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双十一 阿里云大考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双十一,阿里云,阿里巴巴
  • 发布时间:2014-11-26 13:02

  上市了,对于阿里来说,是登上制高点的盛宴,也是占领制高点的开始。因此,今年的双十一开始走向全球,而支撑它走出去的阿里云也引来了一次空前大考验。

  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再次刷新一系列世界纪录:单日总交易额571亿元,产生2.78亿笔物流订单,涉及21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阿里移动端75秒成交破亿元,全天达到243亿元,创全球移动电商单日交易新高。支付宝单日移动支付交易笔数达1.97亿元笔,同比增长336%。

  惊人的数字表面,是整个商业格局互联网变革的进一步思考。而背后支撑这些数字的,是物流、云计算、金融服务的全面升级,数据消费时代的实战演习。

  内外双修

  与往年相比,今年双十一听到的更多是“已经抢光了”、“已经发货了”,少了一种声音——“又瘫痪了”。“如果没有之前5年双十一的实战,就不会有阿里云的今天。”阿里巴巴集团COO张勇说。

  这一年,阿里云的步伐一直很快。面向金融云推出“聚宝盆”;开放数据处理服务(ODPS);发布“云合计划”,以2:8分成的政策招募1万家云服务商,正在逐步构建完整的云生态。截至今年6月,阿里云计算平台已经为140多万个客户提供服务,涵盖电子商务、数字娱乐、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气象、政府管理等多个领域。

  因此,今年双十一的交易稳定程度高于往年是有理可循的。支付宝目前已经完全从原来的IOE平台切换到基于通用产品的“云支付”,除了可支撑十亿笔以上的处理能力以外,还可智能调度各支付渠道的处理能力和健康情况,在几秒之内做出削峰填谷的决策。双十一当天,支付宝每分钟的支付峰值突破了285万笔,系统支撑能力是去年的3倍以上。

  在双十一开始之前,阿里巴巴技术团队根据流量峰值估计进行了8次压力测试,并将2013年2000多套技术应急方案缩减至500套以内。基于阿里云搭建的聚石塔,是天猫、淘宝上几乎所有的卖家都会用到的云工作平台。去年双十一在聚石塔上处理的成交订单占比75%,今年达到95%。而且今年阿里巴巴将商家系统、天猫系统、仓储物流等信息系统全面打通,实施数据同步发送。天猫系统通过“淘宝开放平台”经由“聚石塔”对接商家系统,并经由菜鸟网络的“物流网关”对接仓储物流系统。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基于阿里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处理,消费者的每一笔订单的创建和更新都会实时地在天猫、商家、物流等信息系统中流转,随时反映订单状态的变化。

  在解决国内用户需求的同时,今年阿里巴巴将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拓展至全球范围。因此,阿里云还身兼国际消费潮的压力。“一旦技术保障方面‘掉链子’,整个电商生态圈将遭受数以十亿计的损失。”有商家对本报记者说。

  据了解,阿里巴巴今年大范围扩展了在海外的IT基础设施,来保障海外买家和卖家的用户访问体验。从海外数据中心布局来看,今年6月阿里巴巴新交付了一个大型数据中心,海外服务器数量翻倍,国际专线网络带宽提升10倍,海外CDN网络节点和年初相比增加了一倍。除欧美范围外,新增韩国、印度、澳门等亚洲节点,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六大洲。目前,海外CDN节点带宽能力已经达到数百GB,可以充分保障海外用户访问速度和体验。

  而且基于在云计算领域长期的技术积累,阿里巴巴技术团队还在今年双十一之前,攻克了两项创新难题--“服务器资源弹性部署”和“数据中心异地双活”。

  服务器资源弹性部署,可以应对不可预知的业务爆发。一旦有超出预期的业务热点出现,系统可自动调用其他资源使用不足的服务器,在不增加硬件部署的情况下应对更复杂的流量变化。

  “数据中心异地双活”可实现跨省的两地数据中心如同一个数据中心一样工作,即使杭州的数据中心“全军覆没”,双十一仍然能够顺利运转。

  “我们增加了云服务器、关系型数据库服务、开放存储服务来帮助卖家应对大促。阿里云做技术保障,我们来做开发与盈利。”欢乐逛相关负责人说。据了解,类似欢乐逛这样的服务商是阿里云服务的3000多个客户之一,同时也是淘宝平台上9200家电子商务服务商之一。可以说,依附于阿里平台和云计算实力,已经形成开发者与平台以及云计算之间相伴相生的生态方式。

  让数据说话

  据阿里巴巴今年3月披露,其数据中心已经攒下超过100PB(1PB=1024TB)经处理的数据,相当于1亿部高清电影或者580亿本藏书。如何让这些数据产生价值?是双十一最好的试金石。今年双十一,天猫、淘宝、支付宝的大数据处理,都是基于阿里云的大数据处理平台ODPS完成。活动页面、商品排序、哪些商品能进入双十一会场、出现在哪些用户的页面和什么位置,都有数据算法在背后支撑。

  为了实现更精准的推荐,天猫大数据记录的商品标签越来越细致,比如,以前搜索一双耐克球鞋,只会匹配两个标签,但今年就会细致到一双蓝色的36码耐克球鞋,价格、功能、面料、配色都会被打上标签。通过大数据人物画像,一个成熟的网购用户背后可能有上万个喜好标签,包括喜欢穿休闲裤还是牛仔裤,喜欢喝茶还是咖啡,喜欢豆豆鞋还是运动鞋。

  今年3月,阿里巴巴还举办了一场第大数据竞赛,取得前三名的队伍——六位90后学生获得了参与天猫双十一实战的机会。在天猫“我的双11”页面中,部分推荐和展示的商品就是根据这六名学生数据算法得出的。

  而且,已经有商家开始与阿里巴巴合作演练大数据精准营销了。今年7月,TCL收到阿里的建议:希望TCL能在双十一期间主推4K超高清电视。TCL电子商务部总经理李发军说:“其实我们当时很犹豫,因为这个产品非常新,价格又昂贵,我们觉得消费者还都处于认知培养期。但是阿里给了我们很多数据,比如这个产品在过去半年来的销售增长趋势、消费者的浏览和收藏量等等。”

  TCL依然决定冒险一试,并很快将此产品进行投产和备货。在双十一天猫大家电的预售中,这款电视的预定量非常可观,4K电视一度在众多电视产品中只有8%份额,但预售期间,其占同类产品的份额上升到了60%。

  服饰公司A21在今年也将关注重心从流量转移到大数据分析上。在今年双十一之前,A21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锁定1000个老客户,通过阿里数据分析他们喜欢的款式后,将新品快递过去,并告诉这些客户:如果衣服喜欢就留下,不喜欢就退回来。结果,90%的人都很喜欢推送的服装并买单,5%的人退回了服装。

  A21电商负责人陈宇文说:“这充分证明了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价值。我们可以将原本理性的数据分析,和对消费者的感性分析结合起来,从而更清晰地了解消费者的购物决策。”

  其实正如阿里巴巴副董事长蔡崇信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利用这些数据可以让运营更高效,让我们的顾客更满意,但我们现在的利用率还不到5%”。从现在的体验来看,真正的数据消费时代已经开始了,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人们将进入智慧消费时代。

  本报记者 甘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