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双胞胎儿女来加分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使用加分制是一种很新颖的教育方式,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方式培养了孩子的竞争意识,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合作和互相帮助的乐趣。只要是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的方式,且运用合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家有儿女是一对双胞胎,都说是可喜可贺的大好事,但外行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育儿的这份乐趣,在我们家也变成了双倍的辛劳和付出:两套衣服需要同时换洗或同时更新,两份吃剩下的果皮需要同时清理,两份哭闹需要同时安慰……凡此种种,让我们感到更多的是疲累。稍微大些,上学了,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双倍的:引导这个纠正那个,这个这题不会那个那道不懂,对于缺少帮手又忙于上班的我们家长来说,实在是顾此失彼,不胜其烦,不堪重负,急于解脱。怎么办呢?学校的班级加分制,深深地吸引了我。

  身为教师的我,见证了学校班级实行的小组加分制,为小组和班级带来的好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活力,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班级工作蒸蒸日上。这让我大受启发,四人成员的家庭里,何不尝试一下呢?

  为了让孩子们心服口服,甘心践行,当然也为了减轻我们大人的负担,我让孩子们亲自制定并完善了一套积分章程,大人只做参与者,监督者。不久,我们家里就有条不紊地上演着这样的家庭剧:

  正在厨房忙碌的我有事相求了:着急用点韭菜,谁到楼下菜店里跑一趟?嘴快的女儿抢了先,蹦蹦跳跳地拿着零钱下楼了。为了表现得更良好,能再加一分,她还顺便帮我摘洗干净了,让没有抢到先的哥哥也服输了。

  一次上楼时,我们忘记了顺便到地下室拿几个土豆,可晚上的土豆炖排骨必须用。谁去拿,加一分。没有反应。加二分。还是没有反应。怎么了?原来哥妹俩从来没单独一人到有点暗的地下室。这可是个练胆儿的好机会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加三分!勇敢些的哥哥终于动了心。

  关于垃圾,孩子们有时都不约而同地“忘记了”,我知道这是怕脏怕累的表现。开始,我稍稍退让:谁帮爸妈想起来了提垃圾下去,加一分。后来我就进一步提议,谁帮妈妈一起提垃圾加一分。这样,循序渐进中,让他们亲眼看见大人是怎样不怕脏累的,又学会了自己也不怕苦累。慢慢地,他们也都能勇于承担这份责任了。

  我还借助加分制,培养孩子们合作取胜的能力。语文课开始有阅读和写作了,这方面,妹妹稍强些,哥哥弱一些。反之,哥哥的数学越来越好,妹妹的就差些。经过协商,加分章程中就增加了新条款: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都加分,帮助别人学习的加一分。两个小家伙团结互助的劲头也越来越足了。

  后来,孩子们对爸妈置身于“加分制”之外,提出抗议了,他们认为家庭成员之间应平等相处。为了公平民主起见,我们又形成了“母子组”“父女组”的对阵局势。为了取长补短,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又改组成“母女组”“父子组”的阵势。不管怎样,分值都加在哥妹俩身上。

  当然,哥哥的“绅士风度”,有时是他加分的强项。而妹妹的温柔细致,也能频频格外得分。哥哥的拖拉懒散是他失分的原因,而妹妹的娇气爱哭也是她丢分的根源。

  竞争出来的优胜者,奖励什么呢?周日无家务啦,旅游地点有优先选择权啦,文具可以自己挑选啦,等等,都是孩子们极其感兴趣的。

  加分减分,减分加分,加加减减中,一双小儿女就这样快快乐乐地成长着,他们的自理、自立能力不断增强,我们做家长的,也省却了很多本该浪费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可以随身所欲地干点自己的事情了。

  (编辑 遐飞)

  ■文 王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