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捕捉,从旋律扩展到歌曲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歌曲,旋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3-10 13:44
有了前面的理论铺垫,再反过来找一些你觉得适合歌曲进行解构,是一条快速学习的捷径,反正咱也不指望写出啥传世金曲出来。不过不管怎样,必要的练习是肯定不能少的。就跟踢球要求有脚感一样,玩音乐也得有乐感才行,毕竟你想用音乐表达的是一种感觉,如果连乐感都没有,怎么表达呢?
先有词还是先有曲?
这个问题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纯属个人喜好。不过就个人而言,因为旋律是抽象的,但歌词是具象的。虽然文字在很多人看来也是抽象的,但在更抽象的旋律面前,它是有形的。一段文字摆在你面前,它是伤感的、快乐的还是愤怒的,文字通常会比较明确地传达出这些情绪,不管是谁看到这些文字的感觉应该是差不多的,这会限制写旋律的思维。虽说旋律也会给人这些感觉,但这其中编曲占了很大的因素。同样一段旋律,只要改变节奏类型和速度,更换伴奏的乐器或音色,它所传达的感情色彩就会完全不一样。
当然,好的文字本身是有节奏的,如果能抓住那个节奏,写出来就会很好听。不过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出现在初学者身上,因为初学者在写词时几乎是凭感觉而写,可能只有自己看了会觉得有意思,对于谱曲的人来说却很头疼,因为曲是要遵循章法的。尤其是流行歌曲,主歌有几段,副歌有几段,每一段有几个小节,每一小节能塞多少字,这些都是有限制的。所以,如果先有了词,那么最后谱出的曲很可能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大师级的神曲,一是谁听了都觉得别扭的四不像。所以在歌词和旋律都没有的情况下,最好先从旋律着手。
好吧,正常人都该问旋律该如何诞生了。看过娱乐节目里那些创作歌手特辑的,应该会发现这些家伙不是抱着吉他就是弹着钢琴,其实这真不是为了逼格。如果真想长期写歌,最好学一门乐器,尤其以吉他性价比最高,以现在的房价,摆钢琴的成本就过高了……
能速成吗?
要是想速成也不是没办法,还记得前面说的调式吗?调式分为大调和小调,大调旋律通常以1、3、5开始,给人的感觉比较明快、大气;小调通常以6、1、3开始,给人的感觉比较阴暗、悲伤。其实除了乐曲的开始,结束时候的原理也一样:大调的最后一个音符通常都结束在1、3、5上,小调则结束在6、1、3上,这几个音是调式的主音。如果你要献歌给心中女神,肯定不能阴暗悲伤吧?那现在开头和结尾都有了。要是曲谱看得多呢,就会发现一六四五这个和弦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写歌套路,这个套路里也出了很多经典的歌曲。然后就着这个和弦和想表达的情绪进行哼唱,以这个和弦为基础进行发散。过程中记得用录音笔之类的东西记录下来,等情绪释放完毕,再回放记谱、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