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保罗·博克纳 “不确定性”下的决策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博克纳,员工,领导,金融机构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7-13 16:55
21CBR:BCG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美“最佳雇主”的第二位,秘诀何在?
博克纳:所有公司的发展都是围绕人员展开的,咨询业尤为如此。公司的成功取决于是否可吸引到最具活力、最有想法的人才;特别要建立一个平台,使他们通过这个平台不断学习,做出贡献。
21CBR:高素质员工往往越有自己的想法,怎么形成共识?
博克纳:建立达成共识的平台,BCG会形成一系列共享的价值观,比如正直、战略视角、团队合作、不断超越、社会公益。就总体方向,我们会就一个广泛的方向不断开展讨论,达成共识。在总体共识之下,会有更详细的目标达成方式、个人发展机会,这并非严格限定每个人的范围,而是提供一个大体方向,他们可以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和机会自主决策。
21CBR:你的领导方式是什么?
博克纳:大量沟通日益重要。除了与客户面对面交谈,就是和各办公室员工交流,每个办公室每年我至少会去一次。我每个月会给全球员工发Email,让大家了解公司发展方向。总之,沟通非常重要,但永远无法完全达成一致,只要大部分人一致就可以。
同样重要的是,要确保得到员工信任。经济不景气时,我频繁与员工交流,2008-2009年危机期间,BCG依然招聘、晋升员工,保留团队,队伍有所增长(同期其他公司规模缩小),这样员工对领导层更加信任,认为领导层不会因为生意不好而做出负面决定。
21CBR:你感觉商业世界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又该如何应对变化?
博克纳:我在和全球商业领袖交流时,他们更多谈到未来的不确定性。从1950年代开始,每10年中前50名的公司名单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变化速度加快了,这给领导层带来更大压力,需要识别相应的机会和挑战。
现在全球大部分增长都来自亚太地区,几乎各行业的格局都发生了彻底变化,全球一半的电梯业务在中国市场,大量汽车业务在中国市场,如果能像大众那样,几十年前就开始在中国布局,就不会和那些五年前才进入中国的公司一样面临那么多的挑战。
拥有全球领导团队日益重要,同样重要的是有能力站在本土视角、根据本土情况做出决策,量身定制项目方法。一个全球性公司需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团队必须更加国际化,来自不同国家,这样将决策权下放之后,他们才能根据对本土市场的了解做出正确决策。
21CBR:欧洲是变动世界的失意者吗?欧债危机还要持续多久?
博克纳:欧洲有三大问题:人口数量停止增加甚至减少;养老、医疗等福利非常好;很多行业和国家的竞争力较低,工资和福利支出提高,成本居高,同时行业和各国家研发投入跟不上,生产力提升速度不及工资增长速度。同时,面临来自亚洲特别是中国的竞争。
欧洲国家和人民需认识到变革的职责,大力改善人口状况、社会福利和较低竞争力,不能依靠债务过活。路途不会一帆风顺,欧洲债务危机未来10-20年仍会持续,至少是未来10年。现在债务/GDP的比率仍在上升,需要一个长期的调整过程,并没有快速解决方案。
21CBR:你曾经担任BCG金融机构专项全球负责人,为什么享有盛名的金融机构会不断出现“魔鬼交易员”?
博克纳:现在很多金融机构规模很大,同时开展多种业务,金融危机前后,部分公司在不了解业务复杂性时就涉足CDO(担保债务凭证)、结构性融资等。同时,雇员不断跳槽,想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多奖金,而不是考虑建立20-30年的长期业务,这些人不是为公司工作,只为自己工作,难以控制和监督相应风险。因此,能在很多银行看到了类似案例,比如瑞银、摩根大通等等。
发生类似事故的原因归结为三点:庞大的组织架构、个人野心和不完善的监管体系。如果这部分人不断超越自己应遵守的范围界限、关注短期利润和个人回报,以后会出现相似案例。
21CBR:刚在北京举行的全球合伙人会议上确定了你的接班人,感觉流程跟选举教皇有点类似?
博克纳:BCG的做法确实很独特。和推选教皇不同的是,推选过程不一定要求每个人到场。公司现有730名合伙人,很快会再增加50名,每个合伙人都可成为候选人,经过多轮提名投票选出CEO。过去50年证明我们的方式很有效。(采访/陈晓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