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全席何处下嘴?

  • 来源:客户世界
  • 关键字:满汉全席,阿里巴巴
  • 发布时间:2014-08-18 09:49

  很多相声演员都把《报菜名》作为招牌绝活,动不动就来上一段大贯口: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等等,号称“满汉全席”,听上去很高大上,其实却并非真正的满汉全席,不过是耍嘴皮子的讹传而已。

  真正的满汉全席是集合满族和汉族饮食特色的巨型筵席,起源于清朝的宫廷,原为康熙帝六十六岁大寿的宴席,旨在化解满汉不和,提倡满汉一家。康熙帝六十六岁大寿时为汉、满两族特设三天六宴,提供三百多款佳肴,并御书“满汉全席”。当时满汉全席有宫内和宫外之别,宫内的满汉全席专供天子、近支皇族等享用;近亲皇族子嗣、功臣(汉族只限二品以上官员和皇帝心腹) 才有资格参加宫内朝廷的满汉全席。宫外满汉全席,常常是由满族一二品官员主持科考和地方会议,以满汉全席招待钦差大臣,入席时要按品次,佩戴朝珠,公服入席。

  清室摆设满汉全席时一般先吃满菜,再吃汉菜,宾客进入席宴大厅先奏乐,坐下后先用点心,宾客到齐后,把四整鲜撤下来,行敬酒礼,大菜才会奉上,整个过程先后共换桌面四次, 调换满、汉菜式, 俗称“ 翻桌”。此后渐渐流传到民间,成为达官显贵一展奢华的象征。

  满桌珍馐,食者遍尝乎?

  据说,慈禧曾乘火车去奉天,临时御膳房即占了4节车厢,其中1节车厢装着50座炉灶,每灶负责做两种菜,共用厨师100名,杂差不等。每餐备正菜100种、糕点水果糖食干果100种。用餐时,慈禧一个人坐着独享,这么多的菜,除了靠近的几种,其他的菜慈禧很少动。

  是呀,贵为皇太后,面对满桌佳肴也只是尝尝嘴边这几道而已,其他的大菜无论你做得多么精细、花了多少工夫,也只是在桌上充充门面而已,不会有人吃的。

  现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特别是BAT,就是在不断地打造信息时代的“满汉全席”,通过并购把一个又一个企业纳入囊中,给自己的品牌增加一道又一道佳肴,就像当年的满清皇室打造盛宴一样。比如过去两年中阿里巴巴体系相继通过投资和并购花费掉的资金已超80亿美元,不仅被喻为买下半个互联网,更被指买下整个世界。

  并购的结果是什么呢?

  每一个阿里巴巴的用户,不管是来自于阿里巴巴、淘宝、天猫还是一淘、聚划算, 就像当年的老佛爷一样,看到的是“满汉全席”,吃到的只能是身边这几道熟悉的菜。我们并没有看到并购给阿里巴巴带来的变化,给用户带来的新的价值,只是看到了一个“土豪”满世界撒银子,“满汉全席”菜单上添了一道又一道新奇的菜名, 而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似乎也没有给互联网带来什么新的价值。

  如果互联网的发展就是这个样子,地球人都会失望的!

  当一个王朝把越来越多的山珍海味摆上桌面充门面的时候,腐朽其实已经在悄悄地发生了;当一个企业把越来越多的概念装在自己台面上充土豪的时候,衰落的迹象其实已经呈现。满汉全席只是个传说,不可能主宰我们的生活,因此互联网一定是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一个带来创新价值的方向。

  而不是满汉全席!

  操刀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