先遣部队,真金白银地投入后,再逐渐普及到其他行业。因此,香港特区政府正在以“示范者”的角色,从三个方面推动云计算技术的采用和本地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一是推动云计算在各界广泛落地,二是大力提倡政府自身的采用,三是为云服务等提供相关安全标准。
因地制宜 协同发展
赖锡璋告诉记者,香港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自由贸易港,而且是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新兴公司在这里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创新能力,且不必受到过多的贸易屏障干扰。同时,香港具备相对高端的人才优势,有利于软件和云计算发展。
但与此同时,香港特区政府也清晰地看到一些制约香港云计算的因素。
首先,香港受地理条件限制,土地成本偏高,而云计算发展离不开数据中心,为此,香港特区政府不得不出台措施,解决这个首要的棘手问题。目前,香港特区政府已经特批了10公顷土地,作为数据中心发展的空间,同时还鼓励工业和制造业企业搬迁,使用已经建好的工业大厦作为数据中心。
与此同时,香港特区政府在云计算的发展中有所侧重,最大化地借助行业协会在产业中的影响,来促进香港和内地的合作交流,帮助企业寻找发展机会。
香港软件行业协会会长邱达根表示:“云技术的更新很快,而以IT为主的香港企业十分灵活。香港软件行业协会作为一个联合机构,能够有效地帮助香港企业与内地的云计算服务商交往,并与政府进行良好的沟通。”
据赖锡璋透露,从下个月起,香港将开始建立一个政府私有云;同时,电子档案和电子人力管理云计算应用已提上政府采购的日程;在应用标准方面,业界、政府内部、学术机构及科研机构的10多位专家,将分成3个小组,支持云计算安全服务等方面的标准。而在此之前,香港特区政府还组织当地的云服务提供商集聚一堂,探讨香港云计算技术和应用的发展。
企业看重云标准
“香港企业在落实云计算的过程中通常会首先对整体投入进行严格的预算,从一个旧系统搬到一个新系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成本效益,包括先期的投入、网络建设费、如何应用等问题都要有具体的规划。”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资讯科技部副总经理郑松岩告诉记者。
因此,目前香港企业,特别是金融行业企业对云计算的态度仍然有些谨慎。“针对一些风险管理、数据安全管理的隐性成本,平衡成本效益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郑岩松说。但目前云计算的标准至少从两个层面来看,都没有达成共识:一是技术标准,各个公司在实施云计算服务和解决方案时,都是采用自己的技术标准;二是云服务的标准,未来云服务可能是由不同地区的供应商分别提供软件、硬件和数据处理等服务,而只有统一的服务标准才能保证云服务不中断,让企业能够放心使用。
以香港特区政府为主导成立了云计算标准联盟,邀请业界、政府和学术机构的10多位专家加入,并从安全、服务和管理层面,探讨云计算的标准问题。
本报记者 张宇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