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镇宇 下一站Creator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喜剧,金婚组合,雷哥老范
  • 发布时间:2014-08-27 08:41

  一名80后学制片管理的编剧,写出了一部能同时打动张国立和蒋雯丽的剧本,他便是侯镇宇。《爱情最美丽》在今年的暑期档播出,在以学生为主的收视大军冲击之下,依然稳居同时段收视率第二名。这部剧有何魅力能让“金婚组合”十年之后再次携手合作?这部剧的创始人——编剧侯镇宇给出了答案。

  80后编剧重塑60后恋情

  这是一部描写中年人爱情的电视剧,在写剧本时,侯镇宇曾经想过很多人选,比如张国立、范伟、范明等等,但是最合适的,还是张国立。而女主角“牛美丽”的人选,他第一个想到了蒋雯丽。为了打动这二位,侯镇宇托人把剧本递了过去。张国立看完剧本后非常满意,推掉了其他片约,决定出演;而正在三亚过年的蒋雯丽一边看着剧本一边乐,“她看剧本时能被逗笑,说明她觉得故事是非常有意思的。”就这样,侯镇宇和他的《爱情最美丽》邀来了“张蒋组合”加盟,为这部剧的成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侯镇宇和他的《爱情最美丽》魅力何在?在侯镇宇看来,用年轻人的思维来写中年人的生活会有一种反差的美,因为太过熟悉反而不一定会写得更有意思,“中年编剧会把自己的经历带进人物中,很苦涩,而年轻人来写中年人就会阳光很多。”所以80后编剧侯镇宇笔下的60后主角身上透出一股洒脱和自信,他们不再被家庭禁锢,勇敢投身于浪漫和爱情之中,给中老年观众演出了一种新活法。在新鲜的故事之外,剧中的台词也是一大亮点。

  在拍摄时,导演张国立曾经说过,如果想不出更好的台词,就按剧本来演。写出没法改动的剧本是很多职业编剧的梦想,而侯镇宇做到了。电视播出之后,台词基本没有被改动。曾经有一名女演员想按照自己更舒服的方式来改戏,改完之后发现还不如剧本精炼。侯镇宇说,“我每写一句台词就会在脑子里想出无数个方式来说这句话,每一句台词都是我无数次的推敲之后才写下来的,是非常用心的地方。”

  侯镇宇的《爱情最美丽》成功在别出心裁地把中年人的爱情年轻化,让收视群体年龄跨度更广,而他特有的台词风格,为这部电视剧增添了一抹风采。

  用制片人的思维做编剧

  尽管侯镇宇写出了优秀的剧本,他的志向却不是做一名职业编剧,他想成为电视剧的创作者(Creator)。编剧只是电视剧流水线上的其中一个环节,而Creator参与并负责整个环节,是编剧和制片人的统一体。

  在学制片管理的侯镇宇看来,编剧其实是一个项目的创始人。在创作《爱情最美丽》时,他最早的想法是把整个环节都做下来,包括市场发行部分。但当他想要份额的时候发现已经没有了,“这个项目市场这块算是舍弃了,但是只有先舍才有得,下一部戏再自己来做吧。”然而,Creator并不是那么好当的,不光要学习怎么写剧本,还得学习导演、制片等环节来拓展思维,更需要了解发行市场和观众想看什么,才能创作出满足市场需求又带有自己个性的作品。

  带着制片人思维的编剧侯镇宇认为,只有创作出观众喜欢的作品,才能流传下去,才有可能成为经典。

  侯镇宇我要制造免费的快乐

  受访人信息:侯镇宇,中国影视剧编剧、制作人。2002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影视制片管理专业。2006年毕业后陆续有作品现于荧幕,如《日落之前爱上你》《雷哥老范》《爱情最美丽》等。

  Q:在剧本的创作阶段,有什么大的变动吗?

  A:这个剧本最开始叫《马锦魁的后半生》,剧本写完后,和很多网站、电视台、影视公司接触过,他们也都很认可。后来我把剧本拿给表哥郭靖宇看了,他给了我不同的建议,而且抽出时间来帮我修改,他把家庭戏、兄弟姐妹之间的戏份删了一部分,变成了两个主角纯恋爱的戏。比如说,之前的剧本设定的是马锦魁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牛美丽有一个妹妹等等,现在这些都隐去了。原来的剧本是三代人之间的戏,是家庭、亲情、爱情剧,剧情可能会很乱,现在这个虽然也保留了一部分家庭戏,但是变得更单纯,就是一个爱情剧。改完之后我越看越满意,也不是说之前的版本不好,而是变成另一个套路了。

  Q:马锦魁这个角色跟张国立以往塑造的中年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A:以前他演过司机、厨子之类的,这次是中学体育老师,是个假流氓、真仗义,七分好三分坏的人物。这次比以前的人物设定更底层、更接地气。

  Q:你是一名80后,为什么会写中年人的爱情和生活?

  A:其实,我当时写中年人的爱情是因为故事会更有市场性,中年人可以有前史,也可以有后续,可写的故事更多,甚至可以写第二部、第三部。

  Q:你认为国内剧和美剧、韩剧的差距在哪儿?

  A:中国电视剧的拍摄和后期都没下那么大的成本,在前期时,我们会去打磨剧本,但是在制作环节却没法做到。好莱坞和韩国在这方面却做得很规范。比如拍摄时他们会做故事板,每个演员进到镜头里的走位都会安排好,细致到这种程度基本就不会出差错。而我们都是现场直接演,一场戏如果不到位,就想着后期再修补,实在不行就删了,没有那么细致。我希望有一天我们也可以把剧本里的故事呈现得更真实。

  Q:现在很多年轻编剧会从国外优秀电视剧中取经,你也会这样做吗?

  A:国外剧我也看了很多,但我觉得靠模仿超越不了国外,反而应该在本土上做创新去打开国外的市场。很多国内编剧学国外剧的故事节奏、人物设定等等。但是中国的特色不是在这块儿,我们的语言文化要比国外强太多了,但是现在很多编剧对语言没有去研究,电视剧里的台词千篇一律,少了点味道,感觉就像把国粹丢了一样。在《爱情最美丽》第一集里我讽刺了诗人,其实诗人是用很简短的话形容一件很美好的事,但是精炼过之后语言中的中国特色没有了,是很可怕的。我觉得台词才是一个编剧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化的标签,是观众能从中看出编剧味道的所在。我特别喜欢梁左、王朔的作品,他们的台词有自己的特色。

  Q:剧中的植入广告很多,是怎么跟剧情结合的?

  A:我是比较崇尚商业植入的,电影和电视剧都有成本,而广告能降低成本风险,我甚至希望有朝一日能用广告商的钱把成本抹掉。剧本原来对牛美丽的设定是广告公司老板,故事也都是跟广告相关的,包括她后来遇到的陷阱。到组后我才知道整个剧情要全改,牛美丽要设定为起亚汽车4S店老板。为了了解这个行业,我进行了很多采访,想了解里面的商业内幕。比如怎么才能把4S店整垮?后来我知道了一些实际案例,就开始调整剧情,把广告跟剧情融和在一起。其他的广告,像洗衣液那些生活用品也都是我去现场调整的,效果都还不错,我自己改的剧本基本不会有什么问题。

  Q:你更青睐喜剧吗?

  A:我喜欢写喜剧,尽管喜剧是最难的。观众都爱看喜剧,有人可以花几十元看一场喜剧电影,或者花20多元看一场相声,但这都是花钱买到的欢乐,我想给观众带来免费的欢乐。后来国立老师把我推荐给顾长卫老师写电影剧本,但是我不太想做电影,我更愿意满足跟我一样的普通百姓的需求。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