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扬州——何园的镜花水月
- 来源:旅游纵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5-05 16:07
有作家曾这般形容扬州的何园:“她宛如一退却了妆容的江南女子,清秀中透着知性、曼妙中透着大气。”著名造园家陈从周教授曾赋诗盛赞何园:“江南园林甲天下,二分明月在扬州。水心亭上看波绿,览胜来登一片楼。”因此我每次到扬州,必游何园。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 清光绪年间,园主何芷舠,其家族为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光绪帝师孙家鼐进退与共的姻亲三大家族,因不满时局,他在湖北汉阳、黄州、德安三府道台任上49岁便挂冠归隐扬州,于光绪九年巨资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扩建大型私家住宅园林,清同治年间,寄啸山庄建成,占地14000余平方米,园内有大槐树两株,传为双槐园故物,今仍存一株。寄啸山庄园名取自陶渊明诗句中“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之“寄啸”二字,辟为何宅的后花园,故而又称“何园”。园主将西方建筑特色带进了何园,园林建制吸收中国皇家园林和江南诸家私宅庭园之长,广纳最新材料,取众家园林之长而更添新意。何园是清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扬州的园林特色和风格的体现。
全园由后花园、园居院落、片石山房、何家祠堂四部分组成。
后花园东园以厅堂为中心构成一组院落,有两座厅,“牡丹厅”南面嵌有“凤穿牡丹”砖雕,是扬州晚清时期精美砖雕工艺品,正中还刻有牡丹、凤凰等图案,四周牡丹枝叶的形态各异,花纹疏密有致,刀工明快,线条流畅,整幅画面造型丰满,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四面厅“船厅”,单檐歇山式,厅正面上悬“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联句。厅似船形,四周以鹅卵石、瓦片铺地,似水波粼粼,人行其间,如履水面,顿觉有临波而居的幻境。厅北湖石贴墙作山,逶迤错落,参差起伏,妙趣盎然;东边的六角小亭,翼然倚墙;西则有贴壁石阶宛转通往复廊;南边建有五间厅堂,三面有廊。复道廊中的半月台乃园主中秋赏月的绝佳处,每当皓月当空,凭栏其上,举杯邀月对酒当歌,颇有“清风徐来,月明星朗”的如画意韵。
后花园西园开阔舒朗,园中有一水池,楼厅廊房绕池而筑。池北楼宽七楹,屋顶高低错落有致;中楼的三间稍高,两侧的两间稍敛,屋角翼然形似欲飞蝴蝶,故称“蝴蝶厅”。楼旁以复道廊构连,巧妙地以假山串连分隔,借助廊壁间通透的花窗互为借景,相得益彰。池东有石桥,与“天下第一亭”水心亭“小方壶”贯通,亭南曲桥卧波,与平台相连。人在亭中,远眺假山,犹如置身海上蓬莱仙境。站在西花园的每个角落,都可以看见池中的水心亭。它被视为中国戏亭的孤本范例,而池中的水本来对音响就有聚音、传送、回荡功能,周围的复道回廊便成了欣赏轻歌曼舞的绝佳看台。《红楼梦》《毕昇》《青青河边草》《还珠格格》等影视片都曾多次把何园的水心亭作为主要场景。
池西一组假山逶迤向南,峰峦叠嶂,怪石嶙峋,突兀水际,取意“海上神山”,山上两株高大的白皮古松枝干遒劲,犹如银龙凌空,平添了仙山的气势。其后的挂花厅在黄石假山与青翠古木掩隐下,野趣横生。
何园建筑艺术的最大特色便是甲冠天下的复道回廊,构成古典园林建筑四通八达之利与景物变换迂回之美。但见它层层叠叠,曲折蜿蜒,总长达1500余米,竟可绕园一周,游客通过它可以用不同的视角观园,楼上楼下,曲曲折折,高高低低,循廊漫步,宛若“人在回廊行,身置画图中”,在如此小的园林里,有如此大规模的复道回廊堪称是中国园林之最。在回廊的窗格和壁板上还刻有颜真卿、苏东坡、唐寅、郑板桥等人诗词字画,回廊墙壁石碑上嵌有古人的诗句。游人通过回廊上的“观园镜”,可俯看全园景色,不由得想起“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诗句,无不慨叹设计师的精心构筑与巧妙绝伦的高超技艺。
因为园主人从小留学欧洲,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在园居院落你所能看到是东西方建筑的融合,新潮与传统、观念与文化的碰撞,兼容并蓄,珠联璧合。院落分东西两条轴线,尤以西轴线特色更为突出,这里是园主起居会客的处所。
煦春堂是目前扬州市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楠木厅,面积160平方米,面阔7间,有外廊,歇山顶,整体看去煦春堂运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但又注重吸收西方建筑造型,如欧式的柱拱造型、壁炉等。在朝南一边的走廊上有13个西式木雕月牙门,上面雕有折枝、牡丹花和牡丹花篮,象征着主人对如意吉祥、富贵生活的向往。在其正厅正立面两侧各用了一块4平方米、厚度达9毫米的巨型玻璃,因当时国内没有玻璃生产,所以这种玻璃当时非常昂贵,园主几乎是一两黄金一两玻璃从法国高价购进的。玻璃使得传统的主厅建筑采光显得格外宽敞透亮。而其中一块曾在文革中被打过两枪,但因其厚重与质量的优良所以保存完好仅留下了两个枪孔。
玉绣楼位于煦春堂北侧,共为两进,无论从它的弧型砖拱券门洞、木质百页门窗、室内壁炉、铜质的排水管道、直至壁炉上的梳妆台,更多地糅进了西方的建筑造型艺术。值得称道的是它的墙体做工极其考究,所用砖料均打磨细腻,以细沙和糯米汁加少许草灰构缝,砖缝小于3毫米,其精湛缜密的工艺令人赞叹不已。
何园东南是著名的“ 片石山房”。据史称:“片石山房在花园巷, 一名双槐园, 歙人吴家龙别业,今粤人吴辉谟修葺之。园以湖石胜。”又据清《履园丛话》载:片石山房内“二厅之间,湫以方池。池上有太湖石山子一座,高五六丈,甚奇峭,相传为石涛和尚手笔”。石涛是我国明末杰出的大画家,也是造园叠石的园林大师,在旅居扬州间“搜尽奇峰打草稿”,建万石园和片石山房两处园林,而万石园早毁,独片石山房犹存。“片石山房”系石涛手书墨迹,其含义出自“片石多致,涤水生情”的意境,蕴含着由物景空间到心灵空间转化的妙趣天地和深邃的设计理念。片石山房于1989年重修,此园的叠石,以石涛画稿为蓝本,西为主峰,高达10米,奇峭危耸,大有“壁立不知顶,崔嵬势接天”的气势。山体藏有两间石屋,东西都有洞门出入,盛夏酷暑,烈日炎炎,这里却是清凉世界,别样洞天。假山幽壑之中深藏“日月同辉”一景,山顶部位巧妙地安排这样两块石头,各自成半圆形,经过一定加工后的空隙恰巧组成空白的圆形,这样在白天,阳光照射下来,山石间留洞投射在假山脚下的水面上,正好变成满月倒影的感觉。你可以在白天看到月亮,而且只要沿池边由西向东走动,还可以看见水中月亮由缺而圆的变化过程,天光倒影的奇观,妙然成趣,由此常引得成群游人扎堆驻足观看。缘山崖之右踏登山石级,但见片石峥嵘、精妙古朴。山势连岗断堑,有开有合,曲径通幽,宛自天成,不禁使人想起石涛的题画诗:“四边水色茫无际,别有寻思不在鱼;莫谓此中天地小,卷舒收放卓然庐”。
片石山房园中有曲池,南岸有水榭,在这里游人可以抚琴赏画,读书弈棋。其东有楠木大厅,古朴端庄,颇有书卷之气,楠木厅西侧有“不系舟”,临池而泊,似船非船,似坞非坞,悠然地坐在舟上观鱼,不由得让人想起庄子的《庄经》:“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在这里遥对假山主峰,坐观高山流水,小小的空间使人在视觉心理上产生了回环往复、山重水复的审美愉悦。置身于此,会有高人隐士遁迹山林的情趣。正如石涛所谓:“白云迷古洞,流水心澹然,半壁好书屋,知是隐真仙。”
而不久前投资修复于2007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的何家祠堂位于何园西南角,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紧临何园片石山房,祠堂由东向西为大小祠堂。祠堂内陈列肖像为原祠堂的真迹复制品,系园主人何芷舠及其前五辈人的肖像,也是值得一看。
旅游TIPS
何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徐凝门路77号,门票价格:淡季(12月~2月,7、8月)30元,旺季(3月~6月,9月~11月)40元。凭老年证20元,凭中、小学生学生证10元,凭残疾证半票,凭军人证免费;1.2米以下儿童免票,1.2~1.4米半票。从扬州火车站没有直达何园的车,可坐22路到长途西站转车。从长途汽车西站乘坐游1、游2均可到达。在长途东站可乘坐9路到达。
如从火车站打车到何园大概20元左右,从长途车站到瘦西湖也就十几块钱。扬州出租车起步价7元。
扬州特产:扬州的玉器、漆器被称为“扬州二绝”,其制作工艺考究,是送礼的佳品。扬州酱菜已有多年的历史,在江浙一带小有名气,它有鲜、甜、脆等特点,是扬州小吃的代表菜之一。此外,扬州有名的特产还有长毛绒玩具、剪纸、盆景、绒花等。
扬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在文昌路,金鹰国际、百盛商业大厦都坐落在这条街上。此外,文昌路、汶河路、国庆路也是主要商业街。扬州特色食品:淮扬菜系始于汉代,发展于隋唐,极盛于明清。扬州烹饪技术按大类分,可分红、白两案,红案以做菜为主,白案以做糕点为主。白案中有三丁包子、千层油糕、翡翠烧卖被誉为扬州“点心三绝”。红案有清蒸蟹粉狮子头、扒烧整猪头、拆烩鲢鱼头、将军过桥、大煮干丝、扬州炒饭等。
沈旻/图、文
……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 清光绪年间,园主何芷舠,其家族为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光绪帝师孙家鼐进退与共的姻亲三大家族,因不满时局,他在湖北汉阳、黄州、德安三府道台任上49岁便挂冠归隐扬州,于光绪九年巨资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扩建大型私家住宅园林,清同治年间,寄啸山庄建成,占地14000余平方米,园内有大槐树两株,传为双槐园故物,今仍存一株。寄啸山庄园名取自陶渊明诗句中“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之“寄啸”二字,辟为何宅的后花园,故而又称“何园”。园主将西方建筑特色带进了何园,园林建制吸收中国皇家园林和江南诸家私宅庭园之长,广纳最新材料,取众家园林之长而更添新意。何园是清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扬州的园林特色和风格的体现。
全园由后花园、园居院落、片石山房、何家祠堂四部分组成。
后花园东园以厅堂为中心构成一组院落,有两座厅,“牡丹厅”南面嵌有“凤穿牡丹”砖雕,是扬州晚清时期精美砖雕工艺品,正中还刻有牡丹、凤凰等图案,四周牡丹枝叶的形态各异,花纹疏密有致,刀工明快,线条流畅,整幅画面造型丰满,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四面厅“船厅”,单檐歇山式,厅正面上悬“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联句。厅似船形,四周以鹅卵石、瓦片铺地,似水波粼粼,人行其间,如履水面,顿觉有临波而居的幻境。厅北湖石贴墙作山,逶迤错落,参差起伏,妙趣盎然;东边的六角小亭,翼然倚墙;西则有贴壁石阶宛转通往复廊;南边建有五间厅堂,三面有廊。复道廊中的半月台乃园主中秋赏月的绝佳处,每当皓月当空,凭栏其上,举杯邀月对酒当歌,颇有“清风徐来,月明星朗”的如画意韵。
后花园西园开阔舒朗,园中有一水池,楼厅廊房绕池而筑。池北楼宽七楹,屋顶高低错落有致;中楼的三间稍高,两侧的两间稍敛,屋角翼然形似欲飞蝴蝶,故称“蝴蝶厅”。楼旁以复道廊构连,巧妙地以假山串连分隔,借助廊壁间通透的花窗互为借景,相得益彰。池东有石桥,与“天下第一亭”水心亭“小方壶”贯通,亭南曲桥卧波,与平台相连。人在亭中,远眺假山,犹如置身海上蓬莱仙境。站在西花园的每个角落,都可以看见池中的水心亭。它被视为中国戏亭的孤本范例,而池中的水本来对音响就有聚音、传送、回荡功能,周围的复道回廊便成了欣赏轻歌曼舞的绝佳看台。《红楼梦》《毕昇》《青青河边草》《还珠格格》等影视片都曾多次把何园的水心亭作为主要场景。
池西一组假山逶迤向南,峰峦叠嶂,怪石嶙峋,突兀水际,取意“海上神山”,山上两株高大的白皮古松枝干遒劲,犹如银龙凌空,平添了仙山的气势。其后的挂花厅在黄石假山与青翠古木掩隐下,野趣横生。
何园建筑艺术的最大特色便是甲冠天下的复道回廊,构成古典园林建筑四通八达之利与景物变换迂回之美。但见它层层叠叠,曲折蜿蜒,总长达1500余米,竟可绕园一周,游客通过它可以用不同的视角观园,楼上楼下,曲曲折折,高高低低,循廊漫步,宛若“人在回廊行,身置画图中”,在如此小的园林里,有如此大规模的复道回廊堪称是中国园林之最。在回廊的窗格和壁板上还刻有颜真卿、苏东坡、唐寅、郑板桥等人诗词字画,回廊墙壁石碑上嵌有古人的诗句。游人通过回廊上的“观园镜”,可俯看全园景色,不由得想起“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诗句,无不慨叹设计师的精心构筑与巧妙绝伦的高超技艺。
因为园主人从小留学欧洲,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在园居院落你所能看到是东西方建筑的融合,新潮与传统、观念与文化的碰撞,兼容并蓄,珠联璧合。院落分东西两条轴线,尤以西轴线特色更为突出,这里是园主起居会客的处所。
煦春堂是目前扬州市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楠木厅,面积160平方米,面阔7间,有外廊,歇山顶,整体看去煦春堂运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但又注重吸收西方建筑造型,如欧式的柱拱造型、壁炉等。在朝南一边的走廊上有13个西式木雕月牙门,上面雕有折枝、牡丹花和牡丹花篮,象征着主人对如意吉祥、富贵生活的向往。在其正厅正立面两侧各用了一块4平方米、厚度达9毫米的巨型玻璃,因当时国内没有玻璃生产,所以这种玻璃当时非常昂贵,园主几乎是一两黄金一两玻璃从法国高价购进的。玻璃使得传统的主厅建筑采光显得格外宽敞透亮。而其中一块曾在文革中被打过两枪,但因其厚重与质量的优良所以保存完好仅留下了两个枪孔。
玉绣楼位于煦春堂北侧,共为两进,无论从它的弧型砖拱券门洞、木质百页门窗、室内壁炉、铜质的排水管道、直至壁炉上的梳妆台,更多地糅进了西方的建筑造型艺术。值得称道的是它的墙体做工极其考究,所用砖料均打磨细腻,以细沙和糯米汁加少许草灰构缝,砖缝小于3毫米,其精湛缜密的工艺令人赞叹不已。
何园东南是著名的“ 片石山房”。据史称:“片石山房在花园巷, 一名双槐园, 歙人吴家龙别业,今粤人吴辉谟修葺之。园以湖石胜。”又据清《履园丛话》载:片石山房内“二厅之间,湫以方池。池上有太湖石山子一座,高五六丈,甚奇峭,相传为石涛和尚手笔”。石涛是我国明末杰出的大画家,也是造园叠石的园林大师,在旅居扬州间“搜尽奇峰打草稿”,建万石园和片石山房两处园林,而万石园早毁,独片石山房犹存。“片石山房”系石涛手书墨迹,其含义出自“片石多致,涤水生情”的意境,蕴含着由物景空间到心灵空间转化的妙趣天地和深邃的设计理念。片石山房于1989年重修,此园的叠石,以石涛画稿为蓝本,西为主峰,高达10米,奇峭危耸,大有“壁立不知顶,崔嵬势接天”的气势。山体藏有两间石屋,东西都有洞门出入,盛夏酷暑,烈日炎炎,这里却是清凉世界,别样洞天。假山幽壑之中深藏“日月同辉”一景,山顶部位巧妙地安排这样两块石头,各自成半圆形,经过一定加工后的空隙恰巧组成空白的圆形,这样在白天,阳光照射下来,山石间留洞投射在假山脚下的水面上,正好变成满月倒影的感觉。你可以在白天看到月亮,而且只要沿池边由西向东走动,还可以看见水中月亮由缺而圆的变化过程,天光倒影的奇观,妙然成趣,由此常引得成群游人扎堆驻足观看。缘山崖之右踏登山石级,但见片石峥嵘、精妙古朴。山势连岗断堑,有开有合,曲径通幽,宛自天成,不禁使人想起石涛的题画诗:“四边水色茫无际,别有寻思不在鱼;莫谓此中天地小,卷舒收放卓然庐”。
片石山房园中有曲池,南岸有水榭,在这里游人可以抚琴赏画,读书弈棋。其东有楠木大厅,古朴端庄,颇有书卷之气,楠木厅西侧有“不系舟”,临池而泊,似船非船,似坞非坞,悠然地坐在舟上观鱼,不由得让人想起庄子的《庄经》:“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在这里遥对假山主峰,坐观高山流水,小小的空间使人在视觉心理上产生了回环往复、山重水复的审美愉悦。置身于此,会有高人隐士遁迹山林的情趣。正如石涛所谓:“白云迷古洞,流水心澹然,半壁好书屋,知是隐真仙。”
而不久前投资修复于2007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的何家祠堂位于何园西南角,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紧临何园片石山房,祠堂由东向西为大小祠堂。祠堂内陈列肖像为原祠堂的真迹复制品,系园主人何芷舠及其前五辈人的肖像,也是值得一看。
旅游TIPS
何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徐凝门路77号,门票价格:淡季(12月~2月,7、8月)30元,旺季(3月~6月,9月~11月)40元。凭老年证20元,凭中、小学生学生证10元,凭残疾证半票,凭军人证免费;1.2米以下儿童免票,1.2~1.4米半票。从扬州火车站没有直达何园的车,可坐22路到长途西站转车。从长途汽车西站乘坐游1、游2均可到达。在长途东站可乘坐9路到达。
如从火车站打车到何园大概20元左右,从长途车站到瘦西湖也就十几块钱。扬州出租车起步价7元。
扬州特产:扬州的玉器、漆器被称为“扬州二绝”,其制作工艺考究,是送礼的佳品。扬州酱菜已有多年的历史,在江浙一带小有名气,它有鲜、甜、脆等特点,是扬州小吃的代表菜之一。此外,扬州有名的特产还有长毛绒玩具、剪纸、盆景、绒花等。
扬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在文昌路,金鹰国际、百盛商业大厦都坐落在这条街上。此外,文昌路、汶河路、国庆路也是主要商业街。扬州特色食品:淮扬菜系始于汉代,发展于隋唐,极盛于明清。扬州烹饪技术按大类分,可分红、白两案,红案以做菜为主,白案以做糕点为主。白案中有三丁包子、千层油糕、翡翠烧卖被誉为扬州“点心三绝”。红案有清蒸蟹粉狮子头、扒烧整猪头、拆烩鲢鱼头、将军过桥、大煮干丝、扬州炒饭等。
沈旻/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