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场传统和时尚的对话,也是一场关于汽车设计未来风尚的对话。
汽车和紫砂,一个是时尚文化的先锋,一个是古典艺术的翘楚,它们之间究竟有哪些关联?汽车设计与紫砂艺术如何跨界合作?
在2014全球汽车论坛——“紫砂杯”全球汽车造型设计大赛颁奖晚会的对话环节,《汽车杂志》杂志总编刘小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严扬、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全球汽车论坛秘书长柴占祥、CAR DESIGN NEWS出版人Abel Sampson、阿尔特汽车设计公司副总陈群一等两个不同领域的专家,分别就“交融”和“风尚”两个主题展开了多元对话,诠释了自己的理解。
以下为对话实录:
对话一:交融
刘小勇:紫砂和汽车的跨界是否很大,您认为它们之间有哪一些是相关联的?
史俊棠:紫砂工艺和汽车设计本来是两个跨度很大的领域,但是,我个人认为,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来看,它们是完全可以融会贯通的。对于宜兴紫砂来说,它不能说话,但是它很美,具体美在哪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材质比较美;第二,紫砂在造型上的艺术在工业界是遥遥领先的;第三,它是手工工艺的艺术;第四,它是人文工艺的艺术。而汽车发展到现在,它不仅仅是交通工具,也发挥了审美的功能在里面。如今,人们在买汽车的时候会考虑第一眼对于汽车外形上的感觉,在同技术品质的车型里面,大家往往更关注汽车的造型。人们会在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追求文化的内涵。同样,作为紫砂壶,除了喝茶这一最初的使用功能外,还包涵了新的造型艺术以及高雅文化的内涵,今天这种跨界文化的交流是有意义的。
刘小勇:汽车首先解决的是功能上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还会追求艺术的享受和文化的内涵。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是“需要有更多的中国元素融合到汽车的设计中去”,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严扬:纵观全球汽车业的发展,目前唯独只有中国的汽车行业对汽车的设计融入中国元素的热衷度和关注度最高,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纹样、图形以及具体的视觉形式可以直接运用到汽车设计中,我更看重的是以宜兴紫砂壶为代表的一种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精神。
紫砂看起来和汽车差距很大: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功能相对简单,一个功能复杂;一个构成材料单一,一个由上万种零件组成;用途和构材也完全不一样。但是它们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影响人心理的东西,另外它们都有着曲面的美感。
对话二:风尚
柴占祥:今天我们揭晓了获奖汽车设计车模,还欣赏到了6把以汽车为主题的紫砂壶创意作品,您觉得汽车设计和紫砂壶设计两者之间有哪些共通之处?
陈群一:说到汽车和紫砂的关系,确实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对美的一种追求和塑造。比如说,汽车有时候也会用粘土做模型,汽车也讲究比例、结构等基本的美学框架。
另外,汽车和紫砂在风格上都会有相同的地方:有的圆润、有的流畅、有的阳光、有的张扬、有的内敛。这两种工艺都是对美的一种追求,同时也承载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追求。所以,紫砂和汽车是可以完美的融合的。
Abel:汽车设计和紫砂壶设计都是艺术的范畴,在美学上都是相通的。紫砂壶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在未来,汽车将会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汽车会成为一种互联的、与世界密切相关联的生活方式。
文/AO记者 陈秀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