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母驾到

  • 来源:时尚育儿
  • 关键字:丈母娘,头疼,婆婆
  • 发布时间:2015-01-07 07:57

  是否有这样一个时刻——

  孩子刚落地,第一个要抱孩子的是祖父母;

  孩子的一个笑脸,祖父母能乐呵一天;

  孩子的吃喝拉撒,却让祖父母乐此不疲;

  孩子的一声哭泣,足以让祖父母们惊慌失措;

  在孩子的养育方面,即使产生分歧,

  祖父母也不轻易放弃对“孩子的养育权”;

  终于有一天,你恍惚地意识到,

  祖父母“驾到”了……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祖父母“驾到”的育儿生活,

  探索一条和谐的相处之道。

  解惑篇

  讲给祖父母听我们该知道的“道理”

  内容支持|妈妈圈微报“爱和自由”微访谈 指导专家|海蓝博士

  祖父母驾到,孩子的吃、喝、拉、撒、育,变成了冲突源。每个关键词下,都有祖父母的“不知之过”和他们应该知道的育儿主张。

  海蓝博士

  美国医学博士后;美国执照心理咨询师、治疗师;青少年抗挫力训练总设计师;天下女人幸福力课程首席专家

  对不起孩子

  因为一次爷爷奶奶带宝宝出去玩的过程中,宝宝不小心头摔破了,老人因此对宝宝一直有愧疚之情,每次面对宝宝的时候都很悲观。我该怎么办呢?

  不要想着改变老人,而是要让宝宝明白爷爷奶奶为了这件事很内疚,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这种带有负面情绪的影响。其实这也利于帮助孩子判断主次,处理应对。我们大多数人不喜欢老人的习惯,担心会影响孩子,这本身就有问题,因为这会在无形之中给孩子构造一个虚假的世界。对于孩子来讲,他本身就需要在生活中面对各种各样的情绪。

  大包大揽

  有了孩子以后婆婆直接“进军”到家里,每天上上下下地忙得不亦乐乎,在照顾孩子这件事上完全实施“独裁”,我该怎么办呢?

  这要分全职妈妈还是上班妈妈。如果是全职妈妈,用婆婆其实不是最合适的选择,雇个保姆来帮帮忙也许更适合。婆婆住在家里面,两个人的关系和角色比较多重,不容易相处;如果是上班族妈妈让婆婆来管孩子的话,婆婆作为孩子全天的照看者,就尽量听从婆婆的安排。这中间肯定会有摩擦,但既然家庭结构已经固定了,那就接受这种现实。

  规矩没法立

  和老人住在一起总是会产生很多摩擦,尤其在育儿这块,因此很难给宝宝树立规矩。

  老人都是愿意孩子好的,只是行为已成习惯不太容易改变,最好是你能改变和他的沟通方式。和老人的沟通不畅往往起源于未被接纳。多发现老人的育儿智慧,多接纳,多感恩,温和改进。在重要规则上如果老人仍然执着,不妨开诚布公地告诉他你才是孩子的教养人。

  吃饭讲条件

  在宝宝吃饭这方面,奶奶为了想让宝宝多吃些,便习惯性对她说“吃饱就带你去玩”,或者说“吃饱后就给你买玩具”。这种吃饭讲条件的交换方式是否不好?

  很多祖父母们在宝宝不好好吃饭的情况下,用条件交换来引导孩子吃饭。可以和祖父母们商量,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也要让老人意识到饮食习惯是很重要的,确实应该从小培养。比起谈条件和喂食,不如让孩子自己体会饥饿的感觉和吃饱的快乐;拿小碗放在宝宝面前让她抓着吃这样更有自主性;给孩子做出认真吃饭的榜样。

  过于溺爱

  产假时一直是我自己一个人带宝宝,宝宝不哭不闹,生活也有规律。可是偶尔外出回来,就看见老人特别宠宝宝。我很担心上班之后老人会宠坏宝宝,跟老人沟通效果也并不明显。

  老人能帮你带孩子,是很幸福的一件事。老人也愿意孩子好,只是在价值观和习惯方面需要用心协调。利用产假时间,在和老人一起处理日常事务的时候,多给老人讲讲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哪些原则老人必须坚持,不能退让。也和老人讨讨育儿经,开发老人身上的智慧。沟通的出口打开了,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老人带孩子辛苦,有些“权力”不如交给她,同时别忘了多表达你对她辛苦的认可和感激。有些“权力”,例如习惯和教育,她也就愿意分出来,让你来决定。有些老人自己没有方法,需要你细致教给她,怎么建规则,怎么和孩子玩。其实老人的问题要落在你和她的关系积淀以及沟通方式上。

  总结 和老人沟通的3个要点

  1、态度上要怀有一种感恩的心态,作为上一代的父辈都非常不容易,我们要真诚地感谢老人给我们带孩子。

  2、倾听老人为什么这么做。老人一般都是希望孩子好,当意见不统一,我们就听老人说,她肯定有她自己的理由。

  3、找到老人这么做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值得赞同的地方,并且加以肯定和赞扬。用支持、关爱、感恩的心来表达,而不是用指责、对抗、评判等发泄的方式沟通。运用智慧去和老人沟通,如果改变不了老人就在你自己的亲子时间里保持你的原则。

  做合格的祖父母

  文|王极盛

  关于中国的家庭教养教育方式,我亲自做了1800例实际研究,研究证明常见的有四种家庭教育方式,第一是过分保护,第二是过分溺爱和过分监督,第三是温暖、民主、理解,第四是打骂教育,第一第二第三分别各占30%,第四占10%。所以严格来讲,中国家长教育有70%不及格。很多家长对孩子失去耐心,在教养的过程中无意识中对孩子进行了打骂的教养方式。但对于祖父母来,他们会愿意耐心地花很多时间来教养孩子。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对不及格的家庭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拯救。

  当然,做合格的祖父母,首先要懂得教育孩子的基本理念、教养方式、养育艺术。然后,要明白暗示、模仿、感染的重要性,大人的一举一动都会通过心理指示印在孩子的头脑中,这种心理指示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就会显现在孩子身上。因此对于祖父母来说,隔代教育首先要注意观念学习,其次要不断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王极盛

  中国著名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是一位被媒体广泛关注的心理教育专家。

  观念篇

  讲给新手爸妈听

  祖父母的育儿风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隔代教育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祖父母怎样培养好孩子,逐渐成为大众关心的焦点问题。那么祖父母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家的祖父母们是属于哪种“动物类型”呢?

  麻雀型

  自然法则:麻雀娇小可爱,对小麻雀的爱也无微不至。很多祖父母对孩子的爱事无巨细,关怀备至,以至连倒一杯水的事都替孩子做好,几乎是孩子所有的事,祖父母都要全权代劳。

  改进:这种全权代劳的教育方式,虽然是出自祖父母对孩子的爱,但过度的“代劳”容易导致孩子的自理能力变差。这与人与自然的生存法则相背离。

  狮子型

  自然法则:狮子是群居动物,它们喜欢集体生活、集体捕食,小狮子必须要学会与别人合作。有些祖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像狮子一样有意培养孩子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能力。

  改进:这种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虽然营造这种环境并非易事,但为了孩子更健康的成长,也不是不可实现的难题。

  狐狸型

  自然法则:狐狸在小狐狸长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冷酷”地驱赶小狐狸,用“绝情”让它们学会去独立。有些祖父母希望孩子能独立,在社会上能够独当一面,也用“冷酷”的方式驱逐孩子去成长。

  改进:祖父母们一旦带有这种目的,很容易严格要求孩子,这与孩子希望能有一定的自我空间,得到认可、鼓励是背道而驰的。爱是人间最重的情感,一旦误用也可能会产生最深的伤害。

  刺猬型

  自然法则:刺猬是一种性格非常孤僻的动物,胆小易惊、喜静厌闹。有些祖父母不太愿意与他人接触,这其实会在无形之中让孩子减少了很多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

  改进:孩子的成长需要与人接触、与人沟通的机会,这是孩子认知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祖父母过于孤僻,很难给孩子创造丰富多彩的交际环境。

  牦牛型

  自然法则:处在食物链下端的动物教给孩子更多的是逃生的本领,牦牛就属于其中之一。母牦牛会在小牦牛出生的几分钟内,紧紧地盯着小牦牛的一举一动,严厉监督,直到它学会走路,学会奔跑。有些祖父母也深谙此法则,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监督孩子,要求孩子做他们认为对的事情。

  改进:监督的背后有一种不信任。我们在对孩子示爱的同时,也要注意到示爱的方式,不要让孩子产生这是一种不信任他们行为的猜测。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充分信任、鼓励、适当放手是最好的育儿方式。

  啄木鸟型

  自然法则:啄木鸟号称“森林医生”,勤劳、任劳任怨,是啄木鸟最大的特征。有些祖父母,为了孩子任劳任怨,所有的生活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很少会享受自己的生活。

  改进:这种全身心为孩子付出的心态,彰显出自己对子孙的爱,但过度爱护孩子,失去自我的空间,容易累人累心,这对祖父母自身来说其实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有时候找到一个平衡点,自己快乐了对孩子也是一种积极的影响。

  祖父母的育儿优势

  文|徐菁菁

  尽管生活中,总是能听到两代人因育儿的观念不同而产生分歧,但其实,祖父母也有得天独厚的育儿优势。

  在大多数人眼里,隔代育儿容易娇生惯养,孩子毛病多,这的确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但是,隔代育儿也有许多无法比拟的优势。

  优势1、时间充裕

  老人大多退休在家,时间充裕是他们最大的优势。不少祖父母刚刚退休没几年,身体好,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他们是发自内心地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例如亲子阅读,很多父母回家晚餐后就只能陪宝宝讲十来分钟故事,而祖父母白天也在家,只要安排好时间,就可以随时随地陪孩子一起阅读。

  优势2、生活方式健康

  很多年轻的爸妈习惯晚睡晚起,或者晚睡早起,不爱运动,喜欢宅在家里,爱对着各种电子设备发呆……这些对于正在生长发育期间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而祖父母已经习惯了早睡早起,每天出门锻炼身体,喜欢飘着油墨香的阅读方式,这些都是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不能不说,言传身教对孩子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优势3、经验丰富

  尽管祖父母的育儿经验有点落后,但大多数人都是自己抚养和教育孩子的。所以,他们的实践经验丰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他们知道得甚至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

  优势4、隔代亲

  隔代长辈对孙辈所具有的亲情和关爱,是任何早教机构、育儿机构或保姆都无法比拟的。他们乐于为孩子奉献,这有利于孩子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安定,为父母解除后顾之忧。有的时候,祖父母“喜欢唠叨,爱听唠叨”在育儿上反而成为一种优势,对于祖孙二人互相当“话痨”在这个时期不能不说是件非常好的事情,也是许多父母无法做到的事情。不光是老年人,孩子在许多时候也希望被倾听,祖辈能够有时间、有耐心倾听,而且祖孙二人容易有共鸣,老人更能抓住随机教育的机会,给孩子适当的指导。

  优势5、传统的传承

  在国学、传统、风俗日益流失的当下,许多老人从小接受的都是这些传统教育,这是父母辈很难超越的。而老人们也特别愿意将这些传承下去。书法、国礼、风俗、传说、小吃,这些都可以由祖辈在日常生活中传承给孙辈。例如在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什刹海附近,经常会有祖父母带着孩子一起走街串巷地游玩,一边讲着老北京的传说,一边品尝老北京小吃,孩子在游玩中就不知不觉地感受了风土民情,还延续了文化的传承。

  优势6、丰富的社会阅历

  祖辈大多工作经验丰富、社会实践一辈子,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同样一件事情,祖辈和父辈处理的方式就不一样。而祖辈的处理方式大多考虑更多,能够全方位照顾各个方面,这也是促进孩子情商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

  优势7、老小孩心理

  老小孩指的是祖辈家长自身有一种童心,喜欢与隔辈一起做游戏、游玩、聊天,因此极易与孙辈建立融洽的感情,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利于祖孙两辈身心健康。

  分享篇

  婆婆和媳妇&丈母娘和女婿

  我们相处得很好

  生活中“婆媳交响曲”的声音我们不少听,丈母娘与女婿的“斗智斗勇”也不少见。但也有人运用智慧和老人能够相处得很好。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TA们的得胜案例,探索TA们得胜之道!

  媳妇 我和婆婆和谐相处

  我与婆婆一起住了10年,但我们却很少闹矛盾。这主要源于我有这样的秘诀:首先,跟婆婆住在一起,要学会“装聋作哑”,婆婆喜欢唠叨,我一般都会装聋子,时不时应和几声,她唠叨完了也就没事了,其实唠叨有时候只是她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然后,出去买东西如果有合适的,给婆婆买点回来,不用很贵,只要让婆婆知道我们心里想着她就行了。记得有次和姐妹逛街的时候,看到一件花红色的衬衫就给婆婆买了,回到家婆婆看到后嘴上虽说自己年纪大了不适合穿这么花的衣服,而当我说到“妈,您还年轻,这个花色正适合您呢”,婆婆就高兴得合不拢嘴。其实婆婆有时候就像孩子一样,你记住给她买件小东西,她就很满足、很高兴。

  林静

  得胜智慧 装聋作哑+情感“投资”

  很多婆婆都喜欢唠叨,这似乎是“通病”,我们很难改变老人的习惯,只能是尽可能接受。婆婆唠叨的时候“听听”也无妨,老人一般都是刀子嘴豆腐心。其实老人也爱美,给婆婆买花色衣服的同时加上一句:“妈,您还年轻,这个花色正适合您呢!”既亲切又贴心,相信每位婆婆听到这句话都会高兴。

  去美国的时候,我的婆婆Linda相当热情地给我推荐一些她认为很好的景点,“我已经把你们的行程安排好了,我们先去一个免费的乡村博物馆吧,那里有巨大的大象化石,还有许多远古物品的展览。”这对于酷爱购物、喜爱新鲜热闹的我来说,简直就是当头棒喝。

  但想到这才是第一天,如果浇灭了这热情,今后的日子可能会有点不太顺利。于是,我马上笑着说:“好啊,今天就听您安排。那么,剩下的日子就由我来自己安排吧!咱们啥时候出发?我想去看看大象化石呢!”就这样,在第一天满足了婆婆的巨大热情之后,今后的大部分日子里,她都很愉快地听从我的安排,积极地配合我们的计划。

  邢舟游

  得胜智慧 相互尊重

  先尊重认同婆婆的想法,并且表现出作为晚辈愿意服从她的意愿,让她感受到你对她的尊重和理解。进而,态度温和而礼貌地和她商量你的想法,这样婆婆会更加容易接受你的想法,也会尊重你的选择。

  刚结婚的时候我和老公整天如胶似漆的,婆婆当面从没说什么,但私底下婆婆对我一直不太满意,后来换位思考我才意识到,我没结婚前,婆婆有大把的时间和老公在一起说话,而我来了以后,在无形之中抢走了婆婆的“爱”。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就会注意在婆婆面前和老公保持相对的“距离”,并且我主动让老公多抽出时间去陪陪婆婆。有了宝宝后,我也刻意地多让婆婆陪陪宝宝,常常在哄宝宝的时候说“宝宝,你看看奶奶多疼你呢,快谢谢奶奶,长大后要孝顺奶奶啊”,每当如此,婆婆都是满脸的欢喜模样。

  嫣然

  得胜智慧 换位思考

  做婆婆的总是或多或少地担心儿子结婚后对妈妈的关爱减少,这个时候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很快地去让老公多关爱婆婆,婆婆这时自然会感动,并且会很高兴,当然也愿意接受去照看宝宝这个任务啦。

  女婿 我和丈母娘的相处之道

  刚结婚的时候,因为不懂得持家,丈母娘其实并不很待见我,总是说过日子要懂得节约,常常对我冷眼相对。后来,我每逢出去买东西的时候,有意识地学会讨价还价,丈母娘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记得有一次出差回来,我带了几双酒店里的一次性拖鞋,回来后就交给丈母娘,“妈,您看我从酒店里带回来的,放在家里可以用用呢!”丈母娘见了直夸我,说我越来越会过日子,对我也越来越亲近了。

  浩然

  得胜智慧 投其所好

  丈母娘看到女婿会在工作忙碌之余(带一次性拖鞋)不忘为家里带东西,并懂得过日子(买东西讨价还价),她会觉得女婿爱护这个家,时时刻刻惦记着自己和女儿,在无形之中产生安全感,自然会对女婿的好印象加分。

  闲言碎语

  常听说“世界上最难处理的就是婆媳关系”,“最难搞定的女人不是女朋友,而是丈母娘”,似乎“婆婆”和“丈母娘”成了大家心中不可攻破的难关。但其实,生活中只要用心、用智慧发现,总会找到适合你们的相处之道。

  一次,丈母娘的自行车爆胎了,她正准备推出去修车,我一把拦下了她:“妈,修理个自行车还要出去花钱么?来,让我修吧!”。丈母娘疑惑了:“你会修车?还会补胎?”“妈,您就等着看吧!”然后我一撸胳膊,摆开阵势说“妈,您等我一下,我出去买一管补胎胶水。”

  其实,我出去不仅仅是买胶水,而是学修车。我来到离家不远的一个自行车修理摊前,正好看见修车师傅在补自行车胎,我就蹲下身仔细看,并且在心中暗记补胎的工艺流程。看会了,我就跟修车师傅买了一管胶水,还要了一块小皮子,回到家,我胸有成竹,把丈母娘的自行车翻过来,三下五除二地干了起来。丈母娘在一旁直点头,不住地说:不简单不简单,你居然能干这样的活!其实她心里的话我也在心里替她说了:“这么能干的男人,辛亏我把女儿嫁给了她!”

  泽西

  得胜智慧

  虽然只是生活中修理自行车的小事,但丈母娘看到的却是女婿的孝心、能干、勤快等特点。女婿这种适时“讨好”的方法,相信一定会获得丈母娘的“芳心”。

  丈母娘有一天晚上看电视时突然说自己头疼,老岳父与老婆当时正被电视剧情所感染,对丈母娘的呻吟无动于衷。我则一声不响,悄悄地下楼到离小区不远的药店买了一盒药。回到家,我对丈母娘说:“妈,我跑了好远的路,终于买到了这种药,我小时候奶奶头疼的时候就吃这种药,您试试看,很灵的!”然后我站在丈母娘身后给她按摩头部,边按边问(做非常关切状):“妈,您觉得好点了么?头还疼么?”结果可想而知,老太太当时感动极了,一个劲儿地说:“不痛了,不痛了,好了,真的好了!”但我却看到她眼睛里似乎还闪动着点点泪光!此事发生后很久,丈母娘没有再找过我任何麻烦,看来,人心都是肉长的啊!

  坤子

  得胜智慧 处处留心

  作为丈母娘看到女婿对自己这么用心、这么贴心,自然会为有这样的女婿而感到骄傲和感动。生活处处留心,即使为丈母娘做最细微的小事,她们也会感动,像对亲儿子一样对待你。当然,作为女婿的你,麻烦事也就少了。

  总结篇

  在差异中和谐相处

  作为祖父母和年轻的父母们,在育儿这条道路上,虽然并驾齐驱,但不同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仍旧摆脱不了存在的差异感。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差异中和谐相处呢?

  文|杨莉

  杨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科技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北京听语静心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萨提亚模式治疗师、培训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请爸爸妈妈帮忙带孩子,是现在许多年轻父母的选择。于是就会出现因养育理念不同而产生的各种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不但会影响整个家庭的和谐相处,还将促进或阻滞孩子的身心健康。

  感恩

  对于年轻的父母而言,最为核心的是——承担起责任。父母付出的一点一滴,都是你额外获得的,否则你将无法投入工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生活可能会更加辛苦。心存感恩时,你就会发现自己不那么挑剔了,更容易接纳你父母的言行。更进一步,你可以向父母表达出这份感恩和谢意,越多这么做,你就越会发现父母变得更开放,也更容易沟通。

  负责

  承担起责任,还包括对你自己的期待负责。你希望孩子怎样被对待,你就要主动做点儿什么,而不是在你的父母没有像你希望的那样去做时,你就心生不满和责备。另外,对待孩子也是如此,不管别人怎样对待孩子,你就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做。这样,一方面孩子得到了促进他身心健康的对待方式,另一方面旁边的人看到了,就有可能学习到,言传不如身教。

  分享

  在父母心情比较好而不是冲突时,可以将你学习到的一些新的、科学的育儿方法跟父母分享,表达你的育儿观点。当然也要倾听父母的态度,给予他们认可和欣赏。记得,你们不需要完全达成一致,只是交流而已,这样双方就能增进了解与理解。当然双方都有权利保留自己的意见,用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孩子,这样彼此就没有压力。

  界限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先要让你父母感觉到被尊重、有权按自己的方式对待孩子,他们才有可能愿意并知道怎样给予你尊重。哪些事情由你父母负责,你只提建议,最终由你父母决定怎样做,你尊重他们的决定;同样,哪些事情由你和配偶负责,你父母只是发表意见,最终怎样做由你和配偶决定,这样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影响

  当你父母用你不赞成的方式对待孩子时,你不是跟父母较劲,而是把重点放在处理对孩子的影响上。你可以帮助孩子看到,这是祖父母自己的方式,他们习惯用指责表达爱,并非孩子自己真像他们说的那样糟糕或者并非所有愿望都能得到满足,此时你可以跟孩子分享你的看法以及若是你会怎样处理。这样,一方面孩子就能接受不同人对待自己的不同方式,而不跟自我价值挂钩,另一方面还能看到别人指责背后的关爱意图,发展出跟这些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也许事后可以找机会跟你父母说说你自己的感受和看法,给他们提供一些新的选择,但注意一定做好准备他们不认同你、不改变。此时,你可以表达出对他们的尊重,指出你只是提出自己的意见供他们参考,他们怎么做你都尊重。这样,他们的心里就会好过些,甚至更能接受你的建议。

  结语

  三代同堂,有很多挑战,把握住这些原则,你慢慢就会找到适合全家人和谐相处的方式。构建一个和谐快乐的家庭,你就为孩子创造了健康成长最重要的环境。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聂红 美编|李歆 漫画插图|小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