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女教师妈妈大姐苗君利
- 来源:青春期健康•家庭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乡村,教师,苗君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9-04 12:33
可能跟自己的经历有关,苗君利深知成长的不易,求学的艰辛,她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对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少年,更是给予了异乎寻常的关爱。“亲其师,则信其道”这句格言,在苗君利老师身上得到了具体验证。
走进李村老西街中段,驻足在一个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低矮门楼前,门楣上的“今胜昔”三个凸雕黄字依然清晰可辨。推开油漆斑驳的木门,院子收拾得还算干净,只是6间破旧的土瓦房与左邻右舍时髦的房子极不相称。但,就是从这里,走出了4个大学生,在16年的时间密码里隐藏着一段感人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还在继续演绎着……
“爸,俺和您一起撑起这个家”
1996年7月,院里的女主人因病不治撒手人寰,撇下了五个未成年的孩子:长女苗君利,17岁,正上师范;次女苗便利,15岁,几天后就要参加中招考试;一对刚满10岁的双胞胎姐弟,姐姐苗双灵,弟弟苗双虎,正上小学;还有个小弟苗豹豹,7岁,刚上小学。面对哭成一团的孩子们,父亲呆呆无语,70多岁的爷爷木然无神。
送别了亲人,父亲把满腹的悲痛凝结为一句话:“你们记着,我这辈子没机会上学,你们一定要好好上学,爹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
长女苗君利擦了擦红痛的双眼,说:“爸,您再坚持一年多,等我毕业工作了,和您一起撑起这个家!”
“姐一定让你吃鸡腿”
1998年,苗君利终于成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头两年领的虽然是每月230元的民师工资,但总算是有收入了,可以用来抚养四个弟弟妹妹了。
学校离家不太远,苗君利无可选择地担当起了“家庭主妇”的角色——情势所逼,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破碎的家也成为她揪心的牵挂。
一日三餐需要苗君利操持。家里没钱买菜,她和父亲在院子的空地上、树坑里种菜,夏天掐野苋菜,秋天晒萝卜干,初冬撸红薯叶,春上腌渍咸菜,吃面条自己擀,吃馍晚上自个儿蒸,十几年几乎没上街买过菜,目的全是为了省钱。
虽住在镇上,几年来家里人只能在逢年过节时尝到肉味,平时那是想都不敢想的。1999年的一天,苗君利有次带老五苗豹豹去买作业本,路过一家烧鸡店时,老五在那站了好久,恋恋不舍,说:“姐,让我在这再闻闻吧,喝汤吃肉花钱,可闻闻不花钱呀!”说完,调皮地深吸了一口气。弟弟的话让君利一阵心酸,她暗暗发誓:“姐一定让你吃鸡腿!”
“姐姐,咱家也扯根电线吧”
弟妹们的学业需要苗君利过问,每隔十天半月,苗君利都要设法向老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一到晚上,只要有时间,苗君利就会在煤油灯下给弟妹们辅导功课,这种情景恐怕只有在这个家庭才能看到:几个孩子围坐一张小桌旁,昏黄的灯光在斑驳的土墙上拉出长长的黑影,姐姐辅导,弟弟妹妹们在认真听、仔细记……
终于有一次,老三苗双灵忍不住说:“姐姐,咱家也扯根电线吧!”苗君利背过身,悄悄擦去眼角的泪水。直到2004年豹豹上高中时,苗君利才给家里扯了电线。君利说,她永远也不会忘记,家里亮灯的那一刻,一家人围在明亮的灯光下弟妹们欢呼雀跃的情景,苗君利说:“那是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候了。”
“用货板钱当学费”
三个弟妹陆续外出求学,筹借学费是最让君利头疼的事。苗君利给笔者看了她家里的账单,目前手中残存的借债账单将近2尺长,多的几千元,少的百十元。
2007年,两个妹妹读的都是美术,费用高,老五又刚考上学,到开学时,需要一次性拿出30000元。苗君利拿出了家中所有的积蓄,仍然差得太多,难得苗君利暗自垂泪。父亲说:“不中咱把粮食都卖了吧,还有我那副货板(棺材板)!”货板,是他们家最值钱的物件,从栽树、伐木到解板,那是父亲精心给自己留着的一件东西,虽然如今不让用了,但毕竟是父亲心中的一件至宝,现在却亲手把它卖了……最终虽然卖了货板,学费依然不够!
苗君利坐在屋门前的石台阶上,很久很久,再次走出家门,她决不能让弟妹们辍学!
最后,她终于借到了15000元,凑足了学费,才把三个弟妹打发走。临走,弟妹们拿着钱都哭了,苗君利却笑着说:“走吧,走吧,哭啥!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乡亲们都说我是没有嫁妆的新娘”
苗君利到了出嫁的年龄,有人给介绍对象,她的首要条件是:我家负担大,我的工资十年内由我支配,任何人不能干涉。人家一听她家的状况,都被吓跑了。
2003年,苗君利调到油赵小学工作,一位男同事深为她的善良和不屈精神所感染,与她相知、相爱了。2004年结婚时,娘家只有几个亲戚相送,连简单的铺盖都没陪。
说起当年结婚的情景,苗君利说:“在李村街,乡亲们都说我是没有嫁妆的新娘。”
“苗老师父亲不在了,她只请了半天假”
2012年5月17日,星期六,父亲病重不治,溘然长逝。
考虑苗君利父亲不在了,学校星期一给班里安排了代课教师,但下午上课时,当大家正在猜测是哪个老师出现时,他们熟悉的班主任苗老师又站到了讲台上。
“同学们,离中招考试只有十几天时间了,为了让大家熟悉网上评卷方式,咱们今天下午做一次填涂答题卡的练习。第一要注意……第二……”
望着老师红肿的双眼,看到老师脚上的泥迹,教室里传出了一片抽泣声……
三中校长周文安动情地说:“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送父亲这样的大事,苗老师只请了半天假!”
“自己的事自己作难”
在本村小学任教那两年,因为校长非常了解她的家庭状况,每到年末,都会跟她说:“君利,镇里有个为贫困职工送温暖活动,你写个困难申请吧,我帮你争取一下。”苗君利说:“我的困难是家里的,已经有很多人帮助我了,不能再麻烦公家。咱镇有些老师是自己身体有病,连班都不能上,还是让给他们吧。”每逢学校和社会搞捐赠活动,苗君利都积极参加,并不比别人捐得少。
苗君利说:“自己的事自己解决,不麻烦别人!”
“亲其师,则信其道”
可能跟自己的经历有关,苗君利深知成长的不易,求学的艰辛,她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对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少年,更是给予了异乎寻常的关爱。班里曾有个叫杜贺彤的女学生,苗君利有一次看到她穿着件破棉衣来上课,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弟妹们以往的样子,心疼地赶忙把她拉到自己的住室,先给她换件衣服,然后给她缝补。贺彤在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之余,对老师的缝补手艺也十分惊讶,此后,学习并不出色的她,连续三个学期数学都考了满分(苗君利是数学教师)。“亲其师,则信其道”这句格言,在苗君利老师身上得到了具体验证。
“大姐,我想叫你一声妈”
君利告诉笔者,她家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如今弟妹们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1993年,老四苗双虎初中毕业,外出打工,开始自食其力;
2004年,老二苗便利从西安美院本科毕业,现已工作、结婚。
2010年,老五苗豹豹从郑州司法警务专科学校毕业,前不久参加了河南省公务员招录考试,现在家里等消息。
2011年,老三苗双灵从河南大学美术系毕业,目前在新疆支教。
2012年暑假,君利把全家人聚齐,分析家情,让弟妹们谈谈今后的打算,老五苗豹豹望着姐姐黑瘦的脸庞,突然动情地说了一句:“大姐,我想叫你一声妈!”
(编辑 凤池)
■文 阮小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