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头是谁?嘘,严肃点!他可是德国足坛历史上最优秀的边后卫之一,也是拜仁慕尼黑俱乐部的形象大使和首席球探;球员时代的他先后效力于拜仁慕尼黑、皇家马德里等足坛豪门,获得过欧洲冠军杯冠军、德甲冠军、西甲冠军、德国足协杯冠军、西班牙国王杯冠军;他曾代表德国队出场48次进10球,获得了1974年世界杯冠军和1972年欧锦赛冠军;他在1981年被评为德国足球先生,并于2004年入选了贝利拟定的“在世最伟大的125名球员名单(FIFA 100)”;不久前布莱特纳作为柏龙杯足球选拔赛评委来到了广州,《GEEK》代表所有想踢球且梦想成为球星的中国年轻人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保罗·布莱特纳(Paul Breitner)
G=《GEEK》,P=Paul Breitner
G:论人口,德国远不如中国;论足球,中国远不如德国。
P:那是因为足球在德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仅次于衣、食、住、行之后,可以说足球是德国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在拜仁慕尼黑俱乐部,有不少孩子从4岁起便开始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每年有上万名德国孩子练习踢球,为各级俱乐部源源不断地输送新生力量。
G:三井寿说“教练,我想打球”,这也是很多中国年轻人的心声,他们想踢球却发现无球可踢。
P: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教练和俱乐部都要负起责任来。首先在对年轻球员的培养上俱乐部方面不能急功近利,既不能制定“一年冲甲,两年冲超,三年冲亚冠”等不切实际的目标以致揠苗助长,也不要老是引进一些年龄很大的国外球员,这样会更挤压年轻球员的机会。对年轻球员要因材施教,一支球队不需要11个同样类型的球员,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和才能。最重要的是,俱乐部要把最好的教练用于青训,6岁到12岁是一个球员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如果此时没有接受最好的训练,那么势必会耽误其未来的发展。
G:德国队在巴西世界杯上发挥这么好,有没有获胜秘技什么的?
P:大家都说德国队获胜是因为拥有强大的“日耳曼精神”,在我看来就是德国人对胜利极度渴望,踢球就是为了赢得胜利。德国球员在比赛中首先思考的是如何取得胜利而不是享受足球。不仅是球员本人,包括他的父母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得比赛。而不像巴西、西班牙的球员,上场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展现个人球技给观众,然后才是赢得比赛。
G:我知道很多足球爱好者非常崇拜您,希望自己成为下一个布莱特纳,您怎么看?
P:别介!在这个星球上布莱特纳是独一无二的,那就是本人,而且有我一个足矣。若从踢法和场上位置来讲,现今足坛上倒是有不少布莱特纳,如拉姆、阿尔巴、阿尔维斯等。
迪特·尼克莱斯(Dieter Nickles),拜仁慕尼黑俱乐部电视台主持人,柏龙杯足球选拔赛广州站评委
德国足球为何人才辈出
“在德国有很多年轻人从小就在拜仁慕尼黑俱乐部接受训练,他们平时吃住训练的地方距离一线队训练场地不到五十米,耳闻目睹了穆勒、拉姆、施魏因施泰格等球星的一举一动。可以说球星们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球技,给小球员们树立了正确的榜样。”
彭伟国,前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队员,柏龙杯足球选拔赛广州站评委
中国足球为何青黄不接
“不是中国人不喜欢足球,而是愿意把踢球当成事业的人实在太少了!其实有很多孩子的球商很高且球技不错,可长大之后,在家长的授意下往往选择了读书或就业,而不是继续接受专业训练,继而成为职业球员。”
葛薇,知名模特兼主持人,柏龙杯足球选拔赛广州站评委
如何从柏龙杯脱颖而出
“首先要做到有备而来,这样现场发挥就要好很多。很遗憾的是,在本次柏龙杯比赛中,有些选手也许是比较害羞,现场发挥不太理想。所有选手既然都是奔着拜仁慕尼黑去的,那就应该使尽浑身解数在短时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进而打动评委。”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