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Geek就吃分子料理!

  “我正在吃分子料理,有点忙,晚点儿说啊!”“跟哥们儿出门吃了顿分子料理,味道还行,就是荔枝pretends鱼子酱的甜度有些高……”

  都说适度装逼有益身心健康,Zhuangbility的目的在于告诉全世界你是一个有格调有品位懂生活的时代弄潮儿,所以要是不知死活地往朋友圈里PO点米其林大餐或者满身哎呦喂LOGO的照片,保证分分钟有人对你翻白眼儿。要正确且不被人当成傻逼地装逼,你需要找到一个全新的爆点,这个爆点必须与普罗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又是他们从未(或者误认为从未)接触过的—比如分子料理。

  什么是分子料理呢?肯定有人会被你勾起好奇心,此时你可以这么回答:“分子料理起源于欧洲,是一种全新的烹饪方式。它只能借助现代仪器才能做出来,其原理是在食物的烹饪过程中研究温度与烹饪时间的关系,再据此加入不同的物质,对食材的分子式加以解构和重组,使之成为颠覆传统厨艺与食材本来面目的新菜品。”—至于世间万物都是由分子式构成的,以及你刚刚其实只是在路边吃了根棉花糖这种事,自己知道就好。

  棉花糖的确算得上是最常见的分子料理了,蔗糖晶体的分子排列非常整齐,但棉花糖机的高温加热腔会打破这种排列,从而使晶体变成糖浆。同时,加热腔里有一些非常细小的孔洞,当糖浆在加热腔里高速旋转时,离心力会把它从小孔中喷溅出来,此时糖浆会迅速凝固成糖丝。简单地说,分子排列方式被打破,并且呈现出和本体截然相反的状态的食物,都算得上是分子料理。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有(zhuang)始(bi)有(dao)终(di)的人,也可以揣点钱到附近的分子料理餐厅去尝尝那些比棉花糖高大上N个level的其他分子料理。比如我就听说有的餐厅会用核磁共振技术来腌制肉块,还有的餐厅会用四维激光枪来烹饪金枪鱼(这样烹饪出来的鱼肉会外鲜内酥)……另外,球化朗姆酒啊荔枝仿鱼子酱之类的菜品,也是标准的分子料理。

  用软文腔来结尾的话,我大概会这么写:“分子料理是一场感官的革命,它让厨师化腐朽为神奇,每咬一口都会有新的发现。人们吃下的不只是菜品,更是对味觉细胞的慰藉,是来自化学艺术的美好馈赠……”但是你懂的,人生处处有BUT,BUT分子料理是否只是一个对健康毫无益处的噱头呢?怎么说呢,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不相信核磁共振技术腌制出来的肉会对人体毫无影响,但大部分分子料理都有个共性:能让人们从分子的角度创新出无限多种类的食物、改善一些不受欢迎的蔬果的口感,这对粮食短缺和健康是大有裨益的。至于更深层次的答案嘛,作为一名只吃过棉花糖的穷逼,我想这只能交给时间来检验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