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林克斯

  • 来源:世界高尔夫
  • 关键字:被误解 林克斯
  • 发布时间:2010-05-10 13:24
  “Links(林克斯)”由公元前931年格鲁撒克逊语中的“Hlinc”一词衍生而来,最早出现在苏格兰,特指海边的狭长沙丘地。这种地区因为沙子很多,水分容易流失,地形波浪起伏,而且土壤坚硬,不适合种植农作物。时间回到几百年前,正当苏格兰人为了合理应用海边沙地而发愁时,突然有人灵机一动,既然海边沙地不能种植农作物,为什么不用来建球场呢?既能保护田地,也能用来打球娱乐,于是林克斯球场诞生了。由此可见,林克斯最早指的是海滩和农田之间的连接地带(links本身就有连接的含义)。而所谓林克斯球场,指的就是建造于这种连接地带的球场。发展至今,林克斯已经被认为是指一种类型风格的高尔夫球场,它的概念得到拓展。但同时“林克斯”滥用现象也很普遍,人们喜欢林克斯,却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林克斯,常常有人会说,在海边的球场就是林克斯球场,没有树的球场就是林克斯球场,或者诸如此类,所以,我们回到高尔夫开始的地方——古老的苏格兰,在那里为大家揭开纯正的林克斯之谜。

  早期许多球场是建在狭长的沙地上,所以必须考虑球道走向的问题。9号洞是距离会所最远的地方,接着再从10号洞沿着海滩往回打,久而久之,前9洞就被称为OUT COURSE,后9洞就被称为IN COURSE,现代球场的OUT、IN就是如此演变而来。

  林克斯球场大多分布在Wick至Berwick的苏格兰东部海岸,但在苏格兰东南部海岸和赫布里底群岛也有同类型的球场。全世界绝大多数林克斯球场都分布在苏格兰,而在苏格兰,纯正的林克斯球场比例仅占17%(约92家),这当中大部分都是历史悠久的球场,另外10%是带有部分林克斯海岸特征的球场和湿地球场。除了林克斯风格球场之外,苏格兰其它主要类型的球场是公园球场(Parkland,约占61%)和高原沼地球场(Moorland,约占17%)。

  早期的高尔夫是在林克斯球场发展起来的,很快,林克斯球场便开始在苏格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林克斯的沙地和小溪流经过苏格兰人的修整,变成了如今我们常见的障碍物,尤其是沙,因为靠近海边,为了防止海风将沙子吹走,人们将沙子推进自然风化而成的土坑中,变成沙坑,如今这些小而且深的碗状沙坑已经成为林克斯球场的显著特征之一。在林克斯地形的海岸边,不少采石场也被人们修建成了高尔夫球场,例如A berde en和Bruntsfield。当内陆高尔夫球场发展起来之后,人们将传统的障碍物结合在一起,就有了如今的沙坑和水障碍。

  林克斯地形非常适合早期的高尔夫运动,地形呈现高低起伏状且非常宽广,几乎没有耕种的价值,在林克斯球场行成之前欧洲大陆上也曾经出现过类似于高尔夫形式的运动,也许是因为缺乏合适的运动场地所以不久之后便销声匿迹。

  19世纪中期之前,因为没有机械割草机,草地修整工作只能依赖动物来完成,冬天长草区高度最短,所以人们就在那个季节打球。而且,东海沿岸的降雨量是整个苏格兰地区最低的,利于排水,因此更适合冬季打高尔夫。

  1457年到1502年,当高尔夫被皇室法令禁止以后,喜欢高尔夫的人们按捺不住球瘾,跑到远离大陆的林克斯海岸打球,以避开公众视线,1580年到1724年宗教迫害期间,人们在安息日的时候也照常打球。

  事实上,苏格兰林克斯球场对于现代高尔夫的发展演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16世纪,全世界最早出现的球场中,先后有短距离球场和较长距离的林克斯球场,很显然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最早的时候,在林克斯球场打球是没有任何目标物的,那时候的人经常是球满场飞,只有茫茫大海、荒芜的沙丘、还有高度过人的长草,直到后来才有旗杆和球洞等目标物出现,而关于到底是在哪个时间,哪个先出现哪个后出现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但是对于林克斯,世界球迷的热衷度远无止尽。

  英国经典林克斯球场

  历史悠久的英国公开赛自1860年诞生以来,举办场地不停变更,球场风格却一直都是“ 林克斯”,St.Andrews老球场、皇家Troon、Turnberry、Carnoustie、英格兰Sandwich、皇家Birkdale、Lythan St.Annes,这些历史悠久的林克斯球场都是英国公开赛的举办场地,它们赋予了高尔夫史上最古老也是最负声望的大赛无与伦比的魅力。

  圣安德鲁斯老球场(St. Andrews Old Course)

  任何一个打高尔夫的人不论到哪个地方旅行,都会将去圣安德鲁斯朝圣当作此生最想做的事情之一。圣安德鲁是苏格兰守护神的名字,英伦三岛统一之前,圣安德鲁斯一直是苏格兰人宗教生活的中心和圣地。早在15世纪的时候,苏格兰的农民便在这块看似贫瘠荒凉的土地上用树枝做成一支球杆,将用皮革包裹做成的小球推进一定距离以外指定好的球洞中。这块被认为贫瘠的土地就成了后来的圣安德鲁斯。

  作为高尔夫的发源地,老球场的历史就是世界高尔夫的发展演变史。最初的圣安德鲁斯是22洞,前11洞和后11洞。当打完一洞之后,在离果岭大概两支球杆距离的地方,随手铲一把沙,然后将球放在沙子上,开始下一洞。1974年,“圣安德鲁斯高尔夫社团”即后来的皇家古老高尔夫俱乐部决定对老球场一些距离过短的球洞进行修正,将22洞修整为18洞,从此,18洞便成了如今高尔夫球场的标准洞数,而当年制定的13条基本高尔夫球规则,今天依然被世界成千上万的高尔夫球场沿用。

  虽然属于经典的林克斯球场,但老球场上却只有很少的角度可以欣赏美丽的海景,这里不像博克戴尔和爱伯丁有着奇妙的沙丘,球道很宽但是起伏也并不明显,双果岭是老球场最大的特色之一。

  19世纪随着高尔夫的盛行,到老球场打球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总是将球往同一个方向打,可是当时的圣安德鲁斯18洞只有11个果岭,其中只有4个洞有单独的果岭(即1号、9号、17号(Road Hol e)、18号洞),另外14洞共用7个果岭,如此一来球场就显得十分拥挤,于是人们就将其中7个洞的果岭一分为二,前九洞插上白旗,后九洞插上红旗,就行成了如今的老球场格局,而此后双果岭的构思也被广泛应用于球场设计中。

  英国公开赛首次落户圣安德鲁斯是在1873年,2010年将再次回到老球场。从古至今,老球场举办的比赛已经不计其数,除了英国公开赛,Dunhill Cup、Dunhill林克斯锦标赛、苏格兰业余锦标赛、沃克杯……老球场让每个去过那里的人都有一种膜拜神灵之感。

  飘忽不定的海风、难以捉摸的天气,这些都是挑战老球场需要克服的障碍,然而最让人们包括职业球员感到恐惧的便是老球场的112个沙坑,直壁形的沙坑好比深渊扼杀了不少球员的冠军梦想。一旦掉进去,耗费四五杆救出的事情经常发生。最负盛名的17洞“Road Hole”沙坑,1984年汤姆·华生就在这里输给了塞弗·巴斯特罗,第14洞“Hell”深度多达十英尺,1939年Bobby Locke,1933年Gene Sarazen都曾经被它当头棒喝。

  卡诺斯蒂(Carnoustie)球场由3个部分组成:Carnoustie Championship、Carnoustie Buddon和CarnoustieBurnside,其中卡诺斯蒂冠军球场是三个球场中历史最悠久的,英国公开赛球场之一。

  大约在1500年的时候,高尔夫就已经在卡诺斯蒂出现了,关于卡诺斯蒂的最早文字资料,出现在1560年的教会记录(Parish Record)中。1839年至1842年,早期著名的高尔夫球手AllanRober tson勾勒出了卡诺斯蒂前10洞,1867年,老汤姆·莫里斯为卡诺斯蒂增建了8个洞,首次将它设计成了完整的18洞球场,1926年,著名建筑设计师詹姆士·布莱德应邀对卡诺斯蒂进行了重新设计修正,在那之后,1931年卡诺斯蒂迎来了英国公开赛,Tommy Armour夺得冠军。

  詹姆士·布莱德对美的要求极为苛刻,他在1931年的英国公开赛上看到卡诺斯蒂的不足,便对最后三洞进行了修正。1937年卡诺斯蒂再次承办了英国公开赛。曾经获得过11次大满贯的沃特·霍根评价卡诺斯蒂是“英伦岛上最伟大的球场”,英国老牌媒体杂志“Golf Monthly”也将其评为除圣安德鲁斯之外英国最古老的球场。1968年在卡诺斯蒂的胜利是加里·普莱尔整个赛季的荣誉制高点,就在14号洞,普莱尔凭借3号木抓下一只小鸟,超过比尔·卡斯帕和鲍勃·查尔斯和“金熊”尼克劳斯,将领先优势牢牢拽在手中,最后问鼎冠军。

  和其它球场相比,也许卡诺斯蒂的景色稍逊一筹,但这丝毫没有掩盖住它夺目的光芒,即使在晴朗的天气里,它也是“世界上最难对付的球场”普莱尔如此形容。

  和周围其它林克斯球场不太一样的是,卡诺斯蒂冠军球场每一洞都是围绕中间的陆地向四周延伸开来,并依水而建,没有任何连续的球洞风向是一致的。

  第3洞是整场的制高点,第13洞果岭周围的沙坑让人不寒而栗,第16洞是全世界最难打的3杆洞之一,第18洞曾经是一个5杆洞,之后在布莱德的修正下成为了世界一流的结尾洞……变幻不定的风向,不请自来的海风,每一洞都有棘手且难以对付的地方,这就是卡诺斯蒂。

  坦伯利爱丽萨球场(Turnberry)

  座落在苏格兰西海岸的坦伯利或许是举办英国公开赛最年轻的球场。坦伯利有三个球场:分别是爱利萨球场(Ailsa cours)、金帝勒球场(KintyreCourse)、埃兰球场(Arran Course)。

  1903年,格拉斯哥南方西部铁路公司在这儿打造了一座奢华酒店和一座球场,之后坦伯利又经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这里曾经作为英国陆军航空队的停机坪,迄今为止,还能依稀见到跑道遗址,二战之后,Major C.K.Hutchinson和詹姆士·布莱德合作对坦伯利进行了重建,1951年坦伯利重新开放)。9号洞旁边100英尺高的灯塔是坦伯利的标志,它像守护神一般照耀着13世纪英国国王罗伯特·布鲁斯曾经居住过的古堡。

  1977年“阳光下的决斗”(Duel in the Sun)——英国公开赛历史上最值得记忆的场景之一就发生在爱丽萨,汤姆·华生打出65杆,以一杆优势击败尼克劳斯荣膺冠军,那一年也是英国公开赛首次花落坦伯利。

  爱丽萨的前三洞难度非常之高,尤其是当迎面刮来爱丽萨克莱格小岛的海风时,爱丽萨就变成了十足的美人蝎。从4号洞到11号洞,海岸风景让人沉迷,但球场也变得极难攻克。5号洞至8号洞,一路布满了沙丘,从9号洞开始至11号洞,则随处可见悬崖峭壁,惊涛拍岸。皇家特伦球场(Royal Troon)特伦是全英国著名的港口城镇,英国埃尔萨造船公司就在这里。

  当然,最有名的还属皇家特伦球场,它是唯一一个由伊丽莎白女皇二世授予称号的皇家球场。

  特伦和普雷斯特维克(Prestwick)(1860年在Prestwick球场,英国公开赛诞生)如同两颗明珠一般镶嵌在苏格兰西海岸边,但这两座球场都有自己的风格,相比较普雷斯特维克,特伦显得更加开阔和凶猛。

  林克斯海风几乎无时无刻都在光顾这里,在特伦,需要面临的挑战除了狂虐的海风之外还有充满挑战性的球道。如果想要打出好成绩,前九洞一定好好发挥,因为接下来要面临的是堪称世界最难对付的球洞。特伦有两个球洞最为著名,577码的6号洞,是英国公开赛球场中最长的一洞,还有臭名昭著的8号洞“Postage Stamp”,这一洞已经被大牌球星们声讨了很多年。126码的8号洞距离不长,但狭窄的果岭和周围的沙坑却给不少人留下了噩梦,1950年德国人HermanTissies在这儿整整用掉了15杆,虽然是一推进洞,可是这之前,他在左右沙坑中各耗费了五杆才将球救出,在另外一个沙坑他又用了三杆才得以逃出生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