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Van这个E文单词,各位兄弟只要用下在线翻译,就可以发现这个词真心没有这么高大上的地方—说白了就是厢式货车的意思。从这一点而言,Van的特征相当明显,原来咱们身边那些天天用来拉货,带有箱式货舱的车就是Van啊。
对于这样一个定位明确的车型,本来咱们也没什么好说的,不过由于VAN一直是广大淫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东—特别是VAN衍生车型之一的Bread Van,数量更是首屈一指。所谓Bread Van,其实就是各位兄弟非常熟悉的面包车。诸如长安之星、五菱荣光、丰田海狮、福特全顺之流, 通通都属于这个范畴。从上世纪50年代的Volkswagen T1开始,到现在一个月卖6万多辆的五菱荣光,无论大小,侧面看上去都如同面包一样。
当然,除了这些天天都能见到的大路货Bread Van之外,还有一些奇葩。在造车的众多作坊之中,意大利这个山头一直有些天马行空,无论是F厂牌还是M厂牌,经常不按常理出牌。在BreadVan上面,大名鼎鼎的法拉利竟然也玩过一把票——1961年推出了用来跑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250 GT SWBBreadvan。只不过无论是从性能上,还是外型上,咱们始终想不出这怎么也能算是面包车,难道就因为后面那个小得可怜的货舱?也许意大利人的想法,各位兄弟永远不懂……
其实意大利人用法拉利来拉货的奇葩想法还不算,真正将这种天马行空发扬光大的竟然是大西洋彼岸的福特。2004年的时候,福特造了辆TransitSupervan出来,虽说样子与咱们熟悉的江铃全顺差不多,但是这玩意儿的发动机由专给F1赛车服务的Cosworth打造,动力没得说,就是生猛两字,再加上低矮的悬挂,夸张的导流槽,即便是标准Van特征,那也是一副战斗派头。这样的车路上跑起来,不仅可以在城里面拉货,而且更是能在赛道上拉风。
如果说前面咱们说的那些Bread Van骨子里大多流的是货车的血液,那么另一种Van绝对算是脱胎换骨了—Van的衍生车型除了Bread Van之外,还有Car Derived Van,说得直白点就是轿车底盘的厢式货车。对于轿车与货车而言,前者用来载客,追求的是乘坐舒适;后者用来拉货,要求的是多拉快跑。这两种车型可谓是泾渭分明、完全不搭,不过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从腐国的一些开花店、玩烘培、搞摄影、演话剧……反正是与创意占了点边的文艺青年,为了自己的事(duo)业(zhuan)发(wai)展(kuai),只留下轿车前排的正副驾驶位置,而将后排位置拆掉,改造成货舱来干拉鲜花、送披萨、装镜头、运道具之类活儿。一辆车工作生活两不误,一时间竟然成为了当时的潮流。
在这股潮流之下,不少造车的作坊觉得与其让这些文艺青年来胡乱改装,还不如自己动手,推出官方版本,不仅少了后排位置的成本不说,而且还能增加销量,天底下竟然有这样的好事儿。于是,各大造车的作坊加入,从那一刻开始,VAN的定义不在只是单纯意义上的箱式货车。
作为腐国的代表,Mini在1982年推出的Mini Van同样也是Car Derived Van的代表。要是各位兄弟眼尖,可以看到在Mini VAN上面,最明显的特点就长轴距、对开门。想想看现在MINI上面,什么车型有对开门,一切就豁然开朗了—在去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面,MINI就推出了在CLUBMAN COOPER基础上打造CLUBVAN COOPER,虽然相隔30多年,咱们依然可以看出CLUBVAN COOPER与Mini VAN的亲缘关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