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设计实务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管理,工程
  • 发布时间:2013-08-12 13:38

  接上期

  因此,在许多情况下,项目管理人员只能根据小样本对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估计。而一些新项目根本就没有可利用的数据,项目管理人员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预测风险事件的概率或概率分布,这就是主观概率。

  二是风险事件后果的估计。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要从三个方面来衡量:损失性质、损失范围和损失的时间分布。损失性质是指产生损失的原因是属于政治性的、经济性的还是技术性的。损失范围包括:损失的严重程度、变化幅度和分布情况。严重程度和变化幅度可以用损失的数学期望和方差表示。损失的时间分布对于项目的成败关系极大。数额很大的损失如果一次就落到项目头上,项目很有可能因为流动资金不足而破产,永远失去了项目可能带来的机会;而同样数额的损失如果是在较长的时间内分几次发生,则项目管理人员容易设法弥补,使项目能够坚持下去。这三个方面的不同组合使得损失情况千差万别。因此,任何单一的尺度都无法准确地对风险进行估计。在估计风险事故造成损失时描述性尺度最容易用;定性的次之;定量尺度最难、最贵、最耗费时间。

  三是等风险量图曲线。风险的大小不仅和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关,而且还与风险损失的多少有关。评价风险的大小,常用等风险量图(曲线)。等风险量曲线,就是由风险量相同的风险事件所形成的曲线,不同等风险量曲线所表示的风险量大小与其与风险坐标原点的距离成正比,即距原点越近,风险量越小;反之,则风险量越大。

  四是风险估计的不确定性。风险估计本质上是在信息不完全情况下的一种主观评价。因此,进行风险估计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不管使用哪种尺度,都需要有某种形式的主观判断,所以风险估计的结果必然带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第二,计量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项目变数(如成本、进度、质量、规模、产量、贷款利率、通货膨胀率)的不确定性程度依赖于计量系统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4、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工程项目风险应对是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针对不同等级风险选择工程项目风险应对策略的过程。

  一般而言,控制风险有六种策略:

  一是减轻风险。减轻风险的目标是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少后果的不利影响。具体目标是什么,则在很大程度上要看风险是已知的,可预测的,还是不可预测的。对已知的风险,项目管理者可在很大程度上加以控制。例如,若已发现工程进度出现了滞后的风险,则可以通过压缩关键线路上活动的时间,改变活动的逻辑关系等措施来减轻工程项目的风险。可预测或不可预测的风险是项目管理人员难以控制的风险,直接动用项目资源一般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减少其不确定性和潜在损失。

  二是预防风险。工程项目风险预防通常采用有形和无形的手段。在有形手段中,常以工程措施为主。如,在修山区高速公路时,为防止公路两侧高边坡的滑坡,可以采用锚固技术固定可能松动滑移的山体。

  三是转移风险。转移风险的目的不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不利后果的大小,而是借用合同等手段,在风险一旦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第三方身上。

  四是回避风险。回避风险(Avoidance Risk)是指当工程项目风险潜在威胁发生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太严重,又无其它策略可用时,主动放弃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规避风险的一种策略。如承包商通过风险评价后发现投某一标中标的可能性较小,且即使中标,也存在亏损的风险。此时,其就应该放弃投该标,以回避亏本的经济风险。

  五是自留风险。有些时候项目管理者可以把风险事件的不利后果自愿接受下来,即为自留风险。自愿接受风险,又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在风险管理计划阶段已对一些风险有了准备,所以当风险事件发生时,马上执行应急计划,这是主动接受。如在水电工程施工导流设计中,对可能出现的超标准洪水一般有对策措施,当这种超标准洪水出现时,采取相应措施就能消除风险。被动接受风险是指当风险事件造成的后果不大,不会影响大局时,项目管理者列了一笔费用,以应付风险。如对材料涨价的风险,一般项目上均准备有一笔费用来对付。

  六是后备措施。有些风险要求事先制定后备措施。一旦实际进展情况与计划不同,就动用后备措施。后备措施常包括:预算应急费。这实际上是一笔事先准备好的资金,专门用于补偿差错、疏漏及其它不确定性对工程项目费用估计精确性的影响。技术后备措施。其是专门为应付工程项目的技术风险而预先准备好的时间及资金等。准备好的时间主要是为应付技术风险造成的进度拖延;准备好的资金主要是为对付技术风险提供的费用支持。

  5、编制风险数据库或绘制风险图谱。依据工程项目风险评估的结果编制工程项目层面的风险数据或绘制风险图谱。工程项目层面数据基本要素包括业务流程、风险描述、风险分析、风险排序、应对策略、剩余风险等。此外,也可以加上内部控制设计完成后控制措施、控制部门或岗位等等。

  本阶段的设计成果是,形成《工程项目风险及其描述表》、《工程项目整体层面风险清单》、《工程项目风险分析表》、《工程项目风险评价表》、《工程项目风险应对策略表》、《工程项目风险解决方案》等。

  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设计流程

  设计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就是在评估工程项目风险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进行设计的过程,这也是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设计的关键环节。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设计基本程序包括:确定工程项目关键控制点;明确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目标;提出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措施;设计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证据;完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绘制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流程图;编制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矩阵。

  1、设计关键控制点。企业在构建与实施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过程中,要针对工程项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工程项目的一般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并编制工程项目控制要点表。确定工程项目的一般控制点和关键控制是件很困难的事,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也因人们的专业判断的不同而不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以下简称《第11号应用指引》)将工程项目业务流程界定为企业工程立项、工程招标、工程造价、工程建设、工程验收等活动。

  2、设计控制目标。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目标就是要保证工程项目合法、安全、有效、可靠,从而有效控制控制可能发生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立项缺乏可行性研究或者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决策不当,盲目上马,可能导致难以实现预期效益或项目失败;项目招标暗箱操作,存在商业贿赂,可能导致中标人实质上难以承担工程项目、中标价格失实及相关人员涉案;工程造价信息不对称,技术方案不落实,概预算脱离实际,可能导致项目投资失控;工程物资质次价高,工程监理不到位,项目资金不落实,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低劣,进度延迟或中断;竣工验收不规范,最终把关不严,可能导致工程交付使用后存在重大隐患等方面的风险。实际工作中,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目标应根据识别出来的工程项目可能存在的具体风险来设计,不能固定化、模式化。

  一般来说,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目标包括:一是保证工程项目立项的合法性。企业的工程项目应当符合国家政策,符合工程项目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二是保证工程项目立项的合理性。通过内部控制保证工程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后能够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保证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符合国家的各项规范。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咨询、评估、招标、评标、定标、签订合同、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等,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工程项目的规范性要求。四是保证工程项目业务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通过内部会计控制保证工程项目业务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会计资料能够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工程项目的情况。五是保证工程项目的费用支出按预算进行控制。正确、及时地进行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按工程预算控制工程项目的费用支出,努力节约支出,降低成本。六是确保工程项目按时竣工、验收,并发挥效益。当然,工程质量是很重要的,也应重点关注质量控制。

  3、设计控制措施。企业在构建与实施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过程中,要强化对工程项目控制点,尤其是关键控制点的风险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企业工程项目控制措施要与担保业务相融合,嵌入到工程项目流程当中。

  4、设计控制证据。为了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实施,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设计者需要制定必要的表单,为工程项目过程留下控制证据。工程项目相关表单很多,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概算及其调整批复的文件、招投标文件、历年投资计划、工程项目预算、承包合同、工程竣工决算、有关的财务核算制度、办法等。

  5、优化控制制度。实际上,企业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是独立建立一套新的制度,而是将内部控制思想嵌入到工程项目制度中去。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到底制定多少个,内容要包括哪些,这因企业的不同而不同。从务实的角度考虑,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不宜越多越好。企业可以制定一个统一的工程项目理制度,内容至少应明确工程立项、招标、造价、建设、验收等环节的职责和审批权限。

  不论工程项目控制制度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制定,企业都应认真学习领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11号应用指引》等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质和原则要求,并以此为起点构建和实施工程项目内部控制。

  6、绘制控制流程图。一般而言,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流程图大多是业务流程图,并没有标注工程项目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点。笔者认为,绘制工程项目控制流程图要根据工程项目流程、风险点、控制点及其相关的控制措施,结合具体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绘制。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应把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流程和工程项目流程整合在一起,并在图上标示风险点和控制点。

  本阶段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设计成果是,形成《工程项目控制控制要点及关键控制表》、《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目标表》、《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措施表》、《工程项目控制证据表》、《工程项目制度完善建议表》、《工程项目控制流程图》、《工程项目控制矩阵》等。

  (完)

  文 李三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