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图像是这样“调”出来的(13)

  • 来源:照相机
  • 关键字:艺术图像,Photoshop
  • 发布时间:2015-03-04 09:29

  雨丝效果

  主体效果:雨丝效果。

  创作思路:雨依旧无情地下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样子,这样的雨天在摄影镜头中,多用于表现心情糟糕、心烦意乱。然而,一份爱的情景,充盈着整个雨天。令人感叹:年有四季,天有阴晴,月有圆缺……万物总是千变万化,但爱可以永不磨灭。难忘哪,雨中情!

  画面上,一对相恋的爱人相拥而坐在石条上,面向南湖,古老的徽派建筑群、古拱桥成为画面的衬景。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落在伞上溅起了朵朵小花,泛起了淡淡光晕,恋人的身影在半透半明伞下模模糊糊,让人恍惚间心动而泛着丝丝涟漪,即使饱受凛冽寒风,心也感到丝丝温暖,以至令人回想起了自己的以前。

  除非雨势很大,一般情况下无法把细小雨丝直接拍摄呈现在图像上,雨中情境的表现多借助人携雨具、屋面渗水、瓦顶反光、水面雨花等加以反衬。所以,通过后期制作不失为一种艺术处理的手段。分析这幅画面,妙趣之处是恋人撑开的一把白色透明伞,伞面上聚留着无数个晶亮雨点,这一趣味点一者让画面有了些许浪漫情调,二者使全图的视觉元素在影调色调上得到均化。

  在本文去年连续刊出的篇章中,我们分别制作处理过表现雨前的《春雷乍惊》、雨后的《徽乡雨霁》,本期制作处理的图例表现的是雨中情境。通过这些图例的制作,我们深深感受:现代摄影为数码照片后期处理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与机会。一幅完美的摄影作品不仅需要前期缜密的构图和准确的拍摄,同时还需要后期适当、精心的处理。

  使用工具:选框工具,自由变换,橡皮擦,盖印图层,魔棒工具,混合模式,不透明度,色彩平衡,色相/饱和度,通道,滤镜,阈值,填充,动感模糊。

  制作步骤:

  1.启动Adobe Photoshop CS软件,执行“文件/打开”命令,打开原稿图像;由于原图系竖幅画面,执行“图像/旋转画布”,作90°逆时针旋转。按键盘上的快捷键“Ctrl+J”,复制“背景”图层,得“图层1”。也可执行“图层/复制图层”;或选中要复制的背景图,拖至图层面板下方倒数第2个按钮“创建新的图层”上。审视原图,由于拍摄位置及角度的原因,画面上下倾斜且变形严重,非常难看,作必要的校正,以形成对称式。

  2.使用工具箱中矩形选框工具,从水面位置将画面下半部分(以伞中人为主要内容)选住,按快捷键“Ctrl+J”复制这一选区,得“图层2”。

  3.执行“编辑|自由变换”命令(或键盘快捷键Crtl+T),产生虚线框选区;按住Crtl键不放,同时用鼠标左键点住虚线框右上角,向上伸拉,直至感觉校正适合为止。

  4.使用橡皮擦,结合画笔直径300,由上而下仔细擦除压在底图上的多余图像。要注意变换画笔的大小、软硬及不透明度进行擦拭,使过渡自然,衔接不留痕迹。

  5.关闭图层面板“图层2”缩略图前的小眼睛,隐藏该图层。选中“图层1”,使用矩形选框工具,从水面位置将画面上部背景内容框住,按快捷键“Ctrl+J”复制这一选区,得“图层3”。

  知识点:面板

  Photoshop工作区给人的第一印象有点吓人,但关键区域只有3个:工具箱、菜单栏和面板。其中,面板位于界面右侧,所有的条目都可以在菜单栏的窗口索引标签中加以隐藏或显示,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自定义。

  在菜单的窗口索引标签里有几个可以相互交替的面板,包括色板、直方图、信息面板、导航器面板、样式面板和效果面板,其中历史记录、图层面板是2个必不可少的面板。图层面板包括所有的像素、矢量和调整图层,以及相应的蒙版。可以随时对这些图层或重新排序,或进行编组,能用可视图标打开或关闭,当然也可以从面板中添加图层样式。更多的图层命令,如合并图层等,可见于右键菜单。

  6.按键盘上的快捷键Crtl+T自由变换,产生矩形虚线框选区;按住Crtl键不放,同时用鼠标左键点住虚线框右下角,向下伸拉,直至感觉校正适合。使用前面同样的橡皮擦,擦除图层之间的接缝压痕。

  7.开启图层面板“图层2”缩略图前的小眼睛,让该图层经过透视校正的影像重新再现出来。

  感觉天空和水面缺少雨云层次影像。拟从另一素材图中抠取云层,移植过来。

  8.先是要合并图层,点击图层面板下方倒数第2个按钮“创建新的图层”,得“图层4”;按键盘上的“Ctrl+Shift+Alt+E”组合快捷键盖印可见图层的图像到“图层4”。本例使用的是Photoshop CS,Photoshop CS4之前版本都需要新建工作图层(Photoshop CS4及之后的版本会自动生成新图层),否则会盖印合并到最上图层中。

  使用“魔棒工具”配合容差33,点击空白的天空处,建立选区。将这一选区虚线框拖至另一素材画面上的天空云层处,设置羽化值111。

  知识点:魔棒工具

  魔棒工具是Photoshop中提供的一种比较快捷的抠图工具,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进行物体范围的选取,是以图像中相近的色素建立选取范围。对于一些分界线比较明显的图像,通过魔棒工具可以很快速地将图像抠取,魔棒的作用是可以知道点击哪个地方的颜色,并自动获取附近区域相同或相近的颜色,使它们处于选择状态。

  “容差”指所选取图像的颜色接近度,值越大颜色的接近度就越小,选取的颜色范围越大;值越小,选取的颜色范围就越小。“连续”指选择图像颜色只能选择1个区域中的颜色,不能跨越区域选择;如果不勾取连续选项,整幅图像中相同的颜色都能被选中。

  9.复制云层粘贴至“图层4”建立选区的天空位置,成为“图层5”;移动至恰当位置,这时可以看到天空已经被云层覆盖,但多余部分压住了景物。使用橡皮擦,结合不透明度69%进行擦除,让景物显现出来。

  10.制作水面云层倒影。按键盘上的快捷键Ctrl+J,复制“图层5”得“图层5副本”,移至水面上,执行“编辑|变换|垂直翻转”命令。

  11.按键盘上的快捷键Ctrl+T自由变换,作伸拉拖移把整体水面覆盖。“正片叠底”混合模式,不透明度58%;同时,使用橡皮擦擦除压在伞上的灰色云层。

  知识点:正片叠底

  正片叠底是Photoshop的图层混合模式之一,工作原理是查看每个通道中的颜色信息,并将基色与混合色进行正片叠底,结果色总是较暗的颜色。任何颜色与黑色正片叠底产生黑色,任何颜色与白色正片叠底则会保持不变。当用黑色或白色以外的颜色绘画时,利用绘画工具绘制的连续描边将产生逐渐变暗的颜色。这与使用多个标记笔在图像上绘图的效果相似。

  我们经常会用到图层混合模式,其效果具有一定规律,比如:前面所说的,任何图像与白色进行正片叠底等于任何图像,使用频率极高。还有,黑色与任何图像进行滤色等于任何图像;128中性灰(即50%灰)与任何图像进行叠加,等于任何图像。

  12.调整全图色调。单击图层面板底部的“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色彩平衡”命令,对话框中默认为“中间调”,第1个滑杆向“青”拉,第3个滑杆向“蓝”拉,第2个不动(参数设置如对话框),这样调整后的画面整体呈灰蓝色调,符合雨时意境。

  13、让全图影调再柔和一些。先盖印图层1次;执行“调整/暗调/高光”命令,弹出对话框,“暗调”调至19%,“高光”调至2%,画面的明暗差进一步缩小。

  14、感觉这对恋人身下坐着的蓝色雨布过于抢眼,使用套索工具圈选,配合羽化值,执行“色相/饱和度”命令,分别降低“蓝”和“青”的色彩饱和度。

  下面,制作雨丝飘落。

  15.打开通道面板,点击面板底部倒数第2个按钮“创建新通道”,新通道名称“Alpha1”。执行“滤镜|像素化|点状化”命令,设置单元格大小值为8。

  16.执行“图像/调整/阈值”命令,构建阈值直方图,设阈值色阶值34。此步与前一步参数的设置,决定着雨丝的粗细及密度。

  17.在通道面板上,按住键盘上的Crtl键,单击通道Alpha1,画面上产生选区;也可以点击通道面板底部第1个按钮(即虚线空心圆标识)“将通道作为选区载入”。

  18.返回图层面板,单击图层面板底部倒数第2个按钮“创建新的图层”,得“图层6”,新建立的这个图层上会自动载入选区;接着设置(或本身已确认)前景色为白色,执行“编辑|填充”,在选区内填充白色;取消选区。

  19.执行“滤镜/模糊/动感模糊”命令,角度59度,距离16像素。这2个参数决定着雨丝长短及下落的方向。其实,也可以再重复产生同类图层,并变化虚实状态、飘落方向,进行叠加,以求真实自然的效果。

  20.更改图层的不透明度设置为55%,以弱化雨丝的亮度,这样显得更为真实。

  作品《雨中情》制作完成,合并所有图层。

  图文/齐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