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银行2013年中期业绩与战略动向比较

  • 来源:银行家
  • 关键字:国际银行,贷款,经济
  • 发布时间:2013-11-25 16:25

  2013年上半年,欧美银行业伴随经济变化呈现差异化表现。美国经济复苏超预期,为美国的银行业营造一波高涨势头,美国银行股东应占利润与2012年同期相比更是近于翻番;欧洲经济则尚未走出低谷,欧洲的银行业依然举步维艰,苏格兰皇家银行表现较好,终于扭亏为盈,而巴黎银行、桑坦德、巴克莱等净利润仍呈下滑趋势。尤其二季度以来,出于维持盈利水平的需求,也伴随对未来经济不确定性的谨慎预判,无论欧洲还是美国市场,“瘦身”成为银行业主题。欧美大银行一改“大而美”的发展战略,汇丰、摩根大通、巴克莱及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大银行普遍收缩、重整业务布局,并取得一定成效。

  针对全球各大银行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经营情况报告。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12年全球银行业排名,我们选取一级资本排名前列的美国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团、苏格兰皇家银行、汇丰控股、富国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桑坦德银行和巴克莱银行等9家银行作为样本银行(由于三菱日联的财务年度截止日期是3月31日,故没有选取该银行作为样本),就其2013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及驱动因素进行对比分析,详细探讨不同市场中代表性银行的发展动向。

  2013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比较及成因分析

  资产负债规模及资本状况比较

  总资产及贷款规模比较。上半年欧美银行资产规模普遍有所下降,尤以欧洲银行资产规模下降较快,其中苏格兰皇家银行资产同比缩水14.1%。截至6月末,欧美9家银行平均总资产约为2.08万亿美元,比2012年6月末减少了2.4%。美资银行中侧重传统业务的富国银行和摩根大通资产增速较快,而美国银行和花旗集团则有所下降。截至2013年6月末,欧美银行平均贷款规模为8153亿美元,巴克莱银行贷款增速较快,同比增长11.1%,而桑坦德银行继续结构调整,贷款余额在样本银行中降幅最大。

  存款余额比较。上半年欧美银行存款水平不断提高,除巴黎银行外,其他8家欧美样本银行存款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富国银行和摩根大通的传统业务优势显著,存款增速分别达到10%和7.8%。截至2013年6月末,欧美银行存款平均水平达到9875亿美元。

  资产负债结构比较。从资产结构看,桑坦德银行和富国银行的贷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较高,分别达到59.4%和55.7%。贷款占比较低的摩根大通进一步降低至30%以下。截至6月末,欧美银行贷存比平均水平为86%,较2012年同期下降近5个百分点,存款的增长对于舒缓贷存比压力有较大贡献,但仍处于高位,流动性风险仍需谨慎。摩根大通贷存比进一步调整,截至6月末达到60.24%,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成为样本银行中贷存比最低的一家。

  资本状况比较。除美国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外,其他7家样本银行资本状况普遍提升。截至2013年6月末,摩根大通一级资本为1640亿美元,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工商银行1885亿美元的一级资本。

  盈利概况及驱动因素分析

  2013年以来,美国经济回暖,各项经济指标逐步企稳,受益于此,美国样本银行盈利普遍大幅增长。上半年4家美资样本银行均实现超过20%的利润增长,美国银行利润近于翻倍,4家银行共创造净利润372亿美元,占9家欧美样本银行净利润的45%,同比增长34%。而欧洲经济仍步履蹒跚,巴黎银行和桑坦德银行的净利润以及巴克莱银行调整后净利润降幅均超过20%,但苏格兰皇家银行表现较好,通过重组和裁员计划走出亏损阴霾实现盈利。

  成因一:净利息收入。上半年,欧美样本银行平均净利息收入为169亿美元,同比减少4.2%。欧洲银行净利息收入缩水较大,美资银行由于业务重点不同而有所差异。由于重定价因素,样本银行的NIM(净息差)普遍出现下降,尤其富国银行降幅较高,同比减少44BP。美联储降低短期和长期利率,从而降低了美国银行业平均净息差水平。

  成因二:非利息收入。上半年除苏格兰皇家银行外样本银行非息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一方面得益于2012年同期基数较低,另一方面中间业务良好发展促动非息收入的增长。其中巴克莱银行非息收入增幅达到44.2%,汇丰和花旗均有超过20%的增速。欧美银行非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仍普遍较高,9家欧美银行平均占比超过50%,但非息收入中手佣收入占比大幅下降。这一趋势与2012年有所改变。全球资金交易业务和投行业务开始回暖,手佣收入占比下降的同时,交易类收入占比显著提高,特别是摩根大通在2012年交易类收入大幅下降,仅占2013年上半年非息收入的9%,而上半年已提升至26.2%。

  成因三:营业费用。削减成本和瘦身计划成为2013年欧美银行的关键词,9家欧美银行中6家减少了营业费用。2013年上半年,欧美银行的平均营业费用为195亿美元,比2012年上半年减少了2.9%。不仅开支大幅减少,出售非核心业务和裁员成为多家银行不约而同的选择。由于业务收缩和成本削减,欧美样本银行的成本收入比也大幅下降,平均水平较2012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规模较大的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和汇丰降幅均超过4个百分点。

  成因四:资产质量与拨备计提。为保证利润增速,欧美样本银行进一步缩降了拨备计提,仅巴黎银行提高了拨备。随着资产质量改善趋势,上半年美资银行普遍减少了拨备计提,其中不良率下降较快的富国银行和美国银行其拨备计提降幅也较大,分别比2012年同期减少了50.7%和30.2%。因此,美资银行拨备覆盖率也大幅降低。相比美资银行的乐观,欧洲银行更为稳健,拨备计提虽有适度减少,但除汇丰外其他4家欧洲银行拨备覆盖率均有提升。

  欧美银行业战略动向探析

  美国银行:传统业务贡献较大,盈利水平稳步提升

  美国银行2013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利润为46.81亿美元,较2012年上半年增长近一倍,超出市场预期,增速更是远高于其对手富国银行、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良好的业绩主要受全球市场业务收益强劲及信贷质量好转驱动。

  美国银行的核心收入来源是消费者和商业银行业务,由于这部分业务收入增长良好,是2012年同期收入的近3倍,对集团利润贡献较大。此外,其全球市场业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0.5%,在各业务线中增速最快。全球财富及投资管理业务净利润增速也达到34.6%。而上半年消费者房地产业务的亏损扩大对美国银行的盈利却有所拖累。

  美国银行从2011年下半年扭亏为盈以来一直保持较快的恢复速度。虽然净利润绝对额与摩根大通、富国银行和花旗集团的距离在不断拉近。美国银行目前发展更侧重于传统业务,净利息收入在四家银行中也增长相对较好,在保持清晰的战略下,未来利润增长仍可望有提升空间。

  摩根大通:继续精简架构,业务调整见成效

  摩根大通2013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0.2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股本回报率达到13%,良好的业绩得益于公司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盈利增长,以及拨备计提的大幅缩减。

  上半年投行业务环境较2012年同期有所改善,摩根大通投行业务收入增长了20%,资金交易业务收入是2012年同期的3.3倍,投资银行业务收入继续保持全球第一。而对利润贡献较高的消费者与社区银行业务利润下降,拉低整体盈利水平。为此,摩根大通宣布将对抵押贷款业务部门和消费者金融部门进行裁员。继2012年整合业务模块之后,摩根大通进一步迈向精简结构,计划出售现货大宗商品业务和停止销售学生贷款,以及分拆私人股本业务。

  尚未摆脱舆论对于2012年“伦敦鲸”事件导致巨额亏损的批评,摩根大通再因在华雇佣高官家属事件身陷囹圄。摩根大通上半年已为相关诉讼及罚金等支出10亿美元。为此,摩根大通对海外代理行业务进行深入评估,以免未预料到的违规行为带来额外罚款。

  花旗集团:北美业务增势良好,不良改善提升业绩

  花旗集团上半年共实现净利润79.9亿美元,同比增长36%,远好于预期,尤其二季度花旗集团净利润同比增长42%。由于资产质量改善,花旗缩减了拨备计提,同比减少20%。

  上半年集团中的花旗银行实现净利润94.77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证券和银行业务表现优异,半年同比增长69%。全球交易服务则继续出现下滑,上半年下降12%。花旗控股虽仍未摆脱亏损的局面,但经过大幅度的处置和压缩资产规模,亏损正逐步缩小,上半年亏损13.6亿美元,较2012年同期下降29%。

  同美国其他大型银行一样,花旗集团下半年的净利息收入增长压力较大。花旗的信用卡业务有所好转,但仍未彻底摆脱困境,增长趋势落后于同业。此外,花旗集团仍面临着处置不良资产、核销债券损失以及法律诉讼等方面问题的困扰。

  富国银行:重定价导致息差收窄,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富国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5%。净利润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资产质量不断改善,拨备计提大幅减少,助力净利润快速上升。但其上半年净利息收益率收窄,净利息收入出现负增长。

  净利息收入同比收缩的主要原因是贷款重定价导致收益率大幅下降,以及存款增速较快导致付息成本上升,因此净息差同比下降44BP。富国银行上半年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85%,手佣收入同比增长11%,占非息收入比重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信托及投资业务类别中的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以及银行卡业务所带来的佣金收入贡献较高。

  尽管上半年业绩稳健,但由于美国利率水平的上升抑制了购房需求,房贷业务开始收缩。因此富国银行也开始担心下半年按揭发放可能将会受此影响。为此,富国银行也接连在8月和9月宣布在放贷部门裁员共4000多人。由于抵押贷款相关收入占比较高,未来如果房贷市场萎缩严重,将势必影响富国银行下半年盈利状况。

  汇丰控股:瘦身整合效果显现,美洲市场盈利仍乏力

  汇丰2013年上半年净利润取得25%的增长,但却低于市场预期,相对于其在一季度税前利润增幅高达95%的速度来看,汇丰在二季度业绩增长不如一季度,尤其营业收入的下降引发市场对其前景的担忧。

  2012年上半年利润占比超过80%的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和商业银行两项业务在2013年上半年的税前利润同比分别下降49%和7%。特别是全球私人银行业务税前利润占比由2012年同期的4.1%降至0.8%。亚太区业务收入仍是汇丰利润重要贡献力量,亚太区税前利润占比达65.8%,欧洲区盈利也有起色,而北美和拉丁美洲的业绩表现大幅下滑。

  虽业绩表现不及预期,但汇丰2013年上半年仍取得不错的利润增长。目前,汇丰平均普通股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2%,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经营效率有所提高,资本状况也持续改善。汇丰整体业绩表现稳健,虽然由于战略布局特点及亚洲经济增速趋缓等因素导致短期表现不及预期,但依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且其他各项指标良好。

  巴克莱银行:转型成本拖累盈利,仍待进一步精简计划

  上半年,巴克莱银行盈利能力继续下行,经调整税前盈利与2012年同期相比减少17%至35.91亿英镑(其法定税前利润为16.77亿英镑,同比增长92.5%)。利润下行的原因主要是转型支出高达6.4亿英镑,经调整收入同比减少3%至150.71亿英镑。

  巴克莱最主要的收入板块是投行业务。二季度巴克莱投资银行业务的收入为64.73亿英镑,保持稳定,但被固定收益、货币及大宗商品业务收入下跌所抵消。巴克莱有超过50%的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来自固定收益、货币与大宗商品,对利润影响较大。

  巴克莱银行的新战略是致力于精简结构和在其能占据优势的地区竞争。为了进一步控制成本和增加利润,巴克莱计划重整财富管理服务,并裁减财富管理部门部分员工。2013年4月,巴克莱已重组财富管理部门,使其与私人和公司银行部门的合作更紧密。

  苏格兰皇家银行:业务重组实施顺利,经营效率有所改善

  苏格兰皇家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35亿英镑,好于2012年同期亏损20.32亿英镑,这是2008年以来苏格兰皇家银行首次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税前盈利。苏格兰皇家银行的结构性改革产生功效,剥离了大量非核心业务,并在资本充足率等方面大幅提升,且在欧美银行净息差普遍收窄的市场环境下,苏格兰皇家银行上半年净利息收益率同比提高7BP,经营效率有所改善。

  为进一步精简架构,年初苏格兰皇家银行表示计划通过出售300亿英镑资产来缩减旗下投资银行子公司规模,减少对投行子公司的资本配置,并继续推进该部门的裁员计划。未来金融市场部将专注于核心的固定收益产品,并将退出所有结构性散户产品和股票衍生品。

  另外,苏格兰皇家银行将在2014年底剥离对集团下的汽车保险业务Direct Line Group(简称DLG)的股权。自DLG 2012年10月完成上市交易,上半年苏格兰皇家银行再出售16.8%对DLG持有的股份,目前苏格兰皇家银行对DLG的持股份额低于50%,之后DLG将不再作为苏格兰皇家银行的控股子公司。苏格兰皇家银行预计将在2014年完成资产重组程序。

  巴黎银行:发展规划见成效,精简与选择性扩张并举

  2013年上半年巴黎银行股东应得净利润为33.47亿欧元,较2012年同期减少29.1%。受到为意大利不良贷款计提新拨备及重组成本拖累,巴黎银行二季度净利润下滑。

  巴黎银行集团营业收入与2012年上半年基本持平,略降0.1%,而业务部门营业收入则下降了3.1%。上半年集团税前利润较2012年同期减少23.3%。其中特别项目总计为1.51亿欧元,同比减少7.67亿欧元。非经营项目为2.35亿欧元,同比减少16.86亿欧元,包括集团出售Klépierre公司股权的获利。

  根据集团制定的2014年至2016年业务发展计划,目前所推行的“简约与效益”计划初步发挥作用,巴黎银行上半年运营费用下降了3.2%,经营毛利润较2012年上半年增长5.3%。巴黎银行计划到2016年把资产管理业务的规模提高10%,以及扩张德国业务和全球资产管理业务,到2016年把德国业务收入从目前的11亿欧元提高到15亿欧元,并在该国新增员工500人。

  桑坦德银行:核心市场经营放缓,经济环境仍堪忧

  桑坦德银行在2013年上半年实现股东应占利润为22.55亿欧元,比2012年同期的17.49亿欧元显著提升。同时桑坦德预留了超过13亿欧元的拨备以覆盖西班牙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

  桑坦德银行2013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利润同比增长29%,标志着西班牙市场中不断提升的不良贷款减记和不良贷款拨备要求有所趋缓。但这家西班牙资产最大的银行在巴西和其他拉美市场盈利显着下降,整个拉美市场对桑坦德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它贡献了桑坦德一半以上的盈利。

  截至6月末,桑坦德不良率为5.18%,比3月末有所上升,但桑坦德的不良贷款率仍保持西班牙银行业平均不良水平的一半。西班牙银行业6月份坏账占总信贷的比例创新高,因为更多的家庭和小型企业遭遇债务困难。坏账率自从2012年末降低后便一路上升,并已拖累西班牙银行2013年上半年利润。

  综述

  2013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复苏好于预期带动银行业利润大增,但也伴随经济回暖后QE收缩预期导致利率上升及相应按揭业务受影响等问题。美国经济回暖带来银行在利润、存款和资产质量方面的显著改善,资金交易类业务开始好转,在非息收入增长的同时,手佣收入占非息收入的比例在降低,非息收入更趋多元化。由于美国经济和银行业的向好,部分资金从新兴市场转移至美国市场,进一步推高美国股市走势,带动资产价格上涨。而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好转,美联储可能收缩量化宽松的迹象推动利率水平的上升,这抑制了购房人的贷款需求,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业务领域受到影响,多家侧重于该领域的美资银行调整战略布局,收缩按揭业务甚至裁减相关部门人员。除此之外,美国政府债务问题再添变数,加剧了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担忧。

  欧洲经济还在调整,欧洲银行经营情况总体有所改善,但由于长期的高杠杆运营,仍待解决结构性问题。欧洲经济基础仍然脆弱,银行所面临贷款需求偏低加之监管趋紧的环境困难重重。欧洲银行业上半年普遍举步维艰,仍继续精简瘦身计划。通过出售非核心业务模块和裁员促进欧洲银行的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而随着经济缓慢好转,政府部门对于银行拨备计提要求放松,也促使各家银行减少拨备,保证利润。未来,通过持续实施结构调整计划和形象修复,欧洲银行业走出低迷表现或可期许。

  2013年上半年,在经济转暖带动下美资银行股价持续上行,而欧洲银行股价表现乏力。美国的银行股在上半年增势强劲,富国银行、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股价均有超过20%的增幅表现,美国银行也增长10.8%。而欧洲银行股表现则稍显差强人意,5家欧洲样本银行仅巴克莱股价增长6.1%,其他几家全部收跌,桑坦德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跌幅在15%以上。其中,道琼斯和标普500指数大幅上涨13.78%和12.63%,金融时报100指数上涨5.39%,法国CAC40和德国DAX指数分别上涨2.69%和4.56%。

  上半年美资银行股的良好表现,受益于美国经济复苏带动股市强劲表现和其自身业绩增长驱动,也离不开美国政府通过评级机构、投行、主流财经媒体等多渠道主动性预期管理方式。这对于国内银行市值管理具有较强的可借鉴性。经过上半年中国政府对结构调整、对系统外不规范的资金流向的管理整顿,中国经济增速经历了由缓趋稳的节奏。下半年,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监管政策不断推出,以及监管环境的变化,银行的差异化经营,甚至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等,银行业将加速分化。未来,具有清晰的战略定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银行将脱颖而出。

  文/邹新、朱菘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所在机构无关)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战略管理与投资者关系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