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洒满成功路 赛场亮剑展英姿
- 来源:中文信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教学,技能,实训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03 12:45
——记2014年海洋化工教学部技能大赛团队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的是组织师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技术教育推进教学改革,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技术操作技能、强化动手能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海洋化工教学部 技能大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3-0129-02
组织师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技术教育推进教学改革,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技术操作技能、强化动手能力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海洋化工教学部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把各类赛事充实进教学环节中,既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又取得了丰硕的人才培养成果。
2014年11月底山东省工业分析检验赛项和化工生产技术赛项成功在淄博职业学院和青岛职业学院举办,我校代表潍坊市参加了这两个赛事,在竞争激烈的比赛中,我校均获得团体一等奖,其中化工生产技术团体第一名,工业分析检验赛项赵华获得个人第二名,韩爽清获得个人第四名,这是我校首次参加省赛并夺得大赛一等奖。
赛场竞技,一剑封喉,她们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没有让平时的汗水白流。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鲜花和掌声簇拥着她们,一路走来,她们庆幸能够登上展示自己技能的舞台,更感谢自己的指导老师和身后那些为大赛默默无闻的辛勤付出者。
齐心协力 勇闯难关
自9月份开始,根据潍坊市职业教研室的工作安排,我校承办潍坊市化工类三个赛项的大赛工作,学校各级领导、海洋化工教学部与各项目指导教师共同研究制订大赛方案、实验室建设、比赛组织形式、评判原则等,不断制定完善技能大赛条件。
“一切从零开始啊,从训练内容到配套设备,从知识到技能,我们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海洋化工教学部李主任感叹地说。“备赛的知识储备几乎是零!着急没用,我们只能根据比赛要求结合实训从头学起。”各赛项负责老师感慨万千。老师们利用业余和节假日时间,加速知识更新和技能完善。李伟、朱瑞娟老师负责工业分析检验赛项指导训练,她们凭借一股不怕输的意志,用最短的时间安装调试了仪器分析的设备,校准了大赛的计量仪器。面对备赛学生,指导老师不厌其烦、逐一讲解,手把手地教。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把汗水留在了实训室。
针对三个赛项,教学部成立了三个大赛筹备小组,组织大赛场所的建设,由于第一次组织承办潍坊市技能大赛,加上准备时间太短,而化工类大赛项目所需仪器、设备种类多而杂,短时间内很难购置齐全,所以大赛准备初期由于耗材短缺不能及时补充等一度影响了大赛的准备工作。教学部各项目负责老师在李振娥主任指导下直接与设备厂商沟通协调,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问题,保证了赛场的安排和技能大赛的训练。
潍坊市职业教研室宋大明主任和教学部每周都组织召开技能大赛准备促进会,并亲赴学校指导大赛工作,鼓舞了教学部组织三项大赛的信心。专业老师不仅要组建赛场,而且还要积极准备赛项选手的选拔及训练,系部及时联系行业专家给予指导。为提高训练水平,学院每周一下午三点召开指导教师大赛汇报会,了解一周来的训练情况,当场解决实际存在的困难,及时沟通协调有关问题,保证了大赛的成功举办和训练的实际效果。
大家齐心协力,克服一切困难,无私奉献,为大赛献策献力,才确保了训练和比赛的顺利进行。
用心指导 精益求精
为了本次大赛,指导老师李伟、朱瑞娟指导工业分析检验赛项,辛超指导化工生产技术,张三指导化工设备维修,可谓辛苦异常,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无论节假,不分昼夜,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指导学生训练和比赛中。作为每个大赛项目的负责人,指导教师放弃休息时间,科学制定高水平技能协作组集训方案,本着“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训”的原则,精心组织,严格训练,提高了参训队的整体水平,选拔出了优秀的选手,在潍坊市大赛中三个赛项全部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一等奖。
指导老师均承担着教学、示范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多项任务,为了能参加山东省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于11月5日的潍坊市大赛结束之后,他们又制定了参加省赛的训练计划,提高了训练的难度、强度,增加了考核的频率,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例如:实验中最难的莫过于化学分析的称重和仪分的线性要求,精密度和准确度要求在低于0.1%,超过0.5%之前的成绩就会清零。仪分则苛刻到相关系数≥0.99999。这就要求选手操作相当规范,稍有不慎,便会影响检验的结果。其中有的操作仅是靠一个手指头来进行。这不仅要求选手们有极好的操作能力,更要求有良好的心态。为了强化技能,便不断练习。他们在实验室里一呆就是一天,周末也舍不得休息。韩爽清说:“那时候恨不得24小时不间断地去练习,将自己能力完善到最强。”经过20天的强化训练和科学指导,学生的操作规范程度、速度及心理素质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养兵千日,用兵一时。2014年11月29日,比赛开始。赵华后来说“检录的那半小时是最紧张的时候,手都在抖,我努力调整自己,在洗仪器的准备工作中,我已经将自己调整到最平稳的状态。理论、操作顾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心情紧张是没办法好好发挥的”。在山东省的工业分析检验赛项中赵华取得个人第二名,韩爽清取得个人第四名的好成绩;在山东省行业协会组织的化工生产技术大赛中取得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省赛既是技能的大比拼,也是参赛者身心素质的体现。第一次参加山东省技能大赛,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技能水平,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保证大赛中能发挥出应有水平。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指导老师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在提高选手技能水平的同时强化两位参赛同学的心理素质训练,想方设法不断变换训练形式和考核方法,训练选手的随机应变能力,通过与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化工系工业分析检验赛项和化工生产技术赛项选手的集训、技艺的切磋,让她们相互操作演练、大赛模拟训练等形式,强化心理素质训练,达到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刻苦训练 赛场梦圆
刀剑磨砺出,梅花苦寒来。赵华、韩爽清两位同学知道,要想登上省赛的顶端,摘得桂冠,必须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她们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刻苦训练,目标一个个被攻克。市赛选拔赛出线之后,两人立刻厉兵秣马,投入到更刻苦的训练中。她们起早贪黑,每天早上六点半就来到实验室进行训练;晚上九点四十才离开,每个周末假日都不休息,无论指导老师在不在训练现场,都按照既定目标始终如一地刻苦训练。因用手指拿捏用具反复练习,韩爽清的手臂出现了肌肉劳损,贴着膏药咬牙坚持训练,直到攻克一个个新的目标。
大赛也是一次精神和意志的考验,她们克服一切困难,以昂扬的心态参赛。11月27日,我校参加2014山东省院校技能大赛工业分析检验项的领队、指导教师、选手一行4人奔赴淄博职业学院,11月28日,化工生产技术赛项的领队、指导教师、选手一行4人奔赴青岛职业学院。他们相互鼓励,保持舒畅的心态,赛场上忘记一切,全身心投入比赛中,克服所有困难,终于取得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有努力就会有收获。大赛,在造就了这支金牌团队的同时,也检验了学校的办学成果,促进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在专业教学中的运用,更展现了师生深厚的情谊和勇于拼搏、忘我工作的精神风貌。今后的路还很长,总结经验,继续前行。
赛场亮剑,技冠群芳。市赛、省赛的成功,是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她们收获的不仅仅是金牌和荣耀,更重要的是收获了自信。这次大赛是人生一次难得的机遇,它是人生棋盘中的一枚重要棋子,是未来成长道路上的一次难得的机遇和重要拐点,大赛为她们插上了一双隐形的翅膀,让海洋化工教学部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中,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辛超 韩德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