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欢天喜地“龙抬头”
- 来源:旅游纵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龙抬头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4-16 10:23
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俗称龙头节、踏青节、青龙节、春龙节、春耕节。因此,我国北方广泛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这一传统的中华民族民间习俗,有文字记载已经1800多年。“二月二”的习俗,在崇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山海关由来已久。“二月二,龙抬头,吃炒豆,理新头”。关城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都坚守“二月二,剃龙头”的传统习俗,年前理发,年后不管多长,正月里都执意不理发,直到“二月二”才挤破理发店铺的门争相“剃龙头”,以此祈求吉祥如意,让幸福快乐开好头、万般好运找上头。当日,在老龙头的澄海楼下设置传统理发摊,由关城传统理发师为游客“剃龙头”,除应和“二月二”的民俗传统外,更重要的是把山海关人民美好的祝愿带给南来北往的游客,祝愿他们鸿运当头、吉星高照、福气多多、财气多多。
“二月二”的饮食文化传统在讲究饮食品位的山海关得到发扬光大。这里既有东北风味,也有华北风情,既有汉族的特色,也有少数民族的风格。山海关特色工艺食品鲜花饼、回记绿豆糕、回记油炒面、八宝饭、饽椤叶饼,传统民间小吃爆米花、糖葫芦、煎焖子等,摆放在销售车上向市民、游客出售。此外,设有切糕、发糕、花生糕、金豆开花(爆米花)、鲜花摊点,向游人推介带有吉祥韵味的糕点和花卉,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花开富贵幸福长”。
过去,山海关历经了多次硝烟战火的洗礼,而今刀光剑影不再,呈现给世人的,是社会的祥和、人民的安康。山海关作为长城军事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徐达、戚继光、孙承宗、袁崇焕等重臣名将镇守长城、抵御外侮的英雄事迹在山海关乃至整个中国广为传颂。山海关百姓中有许多明清驻军的后人,他们依然保持着尚武、习武的传统,利用“二月二”的喜庆平台为游客表演了精湛的武功。
首届山海关旅游风光摄影大赛,是本次龙抬头文化旅游节的一大亮点。60名当地的摄影名家、摄影爱好者从各自的珍藏中拿出510幅精品参赛,经过遴选有120幅入围展出。这些图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全方位展示了古城山海关错落有致的美、神奇灵动的秀。山(角山)的险峻,海的壮阔,关(天下第一关)的雄伟,城(关城)的威武,湖(燕塞湖)的瑰丽,洞(悬阳洞)的神奇,庙(姜女庙)的幽静,在摄影中一览无余,深厚的长城历史文化底蕴和多层次、多视角的旅游特色在其中凸显得淋漓尽致。游人禁不住驻足观看欣赏,不仅惊叹摄影人艺术造诣之深,更叹服山海关景致的鬼斧神工。
金龙狂舞老龙头,把整个节庆活动推向高潮。老龙头是万里长城唯一的一座入海关隘,长城如龙,入海石城就如龙首伸向渤海。长城是中国龙的象征,是中国坚强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金龙在熙来攘往的人流中游走穿梭,时而昂首、威风八面,时而甩尾、神气活现,时而盘卧、气定神闲,老龙头因此添了灵气、长了生气、增了神气,舞动起来,盘旋起来,真个是龙吟山海间、龙啸九天上。
“二月二,龙抬头,国昌盛,民安康”,是首届山海关中华龙抬头文化旅游节的主题所在,体现了民思民想民盼民愿。山海关·中华龙抬头文化旅游节,拉开了山海关展示特色长城历史文化、弘扬长城中国龙精神的系列主题节庆活动的序幕。大幕的启帷,昭示着长城历史文化内涵在山海关进一步得到挖掘,长城中国龙精神在山海关进一步得到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