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华:医疗创新希望在民间

  • 来源:中国商会
  • 关键字:贵州,医疗
  • 发布时间:2014-08-31 15:52

  ——专访贵州省民营医疗机构协会秘书长

  “随着医患者需求和经济差异化的存在,中国将出现对应需求的医疗机构。而国立医院难以满足这样的需求,民营医疗机构则顺应这种需求,不断创新,不断求变。可以说,中国医疗创新发展希望在民营医疗机构”,贵州省民营医疗机构协会秘书长孙丽华非常自信地说。

  国家政策,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

  2009年国务院向社会公布了《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新医改政策加快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国办发〔2010〕58号)提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有利于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扩大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取得了重大成效。

  2013年10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在指导思想中明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医疗改革,民营医疗机构协会在行动

  新一轮医疗改革之前,省内民营医院医生与公立医院医生身份待遇迥异,不能评职称,不能参保等等。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老医生从公立医院进入一家民营医院工作,由于各种原因,时间一长,已经被淡忘了,导致了十年时间没有进行审照。从中可以看出,虽同为医生,但是他们已经被边缘化了。

  新医改实施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民营医疗机构在建设小康社会中起了不小的作用,受到了国家政府的重视,之后颁发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民营医疗机构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一定规模,但是民营医院还并不能像公立医院那样,有政府参与管理考核,客观上需要一个组织机构把大家联合起来,形成统一、自律,抱团发展。这就贵州省民营医疗机构协会成立的初衷。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贵州省民营医疗机构协会诞生正值医疗改革实施初期,刚刚开始影响力比较小,并没有受到重视。为此,协会做了大量工作,联系全省各地州民营医院,真诚为他们服务,排忧解难,帮助各地州建立民营医疗机构协会。在几年时间内逐渐发展壮大,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从边缘化到被重视。

  除了联合发展,管理考核,共同进步,贵州省民营医疗机构协会还是政府和民营医疗机构的桥梁纽带,协会帮助民营医疗机构与政府打交道,为民营医疗机构争取合理权益,为民营医院医生争取和公立医院医生一样的权益。

  2013年,成立了贵州省民营医疗机构专家指导委员会,免费为会员医院进行帮助指导。协会每年都会召开发展年会,请全国的专家共同研讨医疗发展方向。

  2014年,贵州医疗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顺应我国医疗健康服务业的大发展应运而生,为贵州医疗健康服务业搭建了专业化投融资平台。贵州省民营医疗机构协会以创建诚信民营医院为载体,带领民营医院规范、自律、发展。这是贵州民营医疗事业在政策上得到的最好机遇。

  目前,贵州全省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居全国末位。根据2012年调查显示,我省每千人拥有的卫生机构床位为3.21,与到2015年全省每千人拥有的卫生机构床位数要达到4.7张的目标相差甚远。除了政府继续加大的对公立医院支持和投入力度外,更需鼓励社会办医,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效增加全省每千人口床位数的一项重要举措。

  同步实现小康社会,是推动贵州民营医疗事业发展的又一动力,给贵州民营医疗事业发展创造了又一机遇。

  医疗创新,希望在民营医疗机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基本需求解决之后,追求个性、健康、享受美好生活成为人们的新目标,健康服务需求快速释放,且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新一轮医疗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得到一定保障,也为健康服务业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和现实可能。

  我国是人口大国,目前仅靠公立医院还不能解决看病难的问题,给民营医疗发展创造了空间。

  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有着几个方面的不同。在资金来源上,民营医院的资金来自于投资方,公立医院则为国家或地方有关部门。

  在管理体制上,民营医院实行企业化管理,上至院长、下至员工均为聘用合同制,从管理体制上确保人员配置合理化、潜能发挥最大化、社会效益最佳化。

  在经营方式上,民营医院可根据病人需求和医疗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服务项目和服务价格,让病人得到更好的服务和更多的实惠。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是发展的动力。在规模上比不过公立医院,民营医院走专、精路线。这个无奈之举,现在已经演变为其优势,与时下人越来越重视个性的特点相适应。

  在发达国家,私立医院一般给人的感觉是个性和高端,许多名人不喜欢到公立医院。我国民营医院发展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将私立医院打造成个性高端的形象,能提供公立医院没有的个性定制的服务。

  下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将针对公立医院进行改革,公立医院不能无限制的扩张,医疗创新已经不能靠公立医院了,医疗创新发展的重任降落到民营医疗机构的身上。

  从边缘化到受重视,从小打小闹到正规化,民营医院业经历着类似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抱团出击,正规化,适应市场需求,补公立医院之所不能,重点发展个性特色服务,走好专、精之路,在这个基础上打造高端形象,是民营医院未来发展的尝试。

  文/蔡祥文吴魁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