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的醉翁之意

  • 来源:中国连锁
  • 关键字:京东,便利店
  • 发布时间:2014-08-10 09:01

  与便利店合作的快消品是用来引流的绝好品类,而核心产品是京东业绩的基石。

  业内解读京东与石家庄、西安甚至新疆乌鲁木齐等偏远地区便利店合作初衷时,都无外乎“京东在二三线的物流体系不发达,利用当地零售巨头的物流配送正好一拍即合”等观点。

  例如,当初京东跟唐久便利合作时,京东就表示,京东在山西设有仓储和配送系统,但相比于自建物流渠道,若能依赖便利店配送,能节省很大一部分成本。

  但这却无法解释京东为什么选择上海的良友便利、北京的好邻居、广州的美宜佳(虽然美宜佳至今未开通在京东的店铺)。在这些一线城市,京东的配送系统非常发达,为什么还要和这些配送速度无法跟京东相比的便利店系统合作?

  贾军波早已看出了京东打的算盘。他告诉《中国连锁》记者,其实,从战略上讲,京东跟二线城市便利店合作,并不是京东的配送和物流比不过二线城市本地零售巨头的。“京东在石家庄的物流配送能力比国大一点都不差。”

  在贾军波看来,京东跟便利店合作的真正目的是:第一,从电商自身角度考虑,大电商做快消品的配送,其实都不赚钱,甚至还赔钱。但是又不能不做,因为快消品价格很透明,而且毛利很低,本身就不赚钱。第二,快消品尤其是啤酒饮料等,不仅分量重,客单价也低,京东目前配送一单的成本大概是15元,这对于京东以及其他大电商而言怎么做都是亏本的。

  “电器可以用3年,饮料可能3天就买一次。”如果不做快消品的配送,顾客黏性就不能保障,因为快消品对于顾客黏性的影响是最大的,“不做,不可能;做,赔死。”贾军波这样对《中国连锁》记者描述京东的本意。

  而对于便利店也不亏,以饮料为例,门店会按件、瓶等最小单位卖,在网上则是整箱卖,整箱起送,或者达到一定金额起送。也就是说,便利店实体的毛利率没有变化,为电商设计的毛利率是大卖场通常的毛利率,虽然略低,但通过配送可以赚回来。

  跟便利店合作,京东的好处就是:不管顾客是从国大36524在京东上的店铺买的,还是在唐久京东大卖场买的,走的流量都是京东的流量,既保障了京东的流量,也实现了传统便利店做电商的梦想。

  通过这种方式,京东有了现金流,随着便利店的宣传,京东还有了稳增的流量。而这正是资本市场看重的两点。

  这也解释了京东为何没有放开其3C、家电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与便利店合作的快消品是用来引流的绝好品类,而核心产品是京东业绩的基石。

  “易迅并入京东后,会被逐渐边缘化,因为双方都聚焦在3C领域,双方的重合度高达100%,商户、用户都只能2选1。供货商不可能在易迅和京东上提供两套标准,用户也不可能在两个不同的消费场景里,购买同一款或者不同款产品,易迅日后终将消失。”电商分析师鲁振旺分析说。

  所以,不管是透过易迅,还是透过千万家便利店,京东的野心已经显现。

  文 | 本刊记者 赵晓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