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电没落,是收缩,也是转移
- 来源:新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日本,家电,收缩,转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2-06 14:46
因日元加速贬值、创新和营销不及苹果以及韩国三星等企业,日企在家电领域集体陷入滑铁卢,纷纷收缩转型。
1月29日,东芝宣布,由于电视业务持续亏损,3月起将逐步停止研发和销售面向海外市场的电视机,还在就如何处理印度尼西亚等地的海外工厂展开磋商。
1月30日,松下株式会社终止与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以及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家公司出资设立的超薄型电视机生产企业山东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下称PAVCSH)的生产,并将开始企业清算手续。
据了解,松下的山东电视工厂是松下在中国的最后一家彩电工厂。
早在2009年10月,京东方以100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北京松下所持CRT彩管业务合资公司50%股权;而在2013年,松下曾关闭在上海的等离子电视工厂;1995年,松下成立了PAVCSH,次年开始生产显像管电视机……
此后,松下在中国境内生产电视长达19年,伴随着PAVCSH的解散,松下也彻底宣告中国境内电视生产的终结。
不过,此举并不代表松下退出中国彩电市场:松下超薄型电视机的销售将以委托生产等形式继续在中国市场进行。
回顾全球家电产业的重心转移:1950年前美国一统天下,欧洲家电亦有一席之地;1970-2000年期间,日本家电称霸家电江湖;2000年后,韩国企业快速崛起;如今,中国和韩国家电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转移的规律和国家经济发展阶段息息相关,在成为发达国家后,家电行业的主导地位往往就被其他国家夺走。反过来看,美国虽然退出制造链,但是没有退出产业链,而是专攻标准和技术。日本目前也在按照这一路径走,3D、4k、量子点等技术都是由日本开发,并由中国企业发扬光大。
也即是说,其实日本家电的没落并不完全是失败,而是主动的产业转移。
如今,夏普、松下、东芝等转型医疗设备、能源,特斯拉的电视就是松下在提供,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日本家电的失败。
文/洪英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