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农村人要出来
- 来源:中国民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农村,城镇化,经济,农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2-12 07:40
中国面临的挑战很大,我个人觉得城镇化的问题这些年虽然说的很热,但是真正要做的事情还没怎么做。
所谓城镇化就是农民工进城,所有的城镇化,主要的部分都不是为四亿农民工做工作,要想城镇化,最主要的是这四亿人怎么办的问题,因为这四亿人显然住不起城市的商品房。所以,这是一个决定性的问题。要想改变农村的面貌,靠农民都在农村肯定是不行的,那里挣得太少。因此,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就是农村的人口要出来,这是全球的规律。而且现在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最大的是中国,像韩国、台湾都是我们这样的情况,只有我们长期维持差三倍以上。中国问题要破局的话,最关键的是农村人要出来。
农村人出来就是所谓的城镇化的问题。现在按照人口比例来看,我们国家的城市化才35%。我们还需要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并且能够发展成为经济强国,只有35%的城市人口,那怎么可能呢?
正是因为这35%的城市化人口才引起目前巨大的经济失调,也引发了购买力乏力的问题。我们现在最主要的问矛盾是以35%的城市人口来支撑这么大的局面,而现实是不可能的,这么小的城市化比例不可能产生大的消费需求,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购买力。现在最紧迫的任务,实际上是先不要说做的比别人好,而是先要做成一个正常的国家,城市化至少要达到60%。
这就面临着三四亿农民工跟他的家属怎么办的问题,现在我们想搞创新,想搞提高人力资本,我们有几千万的农民工的子弟都是留守儿童,在农村里没人管,他怎么可能成为人力资本,包括待在父母身边的,子女在北京上不了学,全部到河北农村去上学,怎么可能有高的人力资本,搞什么创新。
所以,我觉得现在中国经济的问题,核心问题在城镇化上。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个城镇化不好搞,能赚钱的都被人拿走了,现在是要花钱,要解决户籍的问题,要解决农民工的家属在就业城市住下来,核心问题就是要花钱。已经得了利的利益集团,包括政府,要把那块拿出来,唱是唱,做是做。如果没有这个,中国经济连续若干年7%的增长,根本是维持不了的,就是因为我们的经济结构是高度扭曲的,而最大的扭曲就在这个地方。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现在提倡的很多政策都是有问题的,包括土地流转,这种流转方式,在我来看是没有前途的。一亩地流转800-1000块的租金,这怎么可能流转到留在农村的家庭手里,一年的产出净收益才300元或500元,流转的结果不可能是流转到留守的农民手里。
文/华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