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由在教学过程中,“教”要为“学”服务。

  我们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不可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做到在一定范围内,充分给学生一些自主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加工中学习创造,在不断探索中有所发现。

  如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由于学生的观察角度,理解能力,知识水平,个人经历的差异,对问题的看法肯定会有许多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尝试了展开集体讨论,让更多的学生参与选择:你们认为谁说的得更好?”“你们认为谁的想法更贴近当时的情况?”“假如你看到这种景象,会有怎样的想法?”“你认为他们谁理解得更深刻?”……这样就宽容了学生的一切想法和看法,肯定学生的发现,参与和探索,鼓励了学生的自由想象,既尊重了每一个同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又使更多的同学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始终处于对知识的渴望,发现,获取知识的兴奋,研究,探索问题的喜悦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自然而然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有意识的创造一些可以自由选择的内容和机会,对学生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如,讲读《记金华双龙洞》时,我让学生对喜欢的句子谈谈理解,结果学生参与的热情非常高,在讨论和背诵中,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几乎每个学生都在挑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得有声有色,入情入境。可见,在充分选择和加工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丰富了学生的感情。而且他们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树立了自信心,自主性,创新能力和精神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学生主动学习。

  要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不管了,而是要做好学习的领路人。教育家叶圣陶就曾明确指出:“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使学生逐步增益其智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从阅读教学的目的来看,叶老在《书简.二》中指出,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教师在其中担任的应是“扶”、“导”的角色,唯有这样,才能打消学生的依赖性,从而由“扶”到“放”,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能力。本人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中一般分二步走。

  第一步,指导学生运用“抄读法”修主动学习。

  第二步,启发学生参加作文批改、评讲的过程,教给他们写作知识。

  在实践中,在经验中,我还认识到: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还取决于学生的自身兴趣爱好,认知水平,接受能力,思维方式等。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精心设计教学每一环节,努力创设最佳情境,尊重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参与机会和参与空间。

  何一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