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的思考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酱油,沙河粉,长菜
  • 发布时间:2013-09-23 13:36

  酱油

  小时候去肉菜市场买酱油是很好玩的事。因为远远就闻到生抽、老抽的味道,一种特殊的香。有时酱油店的老师傅开玩笑了,说,哪一缸是老抽,哪一缸是生抽,你自己看吧,你看出了我才卖给你。我们就凑过去闻,一股清香的,有种清中带纯的味道的,颜色淡一点的是生抽;一股老醇味,像远一点地方沁人鼻孑L的是老抽,论颜色,也厚重深沉一点。

  如今的酱油,除了极少部分保持老传统外,全部认不清、辨不明了,就算是放一大桶上百斤酱油在你面前,你也分不清,闻不出香味了。

  只有酱一样颜色心理的人才会忽悠出古怪的酱油,如果心底清澈的老板,他是会依然做地道的酱油的。

  沙河粉

  现在的沙河粉几乎全广州一个样,透明品亮,塑料胶一般。闻着没有米香,吃着弹性十足,硬得项牙,越来越怪异。

  有时就原谅这些做肠粉、炒粉的人,咳,现在连人都涂脂抹粉讲外型外貌了,做粉的人也一样,管它好不好吃,正不正宗,关键是好看。一想,什么都通了,就像那个跳“是第儿”的舞者,在我们眼中像一个卖肉的胖师傅,但不知有多少人迷上他的舞蹈呢。

  长菜

  去餐厅饭店,点一碟青菜,许多店的青菜都是整条菜上的,多是巴掌长的油菜。这一来,吃起来就很艰苦,你要一截截皎断才能吞。我亲眼看到一位母亲,陪老人和小孩吃饭,一边给小孩用剪刀剪菜,一边用小餐刀为母亲切菜,像个餐厅工作人员。心里一边敬重这位母亲,一边觉得现在的饭店真不懂什么叫服务,真正好的服务,应该是七分看人、三分做菜。

  那么长的菜,其实成年人也难吃,一吃这种菜,就想起了鲁迅的杂文,那菜仿佛是投枪与匕首。这不是舌尖上的中国,这是喉咙上的中国。

  饭店关门

  广州市老的饭店一天比一天少了,新的店如雨后春笋,开了一家又一家。但近期有不少店关门了,停业了,众人感到很奇怪,为什么有些生意并不差的店也关门了呢?

  开饭店的老板,不少是租人家的房来经营的,租约期已到,加租!辛辛苦苦打工为了房东,许多人想不通,干脆关门,免得天天加班为了交租。

  饭店办不好,白己不高兴,房东也不高兴;饭店办得好,房东流口水,巴不得连财务也是他的人,好监控你的资金流动。

  我们这座城市的房价高,势必拉动许多高消费,如商场、写字楼、服务业、企业,统统如此,无一幸免。这些不协渊,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但知道的时候,恐怕已经是十分被动的局面了。那就是,不少企业停业关闭,谁同情你呢?

  王文涛荐自《信息时报》)

  文/朱仲南 责编/天翼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