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么有钱了,却这么痛苦”——解码企业家心智模式与管理之道
- 来源:支点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企业,管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0-17 16:52
张朝阳在接受采访时坦陈:“钱多不是幸福的保证,钱多少跟幸福没关系,我这么有钱了,却这么痛苦。”
柳传志在谈论幸福时,讲述了一件不幸福的事:创业之初,公司在面临紧迫局势时,他患上了美尼尔综合症,一犯病就突然眩晕,狂吐不止。
无独有偶。华为在早年面临重大危机时,任正非也曾患严重的抑郁症。
企业家的一声叹息让不少人心头一震。这些商界大佬的叹息,是众多企业家遭遇精神危机的缩影。人们突然发现,这批创造财富的社会精英,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居然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痛苦。
于是,越来越多的老板们选择走进心智培训课堂,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袒露过往伤痛,反思禁锢生命的模式。他们在为自己的心寻求出路,也为他们带领的企业和团队寻求出路。本刊记者深入其中,为您揭示不一样的企业家,以及他们的心智蜕变之旅。
【认知篇】
重新认识企业家
2013年夏,深圳。
在远离市区的一处幽静山庄里,40名企业家在此接受闭门培训。
他们脱下西装,统一穿上宽松的中式大褂,平底布鞋,来到教室。
教室两边,张贴着“生命桥”、“智慧树”、“成长路”等巨幅版画。觉察墙上,是一张张写满企业家心路感言的小纸片。在这个特殊的场域,这些商界领袖褪下了各种“外壳”,只留下真实的自己。
他们花重金来此,不是为了学习更高级的团队管理技能,也不是来学习如何优化组织系统,而是来直面痛楚,寻求跨越之道。
他们早已学习过MBA、EMBA课程。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来自管理和团队的难题依然令他们心烦不已。他们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阶段性成功,精神压力却越来越大,他们也越来越不快乐。
张朝阳在极度痛苦找不到出口时,消失两年,在没有网络不通手机的地方离尘闭关。乔布斯生前更是遍访高僧,学习禅修。企业家们面临的精神危机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国内,一些培训机构推出的心智培训课程逐渐火热起来。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北大汇丰商学院和新华商智联合举办的企业家闭门培训课上,北大汇丰商学院助理院长邢志清,引用了苏格拉底的这句名言。他说,心智蜕变培训可以让人回归本源。
一场触及灵魂的游戏
新华商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南,这位功成名就的加拿大籍华人,已经不止一次参加这种闭门培训。虽然他自己是培训业的大佬,但他说,自己一直在尝试面对自己的内心,并尝试自我突破。
这次,刘建南被点名参与了一场特殊的游戏。
“我想让刘总体验一下,他身上原有的模式在他生命中的呈现。”教练说,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在用什么模式,每天一睁开眼睛,就开始在这种模式的惯性下工作和生活。殊不知,生命中的困境正是源于这种模式。
教室的中央,刘建南按照要求戴上了黑色眼罩。参与游戏的还有其他5名企业家。教练宣布了游戏规则:“刘总,他们就在你的身边,你只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抓到他们。”然后,又对其他5名企业家说:“你们要做的是让他感觉到你们的存在,但永远不要被抓到。” 游戏开始了,刘建南开始了他的捕捉之旅。
“啪!”一个队员打了一个清脆的响指,率先发起“挑衅”,刘建南向他猛扑过去,他迅速躲开,没有被抓到。紧接着,刘建南又出其不意扑向另一个方向,然而目标再次落空。 有人悄悄躲在他背后,拍他肩膀。他挥舞着手臂,努力去抓,结果还是落空了。
此时,歌声响起:“小小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是否朋友都已经离去,留下了带不走的孤独。”
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落空,刘建南的动作逐渐慢了下来。
场外,传来教练的声音:“刘总,他们就在你身边。你为什么不抓了?你不是拼命要抓吗?你抓啊,继续抓啊,你连抓的勇气都没有了。你这一辈子不都在找吗?继续找!你能放下追逐的步伐吗?继续抓!”
同伴们还在周围,拍手示意,拍他肩膀,戳他后背。他默默地摸索着,摸索着。
歌声再次响起:“我亲爱的小孩,为什么你不让我看清楚,是否让风吹熄了蜡烛,在黑暗中独自漫步……”
全场一片肃穆,默默注视着这场游戏,体会着此时此刻在黑暗中摸索的那份孤独。
教练缓缓地说:“刘总,这么多年来,你一直在这样寻找,可是怎么都找不到,你还要坚持多久?现在,你想放下吗?你可以随时摘下眼罩,停止这个游戏。”
伙伴们继续在他身边徘徊着,然而,无论大家怎么拍他戳他,他都静静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片刻后,他向着伙伴们伸开双臂,示意大家来到他身边。然而,没有人过去。最后,他对着大家说:“你们过来吧,我们是一体的。”
伙伴们上前,与他紧紧拥抱。掌声四起。
生命的反思
大家被触动了,生命中一种久远的体验似乎被联通了:自己是否也在固有的模式里苦苦挣扎?自己是否也在黑暗中默默前行?一次次努力,希望却一次次落空,那份孤独、怅然与渴望,那份纠结、无奈与痛楚,仿佛在此刻暴露无遗。
在场的企业家们神情各异,有的感动,有的陷入了沉思。
刘建南从教练手中接过话筒,跟大家分享此刻的感受:“一开始,我拼命地抓,但是抓不到,后来我发现,我把自己累死也未必能抓到。我最终的目标是,让大家来到我的怀抱中。因此,到后来,我不去抓了。我觉得,只要我心中充满自信, 充满希望,他们会自己过来。”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性格和模式, 家人和员工都觉得我太好了。做了企业以后,发现我的这种好给企业的绩效和发展会带来很多问题。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我心想让一让算了。但是我发现,让了之后自己的职责根本完成不了。到了最后,谁都不满意。这是我身上最大的缺点。经过反思,我要努力改变自己,给公司的员工带来希望和幸福,把公司的系统逐步完善升级。”
在教练的要求下,企业家们三五成群,在一起分享自己受到的触动。
某玩具公司杨总,是40名企业家中最活跃的一个,而此刻,他说了一句最深沉的话:“其实,我本身很想乐观快乐地生活,我很想放下,但是放不下。”
从事机械设备制造的邓总说:“之前我总是想,我努力去做好自己,让团队成员自己去发现他们的问题所在。其实,真正有效的是直接说出来。有时候不好意思说,放不下面子说,既想把事做好,又不想破坏和谐的关系,但是有时候真的需要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东莞某企业吴总说:“这个训练确实是在解自己的结,遇到事情后,如果抛开关系,只从事上去考虑,也许就不会纠结了,解决起来也会简单一些。”
刘建南赞同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性格的弱点,好人的背后是不敢面对矛盾,怕别人不高兴,怕别人不干了,怕不和谐。于是,我就忍一忍,说算了算了,大不了效率低一点。最后的结果是将就了这个,那个不高兴了。所以,当对方违背原则的时候,该严厉还是要严厉,要有制度,原则性要更强,要果断。”
生命经历曲线图
第三天的闭门培训课有点特别,桌椅都被撤走了,偌大的教室里,伴随着舒缓的轻音乐,企业家们席地而坐。
今天,教练要求所有人绘制一幅生命经历曲线图。每个人的面前摆放着一张大白纸和不同颜色的水笔,大家按照要求,在白纸上画了两条线,横线代表时间,竖线代表满意度。
大家要在过往的15年间,勾勒出三条曲线:第一条线是自己的快乐幸福指数,第二条线是自己的家庭线(自己与爱人孩子的关系),第三条线是事业线。
教室里出现了少有的安静,企业家们都沉浸在对过往15年的回顾中。给自己一个空间,给自己一个对话,家庭、事业、欢乐、幸福、痛苦、熬煎,都变成了白纸上面的一条条弧线。直面自己的过去,才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模式。
目睹着这一条条曲线,如果有一些低谷,这些低谷带给自己的痛是什么?引发痛的原因是什么?为了今后更好的成长和突破,自己需要蜕变的是什么?时间在静静流淌,对过去的审视,让企业家们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
在小组分享中,刘建南拿出自己绘制的生命曲线图,率先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十五年来,我的事业出现了两次低谷,人生的痛苦也有两次,是源于事业低谷带来的不开心。家庭生活整体比较平静。
新华商智以前是做质量认证的,做了十多年以后,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名气也越来越大。后来我发现,领导一个高智商的团队并不容易,再加上同行竞争,我开始为企业的未来走向担忧,这常常让我彻夜难眠。作为老板,我又没有人可以诉说,那种精神上的折磨是别人无法理解的。
经过长久酝酿,2004年公司开始转型。正在转型时,我去了加拿大,把很多事丢给团队成员继续做。由于并没有统一意识,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我当时意识到出了很多问题,但没有及时出手,后来亏了不少钱,大家对公司、对我本人评价很糟糕。这是一个血的教训。企业在调整期,需要职业化的管理和升级,人心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
第二次低谷发生在2011年,新华商智在进行职业化商业拓展时,公司内部再次出现重大分歧。这一次,我依然没有及时作出果断决策,导致公司成本大幅提高,企业再次陷入危机。
回顾这两次低谷,其实都是我的性格造成的:我在回避问题,想把责任放下去;我给出股份,给出资源,想让别人多承担一些。可是,最高领导人的责任是不可逃避的。现在,我没有了放弃的想法,这个公司非我莫属!我不能推脱责任,我要把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超过现在所需的管理要求,加强学习,探索模式,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份责任想逃都逃不掉。
老板如何打好八张牌
创业时遭遇低谷和阵痛并不稀奇,但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些痛与自己的性格关系密切。
“我是黄色性格的人。”学过4D系统(注:人类的四种基本性格)的刘建南说。在国内,关于4D系统的培训并不鲜见。同样,这次的闭门培训里,在教练的一轮轮考察后,企业家们都找到自己的颜色属性。
“一个企业里,四种颜色都需要。绿色擅长激发团队活力,黄色擅长黏合团队关系,打造团队合力,蓝色擅长激发团队创意和拼力,橙色擅长把具体事情落地,具备执行力。”教练说,作为企业老板,要具备转动四种颜色的能力,要善于打好八张牌。
闭门培训逐步进入实战阶段。作为主讲教练,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潘守培,手持八张卡片,为大家揭示了八张牌的奥秘。
第一张牌是真诚地欣赏。作为老板,要能够对你的团队和员工表示真诚欣赏,不懂得欣赏别人的领导者是无法激发员工潜能的。第二张牌是强调共同的兴趣及利益。潘守培说:“有些中层反映,我们跟老板除了工作的事,其他的沟通很少。因此,作为老板,要让员工知道,你跟他们是有很多共同兴趣和爱好的,比如运动、KTV等。”如果缺乏这两张牌,团队就缺乏活力。
第三张牌是包容和聆听。作为领导者,你愿意聆听高管的声音,愿意聆听中层的声音,并与他们分享不同的信息,这一点跟信任直接相关。第四张牌是遵守所有的约定。很多老板答应了团队的事却忘记了,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你答应的事,你的员工会记得,要么你不答应,答应了就一定要做到,哪怕是很小的约定,很多老板在这一块是欠缺的。”这两张牌是收拢人心的,如果缺乏这两项,团队就缺乏合力。
第五张牌是目标与乐观的精神。一个领导者,光有目标还不够,还要传递乐观的精神。第六张牌是果断,专注与投入。如果具备这一条,你就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梦想家,员工会被你的梦想所感染,会被你的目标所激发。如果缺乏这两张牌,团队就缺乏狼性,拼力不足。
第七张牌是理性与逻辑。一个领导者如果整日陷在情绪中,员工是很害怕的,理性传递的信息是不抱怨不指责,驾驭自己的情绪与职责。第八张牌是有清晰的流程,有明确的角色定位,科学的价值评估体系,公正公平地授权。如果缺乏这两张牌,企业会缺乏组织执行力。
一个卓越的团队,必须具备活力、合力、拼力、执行力。老板的领导力,决定了一个组织的四种能力。如果这个企业丢失了活力,员工就会工作不开心,心情压抑。如果一个团队丢失了合力,员工之间尔虞我诈,政治斗争非常激烈。如果一个团队丢失了拼力,就没有力气往前走。如果一个团队丢失了执行力,所有的事情都很难落地。
八张牌的诠释,每一张都是对企业家心智的挑战。潘守培说:“我在做企业家的私人教练时,看到他们为自己的家庭、为企业的发展而焦虑惆怅,我感觉到了企业家对企业、对社会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们已经有了很好的收入,为何还要如此拼搏?因为他们身后站了一群人,有员工,有高管,还有很多的家庭。因此,企业家的成长和改变,会引领很多人去成长和改变。企业家成长一小步,企业成长一大步。”
【觉察篇】
保持觉察,是一种领袖才能
“一个前台的接待,一个工人,一个扫地的阿姨,你应该对他们亲和还是严厉?作为老板,你应该对员工更亲和,还是对高层更亲和?”在培训课上,教练对企业家们发问。
教练分析,“客户会根据员工的表情来判断老板的为人。你在跟高层开会时,你可以对他们拍桌子。但是,你对中层或者普通员工,传递的一定要是亲和和希望。”
因此,场合不同,老板们一定要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该严肃就严肃,该亲和就亲和。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觉察,如果丢失了觉察,就很容易陷入情绪中,调整状态更是无从谈起。
你是如何对待员工的
在西安临潼,有一个溪源山庄,是一个集休闲度假、特色餐饮、会议接待等为一体的大型旅游原生态度假庄园。董事长陈铁龙是个非常有梦想的企业家,他的500亩山庄充满浓郁的农耕文明,但他的目标远不是打造一个大型休闲农庄这么简单,而是要把山庄打造成秦朝大观园,让中外游客都能触摸到中国辉煌而厚重的大秦文化。
“餐馆环境非常好,硬件是一流的,但是软件有待完善,特别是团队活力方面。”潘守培在给陈铁龙的企业做诊断时如是说。那天,潘守培发现一个现象,员工们看到陈铁龙来了,都比较拘谨。上菜时,陈铁龙在场,有一个员工讲话不太流利。陈出去后,潘守培发现该员工其实很健谈。问其为何刚才没有表现出来,他悄悄说,老板在呢。
潘守培当场就建议:“陈总,以后你上班,看到你的员工,给他一个微笑,给他击个掌,说句辛苦了!你的员工一整天的状态都会非常好。因为你是做服务行业的,你的员工的状态,会传递到消费者那里。当老板都没有把能量传递给员工时,却指责员工看到客人都不微笑。试问,你把微笑给员工了没有?”
在分享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潘守培对山庄的菜大加赞赏,“菜品非常精致,非常有品位!”接着,他话锋一转问陈铁龙,这些菜你的员工吃过没?陈铁龙一愣,说没有。潘守培反问:“这么高档的菜,如果你的员工都没有吃过,你让他去介绍这道菜多么多么好,是用什么原料做的,试问,这种介绍能够心智合一吗?那是背出来的。所以,你需要你的员工如何对待消费者,你就要如何对待你的员工。”陈铁龙幡然醒悟,当场表示,一定要安排员工体验一下菜品。
潘守培讲述了另一个案例:飞亚达要把自己的产品定位为奢侈品,他们的老板给员工提出一个特殊要求--销售人员只要出差开发客户,一定要住五星级酒店。员工说:“老板,没必要浪费,我们住三星级酒店就可以了。”老板说:“错!你们是做奢侈品的,却住快捷酒店,你连奢侈品的含义和品味都不知道,怎么做奢侈品?你以为奢侈品就是价格贵一点吗?所以,你们只要是去开发客户,就可以去住五星级酒店。”
你的心智模式改变了没有
企业发展通常会经历5个阶段:用己之力,用人之力,用人之智,用人之心,用人之愿。每个阶段都会对老板的心智进行考验。
在经历创业初期,从“用己之力”进入“用人之力”阶段时,如何用人是对企业家的一项重大挑战。“如果西南区有3个亿的市场,你想挖熟悉西南市场的张总过来,但是张总开价年薪100万元。此时,你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从公司内部调刘总去负责,刘总年薪10万元,而对西南市场是陌生的,不过鉴于老板的信任,也愿意全力以赴。”
到底是用100万的张总,还是用10万的刘总?其实,最大的成本不是刘总跟张总的成本,而是市场机会。刘总要花3年才能做到3个亿,而张总1年就能做到3个亿。
此时,对老板的挑战是,你用的是力,还是智?此阶段,老板要学会用比自己更专业更有优势的人,而不是用成本低的人,这就是用人之智。智和力根本的区别是,创造剩余价值的能力是不同的。作为老板,每天都在跟ROI(投资回报率)打交道,你敢不敢花100万元去请一个人呢?考验的是老板的眼光和魄力。
在用人之力时,是因人设岗。用人之智时,就要因岗用人。前两年,很多知名企业纷纷引进“空降兵”,但是后来这些人纷纷离去。职业经理人来了以后,发现公司的研发系统、财务系统糟糕得一塌糊涂,于是他们开始抱怨:“你们这里怎么是这个样子,我们原来的公司可不是这样的。”老板发火了:“公司好的话,要你们来干什么?”职业经理人说:“你们公司连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搭建好,我实在没办法。”
到底是老板有问题,还是这些职业经理人有问题?教练一语点破,成熟的外资公司或大公司是靠系统来管理,不是靠人来管理。职业经理人“空降”过来后,发现你的系统不匹配,所以他发不了力。这时对企业老板来说有两个选择,一是让他服你,服这里的水土,二是“算了,你走人吧”!
到了用人之智的时候,如果企业的体系不健全,就会耗费大量时间,也会出现大量的管理问题。因此,这是需要补漏的地方。
在此阶段,开始出现人才流失。当初,你把别人的人挖来了,现在,其他人也有可能来挖你的人。此时要做的是留心,留心靠的是企业文化,这时老板要开始构建文化来整合人心,整合能量。在此过程中,还要构建核心人才和梯队人才。
怎样才能让核心人才留下来?怎样才能把梯队人才留下来?“企业老板要做的是:一是把钱分配好,钱分不好心里不舒服。二是把名处理好,名不正就言不顺。三是要把关系处理好,这个是王总带来的,那个是吴总带来的,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内部小集团。四是把权处理好,责权要明确。
到了”用人之愿“的阶段,企业老板要把组织的愿景、团队的愿景和个人的愿景整合在一起,把企业变成实现梦想的平台。用人之心与用人之愿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留人,后者是吸引人。
橙色性格的人”用人之力“占优势,黄色性格”用人之智“占优势,绿色性格的人”用人之心“占优势,而蓝色性格”用人之愿“占优势。你的性格颜色决定了你在哪个阶段更游刃有余,所以打江山的人不一定能够守江山,因为守江山的打法是不一样的。因此,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家的心智是需要调整的。
最值得注意的是,当企业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时,老板的心智模式如果没有改变,就会在上一个阶段持续走下去,直到发现再这么走不行了才会改变。从上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最大的区别是时间成本。你知道为什么从你公司出去的人,会在短时间内超过你吗?就是因为他的时间成本占了优势。
你是否时刻保持觉察
很多时候不是企业没有问题,而是缺少发现问题的能力,只要能够发现问题,就能解决问题。因此,作为老板,需要有领导的觉察力。企业家无论到哪里,都需要觉察,身、心、语、意都需要被觉察到。意,是我们的模式 ;语,是我们的表达;心,是我们的内在状态和情绪;形(身),是我们的外在呈现和能量状态。
许连捷的故事曾被人津津乐道。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要求高管开会必须关闭手机,迟到罚款5千元,站着开会。这个决定一宣布,一些高管唏嘘不已:每天那么忙,有那么多重要电话要接,开会关机,万一漏掉重要电话怎么办?许连捷认为,作为一个高管,你连开会的半天时间都管理不好,还怎么管理公司?你不会提前安排吗?重要电话你不会授权给秘书吗?
然而,制度宣布后第一天开会,许连捷就迟到了。一切从老板开始,许连捷公开发文道歉,当场掏出5千元,站着开了半天会,自己以身作则。从此以后,该公司开会再无人敢迟到。
《大学》之道,诚于中形于外,讲的就是心智合一。作为老板,如果你的意不诚,形则不正。你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就会给别人带来影响,这就是影响力。影响力有正向影响力,也有负向影响力。
有时候,老板会嘱咐员工, 哎,你就这么跟人家解释。当你让你的员工编故事时,员工获得的信息是可以撒谎的,这是负向影响力。所以,在员工面前,你可以不讲真话,但绝对不能撒谎。
潘守培在一个企业开会时发现一个现象,公司高管在开会时说一套话,私底下又是一套话。”作为一个高层,你连讲真话的品质都没有,对公司是破坏还是推动呢?这么大的企业交给你们,怎么放心呢?“
作为企业总裁的私人教练,他毫不客气地跟总裁指出:“你在私底下跟我说的话,和你在会上跟高管和员工说的话不同,以至于你的高管和员工对你也是一样。是你们教会了高管如何对待你们,是你们教会了高管如何对待员工。”总裁听罢,均在深刻反思。
2007年,柳传志曾在开会时对高管们拍着桌子大声说: “只要你们没有私心,什么东西都可以摆到桌面上谈,所有的责任我承担。”这句话让很多人深受触动。
潘守培说 :“从来不反对老板发火,但是发火有两种,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在发火,另一种是知道自己在发火。当你不知道自己在发火时,是情绪失控。当你知道自己在发火时,那是觉察的状态,是一种领袖才能。”
觉察力,就是时刻对自己的觉察,你知道自己当下在说什么做什么的自察,更是一种当下的智慧。所以老板要能觉察自己的状态,要把爱和温馨带回家,让家更幸福。要把激情带给团队,让团队更有效能。要把突破带给组织,让组织更有发展。更要把底蕴和思想带给自己,让自己更有传承。所以,企业家要时刻保持觉察,因为成于中形于外,身有形则心定,心定则言正,言正则意诚。(支点杂志2013年10月刊)
《支点》记者 杨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