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8年出现三聚青胺毒奶粉事件后,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很快於2009年2月28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並从6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食品的生产、销售、监管等相关环节为食品安全加上一道保险,从法律制度上明确了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自实施以来,这部法律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问题食品”至今仍然存在,近日“问题奶粉”再次进入奶粉市场,加上中国食品市场出现的有毒食品层出不穷,使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仍然缺乏信心,宁愿花多些金钱购买外国进口食品。更导致不法商人囤积居奇,谋取暴利,影响市场经济,这些问题突显了政府监管部门对生产企业的监管不足。
《食品安全法》在大半年的实施期中暴露了监管体制上的一些问题。首先,虽然分段监管的体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但每一个分段並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也无法仅由一个部门来承担。导致监管部门出现多头管理或监管空白的情况。其次,我国现行法律中涉及食品安全的就有11部,相关行政法规也至少有15部,还有大量的部门规章,这就可能导致各监管部门依照自己的法律法规办事,对於与中央《食品安全法》有差異的条文,容易出现企业走法律空隙的情况,造成监管上的困难。
另一方面,按《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应当建立进货查验、出厂查验制度,从客观角度,目前还有不少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文化质素不高,存在着不会、不能建立制度的情况。从主观角度,由於工作量增加、或工作中没有形成习惯等因素,有些企业不愿建立记录制度,导致进、出厂查验制度未能普及。
国家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仍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任务。针对上述问题,要有效改善现时食品安全问题,让广大市民对国家食品恢复信心,因此建议:
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
对於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严肃督办;执法部门要定期对各企业作出突击检查找出问题产品源头,坚决查处违法犯罪案件及其背后的监管失职渎职问题,严惩违法企业,杜绝贪污情况,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控制食品安全危害,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统一完善法律法规
在这种多部门、多部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建立一套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在处理违法处罚问题上,按照统一的法律法规办事。
提高企业自身文化素质
建议政府投入资金、人力和物力,帮助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提高文化素质,认识食品安全对於国家形象、企业自身诚信有很大影响。鼓励企业建立进货查验、出厂查验记录制度,尽快解决食品的安全问题。
注重法律的实施效果建立绩效评估制度
定期检测政府部门的工作成效,並透过媒体报导、问卷调查等形式评估人民对《食品安全法》的评价,可为法律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
加强社会有效监督
设立公开检举部门,鼓励民众检举不符合规格的食品、生产过程及场所等。另外,建立广泛公开舆论监督机制,利用民众、传媒喉舌发挥监督功能,保障民众的安全和利益,扩大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同时,传媒人则应珍惜监督职能,以公众利益为依归,做好守护人角色,发挥传媒监督行政的作用,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制止问题食品出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