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议来中国选址因素有哪些
- 来源:旅游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国际会议,选址,国际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09 12:26
国际会议的定义:
1、《关于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管理办法》:我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举办的、与会者来自3个或3个以上国家和地区(不含港、澳、台地区)的会议、论坛、研讨会、报告会、交流会等。
2、ICCA规定的国际会议标准有3个:1.至少有50个参加者;2.定期组织举行会议(不包括一次性会议);3.必须在至少3个国家举行。
3、UIA规定的国际会议标准有4个:1.至少有300个参加者;2.国外参加者至少占总量的40%;3.参加会议的国家至少有5个;4.最短会期为3天。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国际性会议选择来中国举办。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中国平均每天都会举办一场国际会议。今年5月份,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发布数据显示,中国以接待340场国际会议,列入全球十大最佳会议国家行列。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APEC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怀柔雁栖湖完美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也在乌镇告一段落,而远在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又传来好消息,中国成为2016年G20峰会的主办国。这一系列的数据表明,中国已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会议大国。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性会议来中国举办,会议场地的选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际会议来中国在哪里召开?对举办地的选择有哪些要求和标准?我们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这些问题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思考。本刊特别策划了此专题,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共同探讨。
国际化是最大吸引力
目前,中国的GDP每年以7.4%—7.5%的速度持续平稳增长,远远高于美国每年不到5%的增长速度,因此中国正在为全球的经济市场做出着积极的贡献,推动着国际市场的发展。加之中国外交政策的开放和融合,使得境外会议主办单位、协会对来中国办会增加了期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也将越来越多。
国际性会议具有规格高、标准严、规模大、国际化程度高等特点,这就使得这类会议对举办城市和举办场地要求十分严格。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副会长、原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滨江大酒店总经理王济明表示:“国际性会议对中国的选择,首先体现在中国国际化程度和开放融合程度的提高。国际化是国与国之间交流合作的基础和桥梁,国际性会议具有明确的会议背景和政治历史背景,这就使得国际性会议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相对于具体的选址,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城市的开放程度和国际化程度决定了他能否担当此任。”
会议中心和大型会议酒店是举办国际会议的重要场所和平台,在一定程度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国际会议选择一个城市最重要的还是看会议举办场所的质量和档次标准。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市场部经理付睿也表示:“举办这样的国际会议,首先会议中心和会议酒店本身应具有国际化性质,能够紧跟国际步伐,满足国际会议举办所需要的条件。同时也要求这些企业要有高质量的、可以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人才,随着国际会议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就要求企业遵循重人才、重技术、轻数量的理念,以更好满足国际会议举办的需求。”目前,国内一些城市都具备了这样的素质,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较为完善、环境交通条件较为理想,与世界各国紧密接轨,开放化程度和国际化程度走在前列。根据ICCA的统计,北京以105场会议在全球会议城市排名中位列第18名,在国内排名首位,上海、广州、西安、南京、成都、昆明、杭州、长沙和武汉次之。在举办国际会议中,我们最早提出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战略。国际会议是我们学习先进国家办会经验的一个重要窗口,是会议产业与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因此要时刻保持国际化视野,与国际接轨,让国内会议市场保持经久不衰的生机和活力。
会议内容成为选址决定性因素
国际会议不同于一般的会议,因此对会议场地具有较高的要求。近年来,中国把会议与旅游相结合起来,往往就会考虑到地方的一些文化因素,这也是会议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卢东表示,“国际会议在选址方面会考虑因素,这主要看会议的性质和内容。一般来说,规模小、会期短、技术性强的会议在选址上不会过多考虑文化因素。而如若是一些文化、商务、休闲性质的会议,对此则会考虑得多一些。”
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副会长、原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滨江大酒店总经理王济明表示:“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城市成为中国举办国际会议的最重要的城市。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知识土壤丰厚,同时集科研机构、高校学府、企事业单位为一体,因此适合举办一些国际领导峰会、国际学者研讨会、文化产业大会、医药大会等,上海更适合举办一些金融类国际会议。因此可以看出会议内容成为选址的考量因素。”
城市综合实力决定办会水平
城市的交通状况、城市容量和城市完善的产业结构与办会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些因素决定着该城市的质量。还值得一提的是会议举办的成本,同一场会议在不同的城市所需的成本是不一样的。整体来说,要符合城市本身具有的综合水平和特点。中国科协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市场开发部部长王宇根据针对中国科协所属学会发起的“学术会议需求”的调查,以及长期从事国际学术会议筹备工作的经验,就目的的选择得出以下结论及简单分析:便捷的城市交通。会议举办地需要有方便的空中、铁路、公路交通,参会代表可以便捷地到达会议举办城市。交通费用的支出是参会成本主要的组成部分。北、上、广这些国内的交通枢纽城市能够成为我国主要的会议目的地城市,很大成分是占据了便捷的国际、国内交通方面的优势。
良好的学术环境。国际学术会议很多时候都需要在会议举办地寻求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学术机构配合会议的组织与召开。一个城市拥有良好的学术环境,包括大学、科研院所、产业部门、重点企业等都是学术会议召开的重要保证。学术机构可以在会议筹备期间在学术组织、代表邀请、主题设定、信息收集、志愿者招募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实际上,高校、科研机构本身就是很多学术会议的发起机构。
场馆与酒店配套条件。根据学术会议的特点。包括会议场所处在该城市的位置,距离市中心和机场的距离,交通是否方便;会场的最大容量是多少,能否满足会议的开幕式和大会报告的要求;是否有足够多的分会场,要求这些分会场的面积相近,位置相对集中;是否有较大的空间满足代表的会间休息;是否有足够多的小房间以满足组委会的办公;能否同时满足参会代表用餐;是否有展厅能够举办会议附设的展览;会场周围是否有足够多的不同档次的酒店用于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代表需要;相关会场、酒店价格是否可以满足预算需求等。拥有完善的会议配套设施的城市,更有引入大型学术会议的条件。
完善的配套服务。保证一个会议的圆满完成还需要包括交通、运输服务、检验检疫、医疗卫生、安全保卫、城管等公共服务保障和会议志愿者、翻译、现场服务、场地搭建等相关的会议配套服务单位支持。一个城市拥有完善的会议服务产业链条是保证会议实施的基本条件。
城市需求。根据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向、产业升级转型、企业新技术革新、热点事件解读等方面的需求,城市会通过发起由学术团体为主导的学术会议,提出问题,通过召开会议,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及实际情况,得到完善的解决方案。
学术会议目的地的选择存在多种因素。这些因素根据学术会议的发起单位、会议规模、会议形式、会议预算、以往召开城市等方面的因素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一个城市想要引入更多的学术会议召开需本着以“城市为主导、产业发展为驱动、综合性场馆为支撑、配套服务为保证”的原则,发挥城市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城市软硬件设施,加快城市会展特色发展。建立一个完整的会议服务体系,打造优质的办会环境。
国际会议的举办中小城市也受青睐
有办会能力的中小城市也是国际会议会址的良好选择。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旅游学会秘书长吴必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国际会议来中国,在有特色的中小城市召开也是不错选择,原因如下:
国际会议选择在中小城市开会成本低,不扰民,可以减轻一线城市负担。以往好多国际会议选择在中国一线城市召开,会议成本大,也会影响举办城市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选择在中小城市召开就相对可以避免扰民,使不参加会议的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另外,国际会议选择在中小城市举办可以提升中小城市的知名度,带动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国际大会来中国举办,像三亚就是不错的选择,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外,空气质量也很良好。还有三亚的交通非常便利,尤其是机场能满足外国宾客来中国坐专机的需求。
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主任李虹针对国际会议来中国举办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像G20这样的会议来中国举办,在中等城市召开比较合适。国际会议的举办地选择在中小城市举办在国外早有先例,且是一种趋势。本届G20会议,澳大利亚没有选择在堪培拉召开而是选择在布里斯班;中国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也是选择在乌镇召开。这两个国际会议表明国际上对会议地点的选择越来越趋向于中小城市。
国际会议最好是选择在杭州召开。因为杭州经济是最活跃的,且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有美学意义上的景观。另外,杭州又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好的城市,经济最具有活力,例如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公司总部都在这里,还有很多的民营企业,且发展都非常好。外国朋友来杭州既能看到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又能看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繁荣经济。就安保方面来说,杭州市是全国具有安全感、犯罪率也是全国最低的城市。像杭州这样的城市,是有能力承办大型国际会议。
服务与创新是办会生命力
“八项规定”出台后,国内会议进入了“新常态”发展阶段,国际会议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2014年我国会议产业在经济低速增长中转型,遇到地困难比较大,会议数量环比降低,这就要求在办会过程中加强服务与创新,加强软实力的提升。
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副会长、原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滨江大酒店总经理王济明也提到,会议中心和会议酒店要想成功举办国际会议,不能仅仅靠硬件条件来权衡,软性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会议场地、会议酒店及服务企业具备完善的管理经验、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至上的服务理念。同时也要求企业要具备高质量的销售人员、会议现场管理人员、礼仪服务人员、技术保障人员和安全保卫人员等作为保障。服务和细节往往决定着一场会议举办成功与否。
国际化程度、会议内容、城市规模、服务与创新都是影响国际会议选址的重要因素,更值得一提的是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目前,各地政府日益意识到会议业的重要性,从原来的“重”展“轻”会转变到展、会一视同仁。国际会议的举办对会议举办地会议产业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繁荣城市经济起到拉动作用。因此,为会议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吸引国际会议落户举办的重要条件,也是城市创新发展的新选择。
本刊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