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 来源:中文信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党的建设,党内民主,反腐倡廉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11 13:04
摘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坚持与时俱进,高扬解放思想鲜明旗帜。立足强基固本,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坚持正确导向。着力健全制度,扎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眼源头治理,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建设。
关键词:党的建设 党内民主 反腐倡廉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我们党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改革创新这一主旋律,既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必然需要。那么,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一、坚持与时俱进,高扬解放思想鲜明旗帜
一方面,要充分认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应当肯定,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思想解放、视野开阔、观念更新、与时俱进,这是主流。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突出地表现在进取意识、争先意识、创新意识不强。而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解放思想。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
二、立足强基固本,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
1.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是整个党建工作的基础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把握好三条底线:一是把握好道德底线。这个道德底线就是老百姓通常所说的“官德”,即一个干部为官从政的道德品质。常言道,“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二是把握好政策底线。所谓把握好政策的底线,就是对党的政策的定位和边界有正确的把握,在政策的界限内,充分运用好政策,但是不突破底线,不闯红灯,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三是把握好法律底线。首先必须是“最能遵守国家法律的人”,是“法律的仆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治“官”,领导干部一定要有严格的法律意识,严格依法办事,严格要求自己,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突破法律的底线,不得违法乱纪。
2.坚持正确导向。为政之要,关键在于用人选准用好一个干部,就树立了一面旗帜;错选滥用了一个干部,就失去了一方群众。实现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目标,就要重点把握好“进”、“育”、“管”、“用”、“出”五个环节和关口:“进”就是要把住干部队伍的进口关,确保把那些政治品质好、能力素质强、工作作风硬的优秀人才选调到干部队伍中来;“育”就是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养;“管”就是加强干部的管理;“用”就是大力选用优秀干部;“出”就是疏通干部队伍的出口。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自觉履行牵头抓总职能,把人才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强化服务,努力营造支持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真正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和待遇留人,真正实现“想干事的有台子,能干事的有路子,干好事的有位子”。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打通党政干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支人才队伍通道,破除人才流动的壁垒,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要进一步加大人才经费的投入,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等环节,科学制定和建立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三、着力健全制度,扎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存在“四个不够”问题,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这“四个不够”又集中表现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两种倾向。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一是要进一步推行党务公开制度。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前提,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切实推进党务公开,进一步创新党务公开的形式,扩大党务公开的范围,提高党务公开的质量。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着眼于发挥党代会的作用,确立党的代表大会在党内的最高权力机关、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的权威地位;明确规定党代会定期召开的制度,严格规定代表大会的议事规则等。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党员参与制度。保证党员对党内事务的有效参与,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如,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让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做到重要事件党内先通报,重要决策实施党内先传达,重要问题决定党内先讨论,增强党员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党员的应变能力。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反映制度。做到下情及时上递,上情及时下达,从而为党的社会整合打下良好的基础。健全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通过这些制度安排,充分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党内获得较高的支持度,与群众的利益需求相一致。
四、着眼源头治理,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建设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十七大报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概念,要求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是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要落实好“三个更加”的要求,就要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通过教育,明晰法律与纪律的“高压线”,明晰公与私的“警戒线”,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始终坚持台上台下一个样,上班下班一个样,进家离家一个样,本地外地一个样,拒腐防变,永葆本色。
二是建立健全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规范行使。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就能为民造福,用得不好,就会祸国害民,也会葬送自己。去年被执行死刑的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就是一个令人痛心的例子。事实证明,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因此,对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法规制度体系。特别是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一把手,要牢牢抓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个核心和龙头,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职责,对班子内部和管辖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建设负总责,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韩小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