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IT原生态调查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中国,乡村,IT,原生态
  • 发布时间:2010-05-14 09:51
  江西省九江县的吴从敏,趁着春节买了“家电下乡”的液晶电视和空调,他拿着补贴的几百块钱买了不少年货,热热闹闹地过年;在湖南石江镇,大部分居民都不知道“家电下乡”为何物;在湖北安陆市,人们觉得补贴的那点钱还不够从附近农村到安陆市办各种手续的路费。经过一年的推动,本以为应该蓬勃发展的电脑下乡,却在很多地区遭到冷遇。

  与之相对应的是手机在乡村的普及。手机的普及率极高,无论是品牌机的低端产品还是山寨机,几乎“户户通”。但3G应用却很差,很多乡镇镇上根本没3G信号,也几乎没任何应用。

  “你平常上网吗?”

  “你听说过‘家电下乡’吗?”

  “你会买什么牌子的电脑?”

  ……

  去年春节,《计算机世界》记者曾奔赴全国7个地区,对乡村IT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当时,记者们为中国广大农村风土人文的多样、资源环境的不同、经济结构的复杂、基础设施的差异、需求的繁复等因素惊叹不已。我们得出结论:中国农村的家电需求和中国农村信息化,堪称历史上最为复杂的大型工程。

  时间果然证明了我们的判断。今年春节,本报记者再次奔赴山东利津、山西绛县、湖北安陆等地区,围绕“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一周年的成效进行摸底。记者们都说,这次看到的乡村IT应用现象,和去年相比似乎变化并不大,有一种“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感觉。让农民“超前消费”,难度仍旧颇大。

  “补贴办理再方便些”、“力度再大些”、“产品再丰富些”、“配套跟进再快些”……农民们纷纷表示。甚至有农民朋友表示,关键不在于“有”,而再于“用”——让IT产品买得方便,也能真正派上用场、派上更多用场。“电脑买来后只能用来玩游戏,如果能多提供一些培训,就很有用了。”

  看来,乡村的IT革命尚未成功,厂商和有关部门都仍需努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