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西藏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西藏
  • 发布时间:2010-04-16 11:14
  高凯 1954年12月出生,河北人。1970年入伍,历任战士、技术员、处长、副部长、部长、西藏军区副司令员,2009年授予少将军衔。大学学历,重庆后勤工程学院和武汉经济学院客座教授。曾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大动脉》和长篇小说《战争血液》。爱好摄影多年,现为西藏自治区摄影家协会会员,国际旅游摄影俱乐部理事。

  拍摄数据:

  相机:尼康D2x 镜头:70mm~300mm 光圈:F6.3 快门速度:1/350s 焦距:230mm 感光度:400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西藏”。在那里,每颗心灵都会得到不同的慰藉。试图用一个词描述如此丰富的西藏,显然是空洞的,当然,试图用一组词完成对它的描摹,仍然可能是徒劳。

  高凯由于工作原因进藏已有两年多,工作、生活、摄影、思考,让他对西藏的了解也比一般只来此观光十天半月的游人丰富得多。关于西藏,这个离天最近的“世界屋脊”,摄影人高凯不仅仅记录下阳光弥漫的雪山、寺庙、藏羚羊,雨后的原始森林——这一在西藏不常被人记起的风景,同样被他作为西藏值得品味的一幕,收入画中。

  《水墨西藏》就是这样一幅佳作。2008年5月的一天,作者高凯工作途经西藏山南隆子县帮起沟时,山间的松树吸引了他,但由于当时正在下大雨、又要赶路,高凯只能隔着车窗欣赏随车消逝的美景。当他第二天从帮起沟返回山南再次经过这里,发现了又一奇妙景色——大雨初霁的光线更为柔和,山中水汽郁结,云雾氤氲,松林仿佛身披白纱,在晨曦中显得层层叠叠、亦真亦幻,竟如水墨丹青一般。高凯瞬间产生了创作灵感,于是立刻叫司机停车,端起相机定格佳作。

  作品的最大亮点就在于对薄雾的诠释。在薄雾笼罩下的松林,能明显地看到其节奏跳跃的层次感,这就是突出空间上的纵深,延伸读者的视线。同时,薄雾能掩盖杂乱无章的背景,简练地勾划出画面中的主要形象,提高表现力。也就是以薄雾作为留白,反衬出松林的挺拔英姿——丹青般的张弛和写意,为作品增添几分中国水墨画的意趣。山区雾气飘浮流动,变化多端,摄影者正是因为把握了最佳拍摄时机,在主体半遮半掩之时按下快门,才使得作品在淋漓酣畅、自由洒脱的水味和墨味之中,在随意间显现出灵气,含蓄中表达着情感,无论从曝光、层次、影调、质感方面都值得读者细细回味。

  在西藏广袤的地域中跋涉,见过太多的美景,高凯在凝视,也在思考。从城市的喧嚣进入高原的大平静,他在这个过程中追寻、感悟着生命的真义。一幅《水墨西藏》,人们可以看到他眼中的另一个西藏和他所追求的境界,那是入世后的出世,绚烂后的淡泊,是宁静之中的天人合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