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迷城——初遇篇

  12月末的城市冬意正浓,跟她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三年的感情在圣诞节前一周结束了。手边虽然还留着她去年织的围巾,却已经无法温暖今年的寒冷了。

  “我们都累了

  却没办法往回走

  两颗心都迷惑

  怎么说怎么说都没有救……”

  耳机里循环着阿妹的《记得》,也许我们真得已经走的太远,即将看到不同的天空。

  于是我买好了飞巴黎的机票,准备了一段放空自己的旅程。

  降落巴黎,从机场到市区,需要搭一班叫RER(Réseau Express Régional)的城市铁轨。RER是巴黎的快速铁路网交通系统,在地铁系统之外,为了方便郊区与市区的交通联系而修建。RER使用的是与铁路相同的轨道,但与法国的干线铁路(Grande Ligne)各有自己的路轨。目前RER共有A、B、C、D、E五条线路,在巴黎的6个火车站与干线铁路相交,并与现在的14条地铁线路有不同的换乘站。到站的地方和火车站是在一起的。

  世界上所有的火车站似乎都拥有着相同的喧闹,巴黎这座城市的车站更是如此,各种肤色的人群,或稀疏或密集地填补着广场上的空白。

  并不如想象中干净的街角,尘屑伴着旅人急促的步伐清扬起来。我只是静静地看着流动的车流和人群,心里却依旧有微微悸痛。

  这座连接着法兰西学院和卢浮宫的金属人行桥被人们称做“艺术桥”,法语是“Le Pont des Arts”,是塞纳河上的第一座金属桥梁,也是我到巴黎的第一站。巴黎的冬夜这样的寒冷,显然我不是唯一孤独的旅人。夜深了之后,只有被灯光拉长的影子和手中的地图陪伴我。

  桥两边的护栏上挂满了代表情人诺言的铜锁,似乎这样一种形式的存在能够让两人之间微弱的情感得到保护。深夜安静,听得到人走过桥面,震动让铜锁碰撞发出的声响。对于此时的我,这声响格外刺骨。

  钻入地铁站,穿过疲惫、面无表情的人群。由于年代的久远以及当时并不十分人性化的设计,巴黎所有的换乘站都有着长长的过道。在这些过道里,隔几个转角便会有一个卖艺的浪人。他们的家或许就是这些偶尔会有老鼠出没的地铁站台。

  终于搭上了最后一班地铁,巴黎的夜似乎和上海的一样,总是不缺乏夜行动物。这个从1900年就开始运营的地下网络,有14条主线和2条支线,合计303个车站。

  老旧的地铁轨道,在经过每个转角时,总会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甚至还会有火花飞溅。对面陌生女人若有若无的忧伤,散落在深夜的车厢。

  修整了一夜之后,开始了我对这座城市的探索。恰好是一年一度的圣诞购物季,所有的商家都拿出了最大的折扣来欢迎那些等待了一年的“购物狂”们。

  此时此刻,人人都把目光投向橱窗里的货品,似乎那些才是他们心中的“另一半”,迫不及待地要把它们带回家。那些精心设计的衣服,如果她看到,也许也会很想要吧。

  虽然别人常说购物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情,此时的我却更喜欢看着街上的人群,观察这个陌生的国度,欣赏另一种文化带来的冲击。

  沿着塞纳河行走了一天,巴黎也渐渐换上了自己的夜服。一路没有太多心情看身边的景致,甚至连自己已经走到了铁塔脚下也没有察觉。这座为了举办1889年万国博览会而修建的铁塔,险些被拆除,最后却成为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象征。

  在铁塔前面,有一个小小的旋转木马。除了孩子,成年人们似乎也很热衷这个娱乐项目,而我脑海中的回忆,也随着木马的旋转混杂起来,翻江倒海,找不到开始,望不到结尾。

  又是一天的开始,我打算在自己住的宾馆周围走走。这里是巴黎八区的马德莱娜教堂,新古典主义风格,周围是52根高20米的科林斯圆柱,当时拿破仑一世想将其建成纪念其“伟大军队”荣耀的神庙。他命人毁掉了这个位置尚未完工的建筑,于1806年将神庙工程委托给了建筑师维尼翁。1814年,神殿被改造成教堂,供奉圣玛丽?马德莱娜。

  在教堂里休憩了一下,出来的时候发现了坐在围栏边上的女人。在欧洲的很多教堂,你都能看到这些需要帮助的人。当我们拥有内心的坚定,遇到任何变故,都能微笑面对。

  看到两个正在写明信片的当地人,一副很和谐的画面。

  这座大城市好像不能给我的心情带来一些改变,渐渐浓郁的节日气氛反而让我想要逃离。很想去看看海,因为在上海看不到海是什么样子。

  我一路北上,来到了位于法国北部芒什省的圣米歇尔山,天主教堂被建在一座小岛上,距海岸两公里,小岛呈圆锥形,周长900米,由耸立的花岗石构成。海拔88米,经常被大片沙岸包围,仅涨潮时才成为岛。

  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圣米歇尔山对法国如同大金字塔对埃及一样重要。虽然之前在网络和杂志上已经看到很多这座圣山的照片,但当我真正来到它的面前,那种震撼依旧让人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开阔的海湾,的确让我的心情一下子舒展开来。蓝色的天空与水面相接,毫无边境。只有巨大的城堡一般的教堂静静地坐镇在一片蓝色中央。

  呼吸着来自海洋的略带咸味的空气,望着这一切,才发现原来世界可以很美,只是因为自己不愿意摆脱过去的阴霾,才让双眼模糊。

  深吸一口气,让自己更好地迎接新的风景。

  教堂内部并没有从外面看的如此恢宏壮观,但是一种让人沉静的力量似乎源源不断地从教堂的各个角度渗透出来。

  虽然没有彩色玻璃,但原色的阳光,却真真切切地为我冲散了心头的阴郁。

  圣米歇尔山脚下其实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小镇。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所有生活的场景,居民们都不紧不慢地工作着。沿着山路盘旋向下,人们脸上的笑容在向我告别。

  或许一路过来,我已经错过了太多的美好。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巴黎,去发现,去感受那座城市。

  (未完待续)

  图片摄影/陈瑚佳 相机型号/Sony NEX 5N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