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要做宽带集群的“安卓”
- 来源:通信产业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华为,安卓,全球宽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30 14:47
eLTE大家庭豪华亮相
根据调查数据,全球4000多万集群专网用户中,高达70%-80%用户渴望升级到以可视化和融合性为特征的宽带集群系统。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球宽带集群系统市场就将达到70亿-100亿美元,相当于传统集群市场规模的一半。
“宽带集群拥有更大的想象力和融合能力,其市场增长将是指数级的。”市场观察人士表示。面对集群的宽带化转移,这样一个新的广袤市场空间,不同的玩家无疑是又惊又喜。
去年11月,中国率先提出基于eLTE的宽带集群B-TrunC被ITU接纳为PPDR国际标准,从技术可行性验证和标准制定上均要早于3GPP,后者将于2016年Q1发布宽带集群标准。
由于中国在宽带集群标准上的领先,以及一批中国企业在宽带集群商用验证上的领跑,导致这些中国企业将成为集群市场的新贵,并获得大部分市场。
比如其中翘楚华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已经获得111个eLTE网络合同,并开通了53张eLTE商用网络、发展近60000用户。在中国政府明确分配宽带集群专网频率的鼓励下,其他的专网集成商也都斩获颇丰。
中国企业还十分熟悉专网市场的游戏规则,由于专网需求个体化的差异,专网特别看重完整的端到端定制能力以及系统可延续性,为此,以华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进入宽带集群开始,就选择了打造产业链和芯片的高位起跑。
5月18日,华为在巴塞罗那携手联盟成员召开第三届eLTE产业联盟峰会,以开放创新的姿态和豪华亲友团阵容,展示了宽带集群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将这股中国集群通信力量带到新的高度。
极致互联的价值再造
宽带集群拥有窄带所不具备的许多能力,比如视频监控等,但这并非其受到追捧的全部。
由于宽带集群天生的融合性,可以同时承载专业集群、数据、视频等,从而打破原来不同专网的界限,以极致互联的方式深入到专网用户的神经系统,从而实现流程与价值再造,率先兑现万物互联的价值。
整体来看,全球eLTE的一百多个网络,涵盖了政府(公共安全)、交通、能源等各个领域,宽带集群展现了千人千面的迷人魅力,是平安城市的钢铁侠,是让机器思考的动力,也是大型赛事的隐形主人。
南京宽慧无线携手华为开通了南京eLTE无线宽带政务专网目前,该网络已经成功支持了2013年亚青会和2014年青奥会两次重大赛事应急通信保障。前几天,南京eLTE政务专网项目在伦敦获得了GTB大奖。南京宽慧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滑瀚在第三届峰会上谈到:“这是整个电信业界对我们的肯定。未来南京宽慧无线将与华为携手在已部署的eLTE网络上不断应用新业务,为南京城市的日常管理和社会公共事业服务。”
九江石化借助华为eLTE,向工业4.0智慧工厂转型。工业4.0成功关键因素就是生产设备、传感网和系统间的全联接。九江石化借助华为无线智能工厂解决方案,集成eLTE无线宽带网络、调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存储、巡检终端等设备,提升了协作效率,部署监测点的时间从原来的半个月减少至1-2天,模拟集群调度系统从16个群组提升至1024个群组,实时巡检系统杜绝了假巡检、脱岗和漏检等行为,从根本上完成了无线工厂智能化运营。
华为携手沃达丰部署eLTE,共同保障德国“基尔周”帆船赛。在比赛期间,使用eLTE网络将手机视频传送到活动主办方的视频服务器上,然后再将视频通过运营商LTE网络的eMBMS功能分发到VIP观众区的手机和Pad上。比赛主办方实现了流畅的和身临其境般的直播效果。
鹿特丹港是欧洲第一大港,华为为国际集装箱码头运营公司APMTERMINALS在此部署了eLTE网络,真正实现专业集群、视频监控、TOS数据回传、GIS定位等业务一张网,帮助APMTERMINALS实现码头全场景覆盖和使港口码头外场无线设备减少90%,大大降低APMTERMINALS的维护工作量和运维成本。
eLTE大家庭
正因为宽带集群应用有如此大的延展性,且要解决复杂的个体需求,比如上述每一个案例,都有自己的专属名称,平安城市解决方案、港口解决方案、智慧工厂解决方案等等。所以说一家供应商很难满足一个专网用户的所有需求,需要更多的产业链伙伴一起来玩。
基于LTE成熟技术的宽带集群方向已定,难点就在业务定制化实现上,所以决胜因素不在于这是谁的技术,而在于谁拥有最强的系统定制能力。
华为看到了这一点,在eLTE上坚守了聚焦和被集成这两个策略,只做擅长的底层网络,而在上层的应用、终端等,让出市场空间给合作伙伴。
据了解,虽然华为eLTE使用了海思自研芯片,但其终端和应用软件可以由合作伙伴来完成。通过这种方式,eLTE不再是华为专有的技术,而是一个被广泛应用和完整的产业链,如同Windows和安卓系统的成功模式。
为了巩固和规范这种模式,华为在2014年就首次成立eLTE产业联盟,至今已经发展到72家合作伙伴,形成了一个包括集成商、标准组织、芯片厂商、应用厂商、终端合作方等庞大的合力,如Honywell、西班牙Indra、英国UKBroadband、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软通动力、佳讯飞鸿、宽慧、迪爱斯、中软国际等。在华为的eLTE解决方案中,也随处可见合作伙伴的身影,比如与ERP巨头SAP联手打造智慧工厂。
目前华为在eLTE上提供了三种合作方式。
一是应用合作:利用SDK和第三方应用的对接,如华为与阿尔斯通等交通领域合作伙伴正在进行基于LTE的CBTC测试,引领轨道交通进入无线宽带通信的新时代。
二是终端合作:华为提供无线模块供合作伙伴集成,如和Funkwerk联合开发基于LTE的铁路车载台;和思科泰联合开发eLTE轨道交通车载台;和GETAC联合开发三防、加固PAD、便携机等行业终端。
三是异系统互通:开放接口支持和第三方异系统互通,如和TETRA互通应用于南京政务网。这是华为eLTE的一个重要特性,虽然eLTE已经能够完全取代窄带集群系统,但是考虑到保护原有投资和用户体验,华为决定让用户来选择是共存还是替代。
为了加速推动解决方案能力提升,华为在荷兰、意大利、德国建立了3个企业无线合作创新中心,最近又宣布在比利时成立华为欧洲研究院,企业无线借此机遇将会使得相应的标准和创新环境得到真正的落实。希望这种全球协作,能够建立一个更大的eLTE生态链,实现全行业的互联。
林紫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