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WE:未来生活进行时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腾讯,WE大会,太空旅游
  • 发布时间:2014-11-26 13:00

  人工智能、生物感知、智能交互、基因技术等新科技的应用,让人们意识到,科技正在改变当下的生活方式,推动我们走向未来。

  11月8日,来自全球各地的12位顶尖科学家、互联网思想家和技术专家汇聚于2014腾讯WE大会,再次为现场超过2000位中国互联网从业者带来12场畅想未来的思想盛宴:从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基因科技、到外太空旅行探索等多领域的创新和行业趋势。

  与以往展示感受不同的是,如今这些高创新技术已经开始进入与人们生活相适应的磨合期。

  太空旅游步入平民化时代

  珍贵的航天器材和稀缺资源让人感觉太空游不会是一场属于平民的旅行。全球开发太空旅游的领头羊之一维尔京银河航天公司发射“太空船二号”,每人票价高达25万美元。但随着科技和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太空游有望步入平民化。

  正在筹备火星旅游的“完美太空发展”公司创始人Jane Poynter参加了本次WE大会。Poynter创立了两家太空旅游公司:World View和完美太空发展公司。World View公司开创了低成本太空体验旅行的先河,乘客只需花费7.5万美元就可以搭乘航天舱,在距离地球30公里在太空边缘遨游、俯瞰地球,首航预计在2016年升空。而Poynter正在参与的“灵感火星”项目,计划在2021年开启全球首个平民火星之旅。

  7.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7万元,可以买一辆吉普自由光、一间北京三环内的十平米小屋,却从未奢望可以参加太空旅游吧。“这个酷炫的项目并不像看上去那么不可思议。实际上,这一热气球技术已投入使用几十年,风险很低。而且舱内还提供无线上网服务,以便乘客随时将太空动态呈现在网上。”Jane Poynter兴奋地说。

  脑机接口掀起新一轮进化

  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如何让人脑和计算机更紧密地联合协作成为了科学家下一步的研究对象。在WE大会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和神经学副教授Jose Carmena说,“今年我参与了美国军方7000万美元的研究项目,该项目将通过大脑植入物分析、控制情绪,治疗美国士兵的多种精神疾病,未来将可以大大降低因精神疾病造成的自杀事件。”

  脑机接口是一项已经有50多年历史的技术,为了帮助有障碍人士,科学家们投入了大量精力到这一领域。Jose Carmena介绍,“脑机接口技术简而言之就是用机器来连接大脑,通过设备读取到的大脑信息来控制机器。这项技术有很多应用场景,比如中风病人可以利用这项技术获得生活自理的能力。”在这一技术的帮助下,未来有一天,坐在轮椅上的人可以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做更多事情。

  “目前,脑机接口市场已经达到65亿美元,预计到2018年将达到107亿美元,市场规模非常庞大。” Jose Carmena说。

  有趣的生物感知技术

  来自日本的生物感知技术研究者Tomonori Kagaya为观众带来利用生物感知技术研发的新型社交工具——名叫“necomimi”的仿生猫耳朵。

  当看到自己心中的男神或女神怦然心动,头上戴的仿生“猫耳朵”会通过监测脑电波的情绪波动来做出相应的动作透露你的情绪。当你注意力集中的时候,“猫耳朵”就会竖起;当你精神放松的时候,“猫耳朵”就会落下。

  这个神奇的可穿戴设备能够做出动作的原因,是“小耳朵”头箍上伸出一根探测设备附着在人的前额,能够监测到细微的脑电波波动,判断佩戴者的心情。而且记者检索发现,这款名为“necomimi”的仿生“猫耳朵”在淘宝上开始售卖,标价不到300元。因此可以看出,这些有趣的生物感知产品正在普及为实际的商品。

  智能交互让生活更轻松

  我们生活在一个触摸屏的时代,但你是否想过,能给视频对话中的家人一个实实在在的拥抱?

  来自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的Daniel Leithinger,在本次大会上展示了一款名为inFORM的3D交互界面,颠覆了我们熟知的触摸屏,让用户可以用手来感受和触摸数字信息。

  这款属于未来的触感交互屏幕由一千多个柱体小方块组成,每个方块都可以垂直升降,实时扫描并复制用户的手部运动状态,还能显示灯光和各种形状,最后将这些元素以3D的方式呈现,让相隔两地的用户以一种有趣的方式互动。

  基因技术推动生物医药跨越发展

  当下的世界,各种与基因相关的出生缺陷、肿瘤、心脑血管病影响着80%人类的健康和生死,如果能以基因技术推进生物医药跨越发展,将能为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质量带来大改变。

  华大基因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因测序公司,致力于用基因科技造福人类,推动个体化医疗和健康的新模式使更长寿、更健康的生活成为可能。2003年5月,华大基因仅用十几个小时,就在国内第一个破译出四株SARS病毒全基因组序列。96个小时后,又全球首次公布出SARS检测试剂酶联免疫试剂盒,并向全国防止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捐赠30万人份的SARS病毒诊断试剂盒。

  “基因科技可以做到的远不止这些,在令人谈虎色变的癌症上,基因科技也大有可为。”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王俊说。就在今年9月,华大基因发布了国内首个肿瘤基因检测服务Oseq-T,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性,辅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王俊表示,通过基因排序对症下药,一半肿瘤有治愈方案。“希望在20年内,华大能研发出治疗肿瘤的完整方案。”

  我国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儿出生,但这并非不能预防。2012年,华大做了4万亿的唐氏综合征筛查,最后发现包括唐氏综合症、地中海贫血、先天性耳聋等在内的几千种单基因病,都可以在很早时候,通过母体血完整检查胎儿基因检测出来。

  “明年华大将推出3000元测基因组服务,每个人都可以做。而未来会免费提供服务,因此它的价值远远大于产生这个数据的成本。”王俊说。

  本报记者 甘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