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黄鸭看港都城
- 来源:专案经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黄鸭,霍夫曼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0-18 14:44
上下一心,串起旅游城市新纪元
一只大黄鸭牵动了每个城市的逻辑和智能。原来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种,思考的模式也都不同。在高雄,大黄鸭是最遵守国际艺术机密的城市,只有一个多月的旅游配套期,却好像准备许久一番,只能再度赞赏高雄市政府和周边业者的能力,应变力很好,整合力强势。
昨晚手机短信通知知道大黄鸭隔日再度充气,尽管玉兔台风在北部扰民不小,风势也让远在高雄的大黄鸭消气重来。
今早又再度接到短信,大黄鸭因风速甚强,原订下午一点充气的时间改为下午三点。看到一则则由高雄市政府新闻局发出的消息,不得不好奇这个懂得掌握媒体心理的团队。这是还没到高雄市政府采访时,记者心里的一段话,也很想见识一下这个幕后藏镜人──他是赖瑞隆,高雄市政府新闻局局长,2009年注意到日本大阪大黄鸭,就开始期待有一天能引鸭来台。
巨无霸鸭,亚洲第一大
为什么要做18公尺的鸭,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明明在香港才16.5公尺,在荷兰,霍夫曼的母国也才5公尺,赖瑞隆解释:「这是高雄主动提给霍夫曼的建议尺寸!过去高雄灯会曾做过18公尺高的主灯,对这块是很有经验的,也很有自信。在霍夫曼看过场地后也觉得可行,港都鸭的身高也就这样确认了,这次的确认也顺道确认了台湾三个展览城市的大黄鸭都是同一高度,也确定亚洲第一高的大黄鸭会在美丽的宝岛诞生。」
赖瑞隆说,虽然高雄的大黄鸭只比香港高1.5公尺,但是重量却是香港的两倍。将鸭体制作的坚固、厚实,在该加强的地方进行强化,其实也是参考曾经展出国家的经验,也考虑着台湾的天候环境。
虽然高雄的大黄鸭比起其他国家肥美一些,灵活度却是全球第一,七分钟就可以充气完成,诞生一只三层楼高的巨型动物,「当时香港用了一至两小时的时间才充好气,北京方面则是充了一个晚上,这点连霍夫曼都啧啧称奇,大叹不可思议。」赖瑞隆说。
他继续解释,主要是评估过风险,大黄鸭最不安全的时候就是把气灌饱之际,因为气体一充出去很可能不小心会拉扯,必须承受内外的压力,不可抗力的问题就会增多,「越短的时间充饱气,其实相对安全。」此点也是拜大气层公司拥有数十年的汽球制作经验,拥有份量很足的鼓风机。
对于外观,赖瑞隆则转述霍夫曼看过大黄鸭后的心得,「他很满意,这只鸭的色泽饱满,制作上非常专业,台湾真的是很强,后续其他国家要超越可能要花一些工夫,技术真的很厉害。」开幕式那天,大黄鸭之父如此赞赏,真的让所有团队受到莫大鼓舞,更打了一剂超级强心针。
超越SOP,不可思议的旱鸭子
除了拥有「快速长大」的本领外,高雄的大黄鸭还有一个了不得的绝招,也是有别于全世界的做法,可以套用成语「旱鸭子」来说明,在教育部成语字典解释,旱鸭子是指「不会游泳的人」。
不过用在这里,想要指的是,多数国家在鸭体和浮台接连的时候,多数会选择在水面上为大黄鸭充气,然后在水上将扣环扣紧合体,此举的风险很大,尤其其他国家的大黄鸭重量其实都不超过1,000公斤,大概不是一半就是更小,照着原本其他城市经常用的「标准操作程序」来走,可能不是很合用。
赖瑞隆针对此点说明:「其实也没有所谓的标准操作程序!怎么把大黄鸭做最恰到好处的呈现才是最大的重点。」也因为鸭体比较大,几经讨论后,团队们决定扬弃既有模式,先把大黄鸭在陆地上充气,再用吊车拉到浮台。赖瑞隆进一步解释,「这也是经过评估的,其他城市都会用一部吊车将鸭体摆放浮台,我们选择用两部,而且在充气时,就开始使用吊车,让大黄鸭内部能平均受力。两部吊车拉住鸭体两侧,亦能让两边重量平衡外,还能安稳优雅的将她放在浮台的正确位置。」
而看到高雄高规格,设想周到的对待大黄鸭,霍夫曼感到很惊艳。
从赖瑞隆言谈间,似乎也让我们深层感受到一只大黄鸭牵动了每个城市的逻辑和智慧。发现到,原来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种,思考的模式也都不同,「每个城市决定出属于自己想要呈现的大黄鸭和大黄鸭最佳实践,或许这也是霍夫曼想给的另一个启示!」
主动出击,与媒体保持好关系
本文一开始曾写到,笔者随时能掌握大黄鸭在光荣码头的状况,相信每个追这条新闻的记者从开幕记者会到闭幕后,经常每天都会收到多则大黄鸭的最新消息,而且每天都会有最新状况来提供发稿。虽然身处媒体,不得不说高雄市政府新闻局很高招,在《大众传播理论》曾云,媒体喂养信息给电视机前的观众,高雄市政府新闻局却主动扮起喂养媒体的当事人,总能找到媒体最想要的信息,营销力道果然发挥得很彻底。
「我们在营销上做了很多功课,同仁不断沙盘推演,衷心期盼能将大黄鸭在高雄的点点滴滴放送给全台湾或是全世界的朋友看。所以打从大黄鸭开始制作,就开始制作生产记录,去浮台(庆富造船)和鸭体(大气层公司)做拍摄,一方面放在高雄市政府入口网站,让鸭迷可以随时掌握信息;另一方面提供给媒体,让整个新闻事情可以一直延烧到开幕。开幕当天,在小鸭的进港画面,因为是大型的展览,而且是走水上,画面要好看空拍是最好的选择,也将这些信息提供给电子和平面媒体,甚至为了方便媒体捕捉最好的画面,开幕之前就准备好所有的进港路线、节目的流程、进到光荣码头后呈现方式等。开幕后,则随时有新的动态就主动提供给媒体,让热度持续加温到闭幕。而从媒体角度来看,愿意持续报导大黄鸭,也是代表着新闻价值。」赖瑞隆说着。
他也认为:「大黄鸭的可爱和疗愈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能够把自家鸭最体面的状况,放送在镁光灯下。其实也是游客、媒体、主办方一起得到三赢。」
观光配套应变力、整合力十足
在高雄展览期间,笔者曾四度去光荣码头看过大黄鸭,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不管是开车、坐出租车,或是搭乘大众交通工具,都有着城市一条心的感觉。这块土地的每个人好似都为大黄鸭感到骄傲,都用在地人的心态在帮助外地人来观看活动。
此点若往外放大,在霍夫曼授权大黄鸭时,有几条不成文规定,其中两项即为不能有商业行为和免费提供民众参观,代表着场域内不得有任何广告。这对去争取来高雄的市政府团队来说,的确是一项难题,要嘛就是政府拿出预算出来,要嘛就是去民间找赞助款。赖瑞隆指出,「我们选择了后者,找高雄在地的民间企业来赞助。过程很感动,虽然从签约到展出时间并不长,也跟企业表明不能有任何广告机会,好几家企业除了力挺之外,还反倒来安慰我们:『真的没关系!能一起办这样的活动,很荣幸!』」此等义举的象征意义非凡──地方政府和民间企业上下一心。
再来看周边的旅游措施,几乎所到之处,不管是百货公司、餐厅,或是饭店,即便是街上的摊贩,都有大黄鸭活动的配套措施。令人讶异的是,高雄是最早展览,却最遵守霍夫曼规定不能泄漏保密消息的城市,但眼前这些旅游的配套好像是好几个月前就做好准备一样,只能再度赞赏高雄市政府和周边业者的能力好、应变力很好、整合力强势。
值得一提的还有以下这件事情,或许微不足道,但涉及的广度却很强,值得往后将举办大型活动的城市学习。
不晓得去过光荣码头看大黄鸭的读者,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地上几乎没有垃圾、纸屑。是国人的公德心进步了吗?
其实,这也是高雄市政府默默做的事情,「一张纸屑可能就是一则负面新闻,也会造成游客观感和心情降低。再者,在场埋线的媒体很多,国外的游客几乎每个时段都会来,场域清洁其实是最基本,却也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加派很多人手做清洁工作,希望给大家一个和大黄鸭最美、最干净的回忆。」赖瑞隆认真地说。
文/吴怡铭 P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