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热点 加强防控 推进协作
- 来源:直销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传销,直销,会议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15 13:51
——记“打击传销规范直销执法协作会议”
跨区域网络传销呈上升趋势,传销欺骗性、隐蔽性比以往更强,如何认识传销新特点、开展新形势下的打击传销工作?日前,在第六届苏鲁豫皖周边地区打击传销规范直销执法协作会议上,4省17市的工商、公安机关执法人员齐聚山东省日照市,就应对打击传销新情况、加强跨区执法协作、提升执法合力开出“药方”。
四省打击传销成效明显
会议回顾总结了四省周边地区打击传销、规范直销执法协作工作情况,8个市的工商局、公安局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研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动打击传销、规范直销省际、市际之间的协作和部门合作,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据了解,自2009年首届苏鲁豫皖周边地区打击传销规范直销执法协作会议举行以来,各成员单位加强执法协作,严厉打击传销,有效防范各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今年以来,苏鲁豫皖周边17市先后开展了“红盾迅雷”“百日会战”等打击传销行动,有力地维护了苏鲁豫皖周边地区的社会稳定。仅山东日照市就依法查处传销案件13件,移送至司法部门案件6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2人,捣毁窝点23个。
山东省工商局副局长蔡福安介绍,自上届执法协作会议以来,山东省工商局依托执法协作机制,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健全打击传销领导机制、强化打击传销查处机制、深化打击传销防控机制,联合省公安厅、省综治办组织开展了两次打击整治传销集中行动,有力震慑了传销违法犯罪活动。行动期间,全省各级工商、公安机关共立案查处传销违法犯罪案件124件,涉案金额22.09亿元,查结破案87件,捣毁传销窝点和场所529处,教育遣返参与传销人员5585人次。
传销活动呈现新特点
国家工商总局直销监管局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当前传销活动呈现新特点:拉人头式聚集型传销仍是传销主要形式,网络传销呈快速上升趋势;传销手段欺骗性、隐蔽性更强,组织更严密、精神控制更深,且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策略;传销区域多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和城市房地产新开发区域,流动性更强;传销人员成分复杂,多以社会无业、失业人员为主,境外人员、学生参与情况增多;传销组织与执法部门的对抗日益加剧,由此引发的暴力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增多。
与会人员深入剖析了网络传销的新特点。河南省信阳市工商局执法人员介绍,网络传销利用自己网站或他人已有的网站,通过下线拉人加入发展下线,欺骗性、隐蔽性更强,也更具危害性,监管难度非常大。传销组织为了规避政府部门的监管,往往将网络传销披上“电子商务”活动的外衣,并借助国家对发展电子商务的有关政策来伪装其传销行为,大肆鼓吹电子商务造就当代富翁的神话,使大多数不明真相的参与者一方面难以识破组织者的骗局,另一方面又难以抵挡高额利润回报的诱惑而上当受骗。
除了打着网购、网上创业等旗号外,有的传销组织还打着慈善感恩的幌子骗钱。今年4月,安徽省宿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接到举报,有人打着“先舍后得、感恩互助”佛家理念的幌子,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互助兴邦”传销网站,以收取会员费的方式,大肆发展下线牟利,短短半年内发展会员7000多人,涉及安徽、河南、河北、黑龙江、新疆、甘肃、浙江等21省区市,涉案金额1000万元。目前,该案专案组对犯罪头目开展收网行动,已取得重大战果。
山东省日照市以“破大案、挖源头、捣窝点、摧网络”为主攻方向,打防结合,充分发挥行政监管和刑事打击双重作用,严厉打击以“爱心互助”“慈善”“养老”“宗教”“改革创新”等为名的传销违法行为,取得明显成效。
防控传销措施显威力
会议指出,除了开展打击传销集中行动,举行宣传教育培训、创建“无传销城市”、建立网络监测点、清查出租房屋等防控传销措施,能有效遏制传销发展蔓延势头,应健全基层防控传销系统,完善防控传销工作机制。
据介绍,各地工商部门始终将宣传教育作为防范和抵制传销的重要举措,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宣传资源,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多层次、全覆盖的宣传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共同打击传销的良好氛围。
山东省工商局会同省公安厅、省通信管理局,通过3家通信运营公司向全省1670余万手机用户发送打击传销警示短信。江苏省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徐州等市工商局到本地高等院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止传销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
结合开展创建“无传销城市”活动,各地工商部门针对打防控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集中整治,争取各级政府把打击传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联合公安机关将清查传销人员纳入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范畴,继续将打击传销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文明城市创建范围,积极建立基层防控传销工作机制。
江苏省明确提出今年各地级市要至少建立一个“无传销县(区)”,同时加大对出租屋及营业性场所的监管力度,自去年以来,全省已办理为传销活动提供便利条件类案件11件;安徽省已认定“无传销社区(村)”5274个;山东省济南市工商局针对当前执法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积极协调市综治办、公安机关将打击传销工作纳入该市整治涉众型犯罪三年规划,并通过与公安民警联合出警执法的方式,有效解决打击传销“入户难”问题。
此外,各地工商机关加大监测查处网络传销工作力度,继续推进网络传销监测点单位和监测平台建设,完善网络传销监测查处工作机制,依法查处散布传销信息网站,有效遏制了网络传销蔓延势头。
强化执法协作机制
“跨区域、跨部门建立执法协作机制,多年来一直是加强联系配合、提高执法效能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在打击走私贩私、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方面,都建立了类似的跨区域、跨部门的执法协作机制。针对目前打击传销规范直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工商部门建立执法协作机制很有必要,并且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工商总局直销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
会议指出,在信息共享方面,工商部门不能仅靠一年一度的会议交流,还应从工作实际出发,随时交流,按需交流,进一步研究信息共享的方式方法;狠抓大要案件查处工作,加强案件查处过程中的协查配合;围绕协作区域中的一些共性问题、突出问题,适时组织开展专项联合执法行动,集中力量,统一部署,形成声势;针对一些涉及面较广的突发事件、恶性事件、群体事件等,及时联动处置,使事态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会议强调,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要真正发挥信息互通、形成执法合力的作用,各地工商、公安机关应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案件协查、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联动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协作机制,真正做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利益,彻底铲除扰乱经济秩序、破坏社会诚信、影响社会稳定、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传销“毒瘤”。
(《中国工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