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提速降费《指导意见》
- 来源:通信产业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学教授,电信,技术红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30 14:29
南京邮电大学教授王春晖
提速降费亟须依法明确电信建设通路权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王春晖以为,“在国家层面必须明确通信建设的通路权和尽快出台宽带普遍服务基金制度;在运营商层面应当改善和提升服务水平”。
必须依法保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通路权。我国的通信基础网络建设确实欠账很多,其主要原因:一是宽带网络的公用基础设施的法律地位不明晰,城乡发展不均衡,电信运营商(包括现在的铁塔公司)的基础通信设施的建设需要协调多方的利益,长期以来处于审批难、选址难、设施入场难的“三难”境地;二是,电信法长期缺位,电信基础设施的法律地位、性质、建设、保护、普遍服务以及通路权的设定和进入互联网时代的电信服务标准等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
应当依法平衡基础电信设施建设者与被用物权利人的利益。电信通路权,是指电信网络建设者在埋设电信管线、架设电信杆路、搭建电信线路、建设电信塔台等过程中,穿越或使用他人所有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权利。目前,建立电信通路权制度的主要难点在于如何平衡被用物权利人的利益和基础电信设施建设者的利益。如果过分保护物权利人,将导致电信建设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畸高,且建设的效率低下;如果过分保护电信设施的建设者,很难满足被用物权利人的私权利。王春晖以为,各省出台的“通信建设条例”必须明确一个基本的法律问题:通信基础设施是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其建设的行为是国家的公权力,只要不损害物权权利人的实质利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妨碍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在此,我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尽快设立专门的行政仲裁机构,依法快速、低成本地裁决因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引发的此类纠纷,确保基础通信设施建设的通路权。(田园)
电信专家付亮
将技术红利让给用户
“网络提速降费”的前提是“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固网光纤宽带替代ADSL,4G替代2G/3G,不仅代表速度提升,而且由于单位成本降低,也出现了明显的降费空间,即使没有激烈竞争,运营商也会将七成以上的技术进步“红利”让度给用户。提速降费的难点,资金并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难点在固网光纤和4G网络的建设所面临的困难上。(李秀远)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规划设计所所长胡坚波
快速建网是关键
随着技术的演进,光纤网络和4G网络逐步成为宽带业务的主要承载网络。宽带网络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特征,网络规模越大、覆盖范围越广、用户数量越多,则单位用户或流量的成本越低。只有快速建成广覆盖、大容量的宽带网络,才能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才能满足宽带业务提速降费的目标。
他认为,未来2-3年仍是宽带网络建设的重要时期,宽带网络投资规模持续保持较高规模,年投资在4000亿左右。2017年宽带网络建设进入平稳期,宽带资费水平趋于合理。(赵妍)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
顺应提速降费发展规律
宽带网络需要大量投资,在投资周期中,网络需要不断优化,这个指导意见出台,比较客观反映出我国提速降费的发展规律。对于运营商的提速降费用户不买账问题,北邮教授曾剑秋表示,网民是最欢迎“提速降费”的,但是具体的问题在于我们国家的网速有高限没低限,甚至存在20M理论速率的实际速率不足1M的现象,这才是引发消费者不满的症结所在。发达国家的宽带网络低限都能达到理论值的60%—70%,只有满足这一要求运营商才有资格谈及“提速降费”。(李秀远)
Gartner消费类技术首席分析师张菊
运营商提速降费用户为什么不买账
张菊表示,在提速降费的大趋势下,三大运营商纷纷公布各自的提速降费方案,基本上是按照降费率和提升服务价值双管齐下的,没有那么糟糕。从Gartner对中国和全球市场的研究来看,并考虑运营商的基础设施的周期和回报率等因素,4G资费是2G、3G的十分之一是合理的。
消费者之所以不满,因为消费者最关心的是降价和服务提升是否惠及自身,而运营商的方案中并未明确针对哪些细分消费群体,也没有明确对不同用户的价值提升。随着4G市场逐渐步入成熟期,运营商可以采用细分市场策略,效仿2G时代的全球通、动感地带和神州行,把提升服务和资费调整结合,以此满足不同细分消费群体的需求。(李秀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