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年,E级车是这样走过来的
- 来源:汽车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4-30 17:28
第一代
生产周期:1953年-1962年
底盘编号:W120/121
1953年奔驰推出了车厂内部称为180的车型,该车型就是奔驰170车型的继承者,也就是第一代的奔驰E级,从此奔驰中大型车的历史正式拉开了序幕。
1953年奔驰生产的E级轿车底盘编号为W120。该车采用了创新内嵌大梁式的设计,另外车辆的悬挂则采用了摇臂式悬挂。对于第一代的奔驰E级轿车来说,最大的特点要算是其内部宽敞的空间。当时定位在家庭用车的E级轿车为乘客提供了最大的空间舒适性。
动力方面,第一代的E级轿车采用1.8升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52马力,并且采用4速手动变速器。1955年奔驰又推出了190车型,底盘升级为W121。该车装备了双化油器1.9L 120马力的发动机。到1961年停产为止,第一代的奔驰E级车型总共生产了43万辆之多。
第二代
生产周期:1961年-1968年
底盘编号:W110
从1961年的第二代E级车开始,奔驰启用了新的底盘编号规则。它规定所有车型的底盘代号都以字母加三位数字来表示,其中W表示轿车,T表示旅行车,C表示双门车,R表示跑车。它是奔驰公司内部交流的语言,与我们常说的S600,C320等销售代号完全不同。奔驰的第二代E级车命名为W110。受当时来自美国的流行趋势的影响,W110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细长的尾灯。如此随波逐流,在奔驰的历史上是极少见的。W110系列车型只生产了6年半,累计产量62.8万辆。
第三代
生产周期:1968年-1976年
底盘编号:W114/115
1968年1月,奔驰正式推出了底盘编号为W114的第三代E级车型(包括W115的车型)。放弃“鱼尾”设计的第三代E级轿车,运用了大量的简洁明快的直线设计元素直立式的前大灯。在空间方面新车继续加大,更加突出了E级轿车豪华的主题。
从这一代车型开始,E级轿车的车型开始丰富,共有15种不同的车型选择。发动机方面更是首次提供了四缸、五缸和六缸三种不同的型号。虽然W114和W115使用了同样的全新设计的底盘,在外观上有些细微差别,但主要区别在于W114均搭载大排量的六缸发动机,而W115则主要搭载五缸或四缸排量稍小的发动机。
1975年,E级轿车首次采用了77马力的3.0升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这台发动机在当时还是堪称世界最强力的乘用车柴油发动机。到1976年停产为止,这一代E级总共生产了183万辆,占到了同时代奔驰轿车总产量的77%。
第四代
生产周期:1976年-1985年
底盘编号:W123
1976年,奔驰历史上最成功的E级车--W123下线。它的矩形大灯和矩形散热器格栅作为奔驰新的品牌特征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W123大量采用了当时最尖端的汽车科技,ABS、安全气囊、K型燃油喷射系统等纷纷出现在装备表中。W123开始出现加长轴距的车型。80年代末,长春一汽曾以CKD方式组装长轴距的230E。从1976到1985年,W123系列累计生产了260万辆。
第五代
生产周期:1984年-1996年
底盘编号:W124
1985年推出的第五代E级车W124创造了奔驰历史上更多的第一:第一次采用了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器,第一次在轿车上使用了全时4轮驱动装置4MATIC,第一次把V8发动机引入了E级车,第一次采用了5速自动变速器。从1993年起,W124系列正式使用E级车的名称,根据新的命名规则,原来的400E和500E分别更名为E420和E500。W124的生产周期长达10年,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64.9万辆。
第六代
生产周期:1995年-2002年
底盘编号:W210
1995年,闪烁着4只圆灯的第六代E级车W210问世,它在造型、舒适性、安全性方面都远远领先于当时的同类车型。它的车身造型虽然厚重,但风阻系数却只有0.27Cd。W210采用的新技术不胜枚举,很多技术在今天仍很超前。
1997年,奔驰著名的机械增压车型问世,第二年,奔驰又推出了涡轮增压E级轿车。1999年,已经成为奔驰旗下一员的AMG公司推出了装配349马力5.4升SOHC V8发动机的E55 AMG车型。另外,BRABUS也把这一代E级进行了改装,改装后的Brabus E V12可产生640马力,0-60英里/时的加速时间为4.1秒,极速更可以达到211英里/时,当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把它称作世界上最快的四门轿车。到2002年换代时,第六代的奔驰E级轿车总共生产了130万辆之多。
第七代
生产周期:2002年-2009年
底盘编号:W211
2002年1月15日第七代的奔驰E级轿车在布鲁塞尔车展上首次亮相,延续了第六代的椭圆大灯设计,车身曲线方面则一改原来的稳重,变得流线、动感。
最初上市时提供三款汽油机和两款柴油发动机,分别是E220CDI、E270CDI、E240、E320和搭载V8发动机的E500。这一代的E级轿车从外观和内饰上的细微变化又分为三种车型,分别是优雅型(Elegance)、经典型(Classic)和时尚型(Avantgrade),头灯和内饰颜色的不同成为三款车型的区别。
在配置方面,新E级增加SBC电子式刹车、动态多重支撑电动功能座椅、全景式天窗玻璃车顶及太阳能车室降温系统、Keyless-go无钥匙进入系统等高科技装备。新一代E-Class的安全性也比W210有不小的进步,正侧面碰撞达到了NCAP最高的5星标准(W210是四星),EBD、BAS、ESP、ASR、Distronic自动测距系统也作为标准或选装配置。另外,这代E级车也被正式引入中国生产。
第八代
生产周期:2009年—
底盘编号:W212
外观上最大的变化就是车头灯由圆变方,设计线条也从圆润变得刚强果断。此代E级车以经济节能和安全为最重要的开发主题,其中装备柴油发动机的E220 CDI 油耗水平比上代车型大幅下降了23%。汽油发动机方面,4缸发动机开始成为主力,放弃机械增压,涡轮增压被全面普及,保证了性能继续进步,油耗持续下降,废排达到欧洲5号水平。
八代E级车的安全水平之高是史无前例的,既有取自S级车的,也有全新开发的主被动安全设备,对行人的保护也得到重视。尽管此代E级车诞生在全球经济危机的环境中,但自从新车发布以来,目前厂方已经得到超过4万张订单。
……
生产周期:1953年-1962年
底盘编号:W120/121
1953年奔驰推出了车厂内部称为180的车型,该车型就是奔驰170车型的继承者,也就是第一代的奔驰E级,从此奔驰中大型车的历史正式拉开了序幕。
1953年奔驰生产的E级轿车底盘编号为W120。该车采用了创新内嵌大梁式的设计,另外车辆的悬挂则采用了摇臂式悬挂。对于第一代的奔驰E级轿车来说,最大的特点要算是其内部宽敞的空间。当时定位在家庭用车的E级轿车为乘客提供了最大的空间舒适性。
动力方面,第一代的E级轿车采用1.8升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52马力,并且采用4速手动变速器。1955年奔驰又推出了190车型,底盘升级为W121。该车装备了双化油器1.9L 120马力的发动机。到1961年停产为止,第一代的奔驰E级车型总共生产了43万辆之多。
第二代
生产周期:1961年-1968年
底盘编号:W110
从1961年的第二代E级车开始,奔驰启用了新的底盘编号规则。它规定所有车型的底盘代号都以字母加三位数字来表示,其中W表示轿车,T表示旅行车,C表示双门车,R表示跑车。它是奔驰公司内部交流的语言,与我们常说的S600,C320等销售代号完全不同。奔驰的第二代E级车命名为W110。受当时来自美国的流行趋势的影响,W110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细长的尾灯。如此随波逐流,在奔驰的历史上是极少见的。W110系列车型只生产了6年半,累计产量62.8万辆。
第三代
生产周期:1968年-1976年
底盘编号:W114/115
1968年1月,奔驰正式推出了底盘编号为W114的第三代E级车型(包括W115的车型)。放弃“鱼尾”设计的第三代E级轿车,运用了大量的简洁明快的直线设计元素直立式的前大灯。在空间方面新车继续加大,更加突出了E级轿车豪华的主题。
从这一代车型开始,E级轿车的车型开始丰富,共有15种不同的车型选择。发动机方面更是首次提供了四缸、五缸和六缸三种不同的型号。虽然W114和W115使用了同样的全新设计的底盘,在外观上有些细微差别,但主要区别在于W114均搭载大排量的六缸发动机,而W115则主要搭载五缸或四缸排量稍小的发动机。
1975年,E级轿车首次采用了77马力的3.0升直列五缸柴油发动机,这台发动机在当时还是堪称世界最强力的乘用车柴油发动机。到1976年停产为止,这一代E级总共生产了183万辆,占到了同时代奔驰轿车总产量的77%。
第四代
生产周期:1976年-1985年
底盘编号:W123
1976年,奔驰历史上最成功的E级车--W123下线。它的矩形大灯和矩形散热器格栅作为奔驰新的品牌特征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W123大量采用了当时最尖端的汽车科技,ABS、安全气囊、K型燃油喷射系统等纷纷出现在装备表中。W123开始出现加长轴距的车型。80年代末,长春一汽曾以CKD方式组装长轴距的230E。从1976到1985年,W123系列累计生产了260万辆。
第五代
生产周期:1984年-1996年
底盘编号:W124
1985年推出的第五代E级车W124创造了奔驰历史上更多的第一:第一次采用了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器,第一次在轿车上使用了全时4轮驱动装置4MATIC,第一次把V8发动机引入了E级车,第一次采用了5速自动变速器。从1993年起,W124系列正式使用E级车的名称,根据新的命名规则,原来的400E和500E分别更名为E420和E500。W124的生产周期长达10年,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64.9万辆。
第六代
生产周期:1995年-2002年
底盘编号:W210
1995年,闪烁着4只圆灯的第六代E级车W210问世,它在造型、舒适性、安全性方面都远远领先于当时的同类车型。它的车身造型虽然厚重,但风阻系数却只有0.27Cd。W210采用的新技术不胜枚举,很多技术在今天仍很超前。
1997年,奔驰著名的机械增压车型问世,第二年,奔驰又推出了涡轮增压E级轿车。1999年,已经成为奔驰旗下一员的AMG公司推出了装配349马力5.4升SOHC V8发动机的E55 AMG车型。另外,BRABUS也把这一代E级进行了改装,改装后的Brabus E V12可产生640马力,0-60英里/时的加速时间为4.1秒,极速更可以达到211英里/时,当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把它称作世界上最快的四门轿车。到2002年换代时,第六代的奔驰E级轿车总共生产了130万辆之多。
第七代
生产周期:2002年-2009年
底盘编号:W211
2002年1月15日第七代的奔驰E级轿车在布鲁塞尔车展上首次亮相,延续了第六代的椭圆大灯设计,车身曲线方面则一改原来的稳重,变得流线、动感。
最初上市时提供三款汽油机和两款柴油发动机,分别是E220CDI、E270CDI、E240、E320和搭载V8发动机的E500。这一代的E级轿车从外观和内饰上的细微变化又分为三种车型,分别是优雅型(Elegance)、经典型(Classic)和时尚型(Avantgrade),头灯和内饰颜色的不同成为三款车型的区别。
在配置方面,新E级增加SBC电子式刹车、动态多重支撑电动功能座椅、全景式天窗玻璃车顶及太阳能车室降温系统、Keyless-go无钥匙进入系统等高科技装备。新一代E-Class的安全性也比W210有不小的进步,正侧面碰撞达到了NCAP最高的5星标准(W210是四星),EBD、BAS、ESP、ASR、Distronic自动测距系统也作为标准或选装配置。另外,这代E级车也被正式引入中国生产。
第八代
生产周期:2009年—
底盘编号:W212
外观上最大的变化就是车头灯由圆变方,设计线条也从圆润变得刚强果断。此代E级车以经济节能和安全为最重要的开发主题,其中装备柴油发动机的E220 CDI 油耗水平比上代车型大幅下降了23%。汽油发动机方面,4缸发动机开始成为主力,放弃机械增压,涡轮增压被全面普及,保证了性能继续进步,油耗持续下降,废排达到欧洲5号水平。
八代E级车的安全水平之高是史无前例的,既有取自S级车的,也有全新开发的主被动安全设备,对行人的保护也得到重视。尽管此代E级车诞生在全球经济危机的环境中,但自从新车发布以来,目前厂方已经得到超过4万张订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