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主妇要学会智慧消费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购物体验,智慧消费,促销手段
  • 发布时间:2013-11-13 13:14

  居家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离不开消费,但如何能少花银子智慧地消费,却是一门大学问。作为主妇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购物体验,每到节庆假日商家疯狂打折,其诱人的价格让人心动,然而当我们抢购之后,却发现花的钱一点也不比不打折的少。为此不得不感叹“买的不如卖的精”!

  如此这般被商家忽悠了多次后,我便留了心眼,面对商家眼花缭乱的促销手段,有了自己的判断力。

  有些商家利用消费者的心理,暗中将商品价位提升一个档次,然后以商品的原有价格作为折扣后的价格,挂出低价打折的招牌,在别的商家一片节日促销、优惠特价的热潮中,反其道而行之,以商品折扣已经很低、不讲价为由,给消费者制造一个抢购的噱头,忽悠那些贪便宜的消费者去抢购,而不知就里的消费者自以为捡了便宜,其实是上了商家虚假打折的当。遇到这样的虚假促销,在无法判断的情况下,我会记下商品的型号,然后多跑几家商场或者去网上看看,了解这种商品的真实底价,然后再做判断,是不是商家真的折扣已经到了无需讲价的地步,再决定要不要出手买。这样一来,无论卖场再在价格上做什么手脚,自己也都不会被商家迷惑了。

  在卖场里,为了推销产品,很多销售员都会从产品的外观开始,进行美述。如产品外观采用了什么钢琴烤漆啊,采用了香槟金色啊等等。对于销售员天花乱坠的描述,我一般不会买帐。我会本着实惠和实用的原则,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预算,来购买喜欢的性价比高的商品,绝不做“买椟还珠”的傻事。

  有时候我在商场购买商品的同时还会获赠一些小礼品,例如买压力锅送水壶、买电视送炒锅之类的,但是由于赠品没有购物发票,以至于出现问题之后没有合理的途径解决,去找商家,商家直接告诉我说赠品不享受三包政策。后来我经过查询相关政策得知,赠送的产品是被列入国家‘三包’产品范畴的,应当受到‘三包’条例约束,其他在购买产品中获得的赠品也是一样。明白了这些后,我就有了维权意识了,以后赠品出了问题,我会理直气壮地进行维权。一般商家遇到如我这样的“刺儿头”,也只得乖乖认赔。

  现在很多人热衷于团购。上过几次当后,我觉得团购实质上就是一种变了味的价格战,它利用了消费者购物冲动的心理和对产品的不知情,利用先标高售价再打折的手法,倾销过时淘汰产品。因为部分团购活动大多采用虚标价格、处理滞销品的做法忽悠消费者,消费者非但不能享受到真正应该得到的价格优惠,而且购买的产品也不可能是性能最先进的新产品。悟出了这些后,我便不再做厂家清理库存的牺牲品,对团购的事,慎之又慎。购物时不看价格,只看商品的品质,坚持货比三家,挑选真正适合自己的性价比高的产品,让自己购有所值。

  买东西讲价是重要环节。会侃价,会省许多钱;不会侃价,会多花冤枉钱。去商场买东西的时候,周末和节假日我一般不会去,因为这个时候商场一般有促销特价活动,卖场一般不给议价,而实际上这些产品促销的价格比平时购买到的价格还要高,所以周末不是最佳购物时间。选对了购物时机,还得智慧地讲价。议价的时候按照标价的基础上先减掉10%-15%之后,砍去标价的零头再讲价。如果促销人员说我出的价格太低,他做不了主,我会让他请示店长。当他回来对我说出“再加××元就卖给你”的时候,我不会动摇我的底线,而是边装作要走的样子边用坚决的语气告诉他我不会再加了,售货员为了成交只得妥协。讲好价格之后,我不会马上掏钱买,而是跑去隔壁另一卖场再试探底价,直到价格砍到最低我才出手购买。

  总之,购物消费擦亮眼睛是关键,只要我们提前做好功课,坚持货比三家,不被商家的促销花招诱惑,胸有成竹的我们,便不会被商家忽悠,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了。

  文/蓝草十七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