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汉登山论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登山,户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2-01 10:18
王小波曾经说过,登山是个反熵的现象—没来由地往悬崖上爬,会导致肌肉疼痛,还要冒摔出脑子的危险—但是这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一帮家伙对此无比着迷,你问他为什么要登山?他送你一双卫生眼球,说,因为山在那里。
这种回答十足可恶,主要是因为说这句话的感觉太有型太帅,会引诱大批不太知道山在哪里的青年朋友们投身到这项运动中,他们满怀希望和梦想,冲向雪山体验行走的力量,然后在自己遇到的第一条冰岩混合路线面前鬼哭狼嚎,或者在被雪埋了半截的帐篷里缩成一团夜不能寐。如果还有那不知死活想迎风长啸一声的,在被烈烈寒风塞了一头一脸的雪霜后,也在岩石后面颓成了一个圆润的姿势。
登山真的不适合懒人?非也,2013年,户外厂商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登山行业从物质到精神,正在为了懒人们而改变。
物质上的懒:新科技带来新温暖
登山什么都好,就是寒冷狂风受不了。或许户外厂商们也感受到了懒人们对此的畏惧,于是今年各种对抗寒冷的高科技材料纷纷面世,无论是更高透气性能的防风防水面料、还是能以更轻小的体积提供更高的保温效果的羽绒服,总之核心思想就是:让你在雪山上更温暖,更hot。
作为横跨了多个工业领域的防风面料引领者,早已在户外市场上享有盛名的GORE-TEX终于发布了新一代的Pro级别薄膜材料,据称透气性能提升近30%。当然你不可能直接买来一张薄膜材料披在身上,但一大波各种品牌的装载了这种材料的新款冲锋衣已经逼近。
在新型号材料挡住寒风的同时,不甘落后的TheNorthFace也往羽绒服市场上丢了一颗炸弹—蓬松度高达950的新款羽绒服,这种号称迄今为止全世界最高蓬松度的羽绒服的主要好处,是在同等保温条件下轻薄不少,甚至可以折叠起来塞进你的小包里带走,反正为了购置它,你的钱包已经腾出了不少的空间……
所以归根到底,如果你以一颗懒人的心搞户外,想要非常舒适的话,你的敌人还真不止是冷—还有穷。
精神上的懒:从追求顶峰到享受过程
2013年登山界悲喜参半,李宗利在博格达滑坠,杨春风和饶剑锋在6月巴基斯坦南伽峰恐怖袭击中遇难。但也是这一年,刘勇首登海拔6400的尼泊尔Bamong-Go峰,女登山家王静无氧登顶世界第十九高峰努子峰后连登珠峰,而另一位女登山家罗静到今年已完成5座8000米山峰攀登,可谓成就斐然。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登山还是跟艰难辛苦划着等号,大家一边感叹哇噻这真棒我也想这样,一边继续想哇咧这太累我玩不了—那个汪峰代言的户外品牌是怎么说的,我们大多数人,对户外其实是勇而不敢。
2013年,随着更多的普通人纷纷加入户外爱好者的行列,户外品牌们不再只是宣传自己有多少外星高科技,有什么牛逼的代言人,而是更多的把精力放到了你我这样的懒人身上,告诉我们户外不止是疲惫劳累,吃不香睡不好风里来雨里去这绝对不是户外的真谛,你得快乐。问题是怎么样才能快乐?
NORTHLAND在今年说,我和陈坤一起自在行走,我快乐。
OZARK在11月初说,双11来了……
在这个连户外品牌都纷纷告诉你,不是只有顶峰才是目标,实现自己的梦想,享受发现未知的乐趣,或者更俗一点的说,享受走在路上的乐趣,才是户外的精髓的2013年,你还需要每次出门都给自己定一个伟大的目标么?
懒一下,看看沿途的风景,吃吃嘴里的零食,躺在路边的石头上拿出手机发一条“老子明天不上班”的微博吧。这,好像就行了。
正在这个时候,晴天传来一声惊雷,2013年9月,GORE-TEX户外梦想实现的同志们首登了四姑娘山双桥沟大仰天窝!所以还得加一句,看风景吃零食发微博的时候,请记得自己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