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路在何方?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 关键字:纺织,经济,王天凯
  • 发布时间:2014-12-29 10:19

  2014中国纺织创新年会剖析大变革下的产业升级

  当前世界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但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纺织行业内在结构性矛盾日趋凸显。中国纺织工业该如何适应世界和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如何寻求发展中的新机遇,缔造竞争新优势,从而实现与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协调、融合及可持续发展,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问题。

  12月11日,2014中国纺织创新年会于北京隆重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发现与再造”,正契合了当前的行业大势,会议通过主题大会和创新论坛两大板块,全面总结了2014年度中国纺织行业产品开发创新成果,深入探讨了中国纺织工业在新的国际市场格局中,从传统优势产业向新型制造服务业、时尚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同时,通过对成功案例的深刻剖析和多元视角的观点表达,对创新路径和创新模式进行了理性归纳和深刻解读。

  会议还颁发了“第三届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创新成果大奖”和“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对行业先进进行了表彰。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先后致辞,分析了纺织行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开启未来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必须通过自主创新形成新的核心竞争优势,以适应新常态,推进转型升级,这是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因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创新对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驱动力和贡献作用,需要着重把握六个方面。

  一要突出重点领域,强化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要准确把握方向,着重围绕新纤维、材料、高新纺织加工工艺技术、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数字化产品开发等重点领域,加大创新资源流入。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重点加强行业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加快突破技术瓶颈,实现核心技术与装备的自主化,形成产业核心竞争优势。要建立长远战略眼光,大力强化应用技术研究,多学科交叉纺织科学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在世界纺织科技前沿占据应有的位置。

  二要紧密围绕市场,增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要积极创新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和供应链管理,改造传统制造流通模式,更好更快地适应市场消费变化。利用好信息网络技术,创新性开发符合行业特性的网络营销平台。加强流行趋势和文化创意研究,提升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引领消费,开拓市场。

  三要完善体制机制,有效提升创新效率。要不断完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充分总结产业联盟经验,进一步强化联盟创新的市场导向性、企业主体性和利益共同性。更广泛地整合产学研用,协同行业内外多方资源完成关键技术研发,确保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市场效应。鼓励龙头企业集聚创新资源,建立专业化的科技研发中心和人才队伍,发展形成中小一体化集成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行业带动作用。建立和完善行业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完善重大科技成果推广平台,有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变和转化。

  四要优化创新环境,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作用。

  要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促使大众创业,草根创新成为行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形式。要着重完善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支持和服务体系,提供信息检测、实验培训等支撑服务,场地、仪器、专家等资源支持,以及专利保护技术转让、投融资等专业化的服务。增强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服务保障,同时积极协商有关部门,营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市场产品竞争环境和行业氛围,激发中小微企业的活力。

  五要集聚人才力量,强化创新服务。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着重深化科教结合、工学结合的合作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对纺织专业工作的适应性。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建立考核机制,鼓励人才发挥创造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人力资源流动、专业能力论证等专业服务。努力在全行业形成卓越领军人才、优秀创新性的人才和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有机结合的现代化人才体系,全方位发挥人才资源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作用。

  六要扩大对外开放,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要开展重大技术项目合作研究,吸收国外机构、企业和人才加入纺织行业创新体系协作,开展技术公关和产业的应用开发。积极通过资本市场运作获取境外技术专利、品牌、渠道等创新要素和资源,充实自身核心竞争力。促进人才交流和跨国合作培养,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及企业管理经验。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开启未来。虽然纺织行业当前发展仍面临很多的压力,创新任务十分艰巨,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特别是最终消费扩大,城镇化发展加快,将为纺织行业创新发展提供更为充分的市场动力。深化科技改革各项措施的落实,也将在科技资源分配、科技成果评价、知识产权示范等方面为行业创造更为完善的创新环境。只要全行业坚定深化转型升级的决心,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创新发展成绩。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

  再造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

  当前,纺织行业在经济新常态下总体保持了平稳运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这是全行业克服压力加强创新调整结构的成果,也是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积极转变的重要体现。纺织行业推动科技创新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握方向,明确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跟踪全球纺织科技发展方向,努力赶超或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形成比较优势。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确定突破策略,坚持主动跟进、精心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明确我国纺织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二是注重培养、集聚多层次创新人才。我国从研发设计到市场营销都与先进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创新人才不足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加大多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要通过学校教育与市场应用结合,依托重大项目、重点实验室平台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在研发、设计、营销、管理、物流、商务等领域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三是健全机制,实现从独立创新向协同创新转变。

  要通过协同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把分散在纺织类高校研究院所、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资源和创新要素整合起来,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支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

  四是加强合作,积极融入国际创新网络。面对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不能再做被动的跟跑者,而要成为并行者甚至是领跑者。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与国外同行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交流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在国外设立研发设计中心,将国外优秀人才引入国内,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加速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中国纺织行业要在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升级、要素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的经济新常态下,勇于挑战,发现机遇,再造纺织行业面向未来的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

  本刊记者-邵蔚 孟庆杰/文 张彦山/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