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印落滩涂之画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9-05-05 16:02
  霞浦之海,不是诗意的面向大海春暖花开,不是浪漫的白沙绿树蓝天碧海,不是梦想的推窗见海海水正蓝,这里绝不是都市人眼里的蔚蓝假期和温柔晨夕,与时尚无关,与小资相去甚远。她是乡村的,劳作的,甚至还是原始的、泛着浓浓的海腥味的,但它却又是:简约的,梦幻的,精美的,如琴如歌,入诗入画……

  于是,改签行程。奔霞浦而去。

  于是,日里梦里,我与它相偎相依了五天。

  于是,披星戴月,只为与她相约在最美丽的一瞬——

  确切地说,那还不是海,那是海与岸的有缘相遇,是点线面的和谐生姿,是光和影的华美铺陈,是滩涂湿地的瑰丽魅影,是田园诗情与山水画意的完美结合……

  画意霞浦

  这是一处神奇的海岸。

  “404多公里长的海岸线逶迤多姿,104万亩的滩涂流彩溢金,196个岛屿星罗棋布,700多种海洋生物畅游其中……”当我每天起早贪黑地沿着曲折起伏的福宁湾,一路面向这丰饶的海域一边霞浦人似的如数家珍;当我在晨风中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且毫不疲倦地期待海上日出,当我气喘吁吁地迎着亚热带正午的阳光登上小皓的山顶,目睹那海上的牧场……惊叹总是伴随着我。

  这里的黎明从来不曾静悄悄——海浪声声,海风轻摇,早起的渔船就裹挟着晨雾出海了。

  这里的黄昏也不安静,伴随着潮来潮往,不管是满载还是空船,近海作业的渔民都拖着高高低低的马达声靠港,回家。

  这里的渔人很是勤劳,浅海养殖遍及朝内的滩涂朝外的沙滩,万千竹竿、浮标、小船,无意中组成各种图案,或淡雅或绚烂,曼妙绝伦,如琴如歌。

  这里的半岛悠长婉约,仿佛一衣袂飘飘的仙子袅娜地步入大海,环佩叮当处遗下星星点点的岛屿,在海洋的波涛中明灭浮沉,在浩渺如烟的海面上挥洒韵致……

  记得有句非常喜欢的歌词:海岸线越让人流连,总是美得越蜿蜒……

  浓墨重彩

  无论你喜欢何种艺术流派,是写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无论你善于表达的美术形式,是国画的简洁,油画的斑斓,还是版画的强烈,水彩水粉画的通透,在霞浦蜿蜒丰饶的海岸线上,都能找到令你为之一振的审美趣味点,都能给你带来满眼满心的全新感受。

  每天清晨,我们都要赶往不同的景点拍摄日出。当我一次次站在海岸山头,俯瞰脚下这片滩涂时,总是惊诧于大自然与人类共同合力造就的完美画面,它是这样的丰富多彩,经典美妙——渔民们海耕劳作形成的各种各样错落有致的几何图案,早潮退尽后的滩涂半掩半露波光粼粼,远处的山与小岛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海天交接处积聚着灰黑的云层,隐约一抹鱼肚白……所有的这些,安然,恬静,却又若有所待似的蠢蠢欲动,仿佛蓄积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只是,这样的等待委实太过漫长。

  云层加厚,看来今天的日出无望。有人开始抱怨,有人闷头吸烟,有的还在努力保持机位和旁边的人聊起来,却少见有谁离开。

  我也没走。一边心里祈祷着奇迹发生,一边在微光渐明的天色里将镜头对准海滩,转动,寻找,放大,定格,一只搁浅的小船,一弯灵动的水线,一串造型别致的围网,一只轻轻飞来觅食的白鹭,一两个赶早讨海的渔民,都被我一一收入囊中。虽说光线不如霞光里那么理想,但构成关系很好,再增加一两档曝光,据说还可以拍出高光下的画意作品来。

  于是,我也开始了实验性的画意摄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 我还是等到了这份惊喜——虽然它姗姗来迟,甚至都不能称之为日出了。6点45分,一抹奇异的亮光呈现,周边的薄云都被镶嵌了金边,风吹云动间,金边迅速加强,扩大,似有一只无形的巨手在云层背后,拉扯着,撕裂着,一束束强光洒向宽阔的滩涂和海面,瞬间,天地流光溢彩,像是一支魔笔在飞舞,光芒喷射之处,水面骤然发亮,滩涂变得神奇鬼魅起来,天空里的云也在纠结翻滚,天地大海间迸发出浩然的激情。随着一连串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的“咔嚓”声,我知道,每一个人的镜头,每一个人的心里,此时此刻,都充满了生命的律动与奔放。

  其实,也就这么一阵短暂的绚丽。太阳又隐去它高贵的面孔。七彩祥云霎时变成灰白不定的乌云,天地间复又一片黯淡。

  纵然是意犹未尽,但人们还是收拾机器陆陆续续地走了。

  滩涂之魅

  滩涂,是江河湖海在水边的淤积平地,是江滩、河滩、湖滩和海滩的总称,泛指沿海滩涂,被界定为沿海大潮的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也就是说,涨潮时为浅海,退潮时为海滩。潮涨潮落,起起伏伏,滩涂,就仿佛是一位多姿多彩的百变娇娃,举手投足间,焕发出不一样的魅力风情。

  每天早潮退去之后,留下的痕迹、水线,顺着涨潮时泡得松软的沙滩,从高处往低处缓缓落下,形成边缘一圈圈细致优美的白色花边。略略有凹陷的滩面,依旧盛着深深浅浅的海水,只不过随着气温的升高,水,慢慢蒸发;沙,渐渐沉陷,化作虎皮斑纹一样的沟沟坎坎。而一大片稍显平坦的泥滩上,渔民们每天出海时小船划过的深槽、赶海捞鱼苗走过的脚印、围网养殖的竹竿拉线等所有滩涂作业留下的印迹,在微弱的晨光里,如丝网密布,又如江南春早的水田,纵横交错,凹凸不平。倘若这时的你,睡眼惺忪地刚从梦里醒来,放眼望去,说不定还以为是在太空中俯瞰地球地貌呢:喏,这里公路,那里矿山,逶迤着的肯定是河流,隐约可见牛栏围着的一定是草原,那黑黢黢的一大片没准是原始森林……呵呵,都说摄影人有三只眼,镜头里的世界出乎寻常也就在情理之间了?

  早晨的风很大,掠过耳畔发出呼啸的声响。我一边拉起风帽护住被风吹乱的长发,一边仍然目不转睛地盯着取景器,任大脑去发挥巨大的想象……

  海上田园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没有好的光影对比与烘托,风光物态的美感就会大打折扣,在某些人眼里甚至毫无意义——我就亲眼见过采访团中,同行的风光摄影师连相机包都不愿打开。我理解他们对光影的认知,对摄影的认真,这是一群痴迷执着于纯粹的大自然之美的影人。

  摄影也是遗憾的艺术。当最神奇的光线稍纵即逝,最精彩的动作难以再现,最心动的构图无法记取,最震撼的感觉,眼睁睁地看它从眼前消失,最终慢慢平息在心里……

  正如岁月的流逝,时光的不可逆转。我们透过内心的镜头,调整着且喜且忧的变焦环,把那些放大了的景致与美好,一一按动快门,一一定格储存。然后,微笑着,对那山那水那人说“再见”“后会有期”时,另 一个声音已忙不迭的补充注释:“永不相见”了。

  不是不愿意,也不是不留恋,而是不可能,绝无可能——世界太大,我们的时间太少。只要一移步,一切转瞬如电,一切均已过去。今生今世,我们已无法重复昨天的故事,我们不得不硬着头皮一直向前。不管行走的步伐是急是徐,是心事重重还是毫无芥蒂。

  只是,光线的不足,画面里的作品,我们尚且能通过越来越纯熟的数码暗房进行后期处理,或者画意朦胧,或者色彩缤纷,或者假以艺术的名义来粉饰太平,以期获得逐渐趋向于更接近艺术以至超越自然的色彩还原。而现实里的那种不堪,困顿,何时才能成为真正的美景?心灵风景里走得最深的那些事那些人,谁能告诉我——怎样才能留住?何日才能再现?

  相关链接

  霞浦县位于东海南部之滨、台湾海峡西北岸,与日本的冲绳岛纬度相近。建县历史1718多年,曾是闽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海滨邹鲁”之誉。境内海岸线长404公里,浅海滩涂面积104万亩,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有大小岛屿196个,港口138个。

  霞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侯区,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8.5度。特产晚熟荔枝、龙眼、芙蓉李、油奈、柑桔等20余种。现有海洋鱼类700多种,滩涂生物200多种,东冲半岛构筑成的内海腹地,有官井洋和东吾洋两大洋,官井洋是全国独有的半封闭状态大黄鱼天然产卵场,东吾洋是全国增养对虾、贝类的养殖基地,素有“蓝色聚宝盆”之称。

  霞浦境内游览胜地众多。县城南的葛洪山、宋朱熹讲学地“秀泉”、唐贞观12年日本空海高僧入唐求法的登陆点──赤岸空海大师、“妈祖诞生地”——松山天后圣母行宫、“华峰古刹”——建善寺、“海涯屏藩”——大京古城堡、“闽东小普陀”——三沙留云洞、“闽东北戴河”天然海滨浴场──外浒沙滩、风影秀丽的“海国桃园”——杨家溪和“荫峰阁”——虎镇塔等。

  TIPS

  第一 准确计算潮位,拍海与拍摄其他风光不同,潮位是否准确是重要的。比如你想拍摄落潮以后的滩涂,你就得掌握每日高潮和低潮的时间。

  第二 季节性光线的影响。冬去春来,不同季节白天黑夜的时长不同,因此还得准确掌握当时的潮位。另外晨拍日出还得注意不同景点光线的方向。

  第三 不同景点之间的潮位差异性。由于海拔的差别,不同景点之间的潮位也会有所差别。如果落潮的时间和光线不太吻合,也可以考虑拍涨潮。

  第四 根据天气选择场景。如果天气放晴景点选择相对容易,但海边天气变化无常,如果遇上阴天,海上可能起雾,这时可以考虑拍摄对象相对靠近的场景。或者考虑阴天也能出片的场景诸如海上渔村等。

  第五 拍摄角度的选择。霞浦既可拍风光,也可拍风情。可选择高角度拍摄,也可选择低角度近距离的拍摄,都会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第六 掌握好潮位、时间、光线、角度、场景之间的关系很重要,这些元素的变化组合直接影响到拍摄的成功率,对于缺少这方面经验的影友而言,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参团创作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桂林/图、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