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商发展未达预期
- 来源:通信产业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电信管理,虚商,运营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02 14:32
放号一年410万用户、平均ARPU值13元左右、只有20多家虚商有所行动,这样的成绩离当初在万众瞩目下进场的预期有些距离。近日,在“2015中国虚拟运营发展论坛”上,多位嘉宾都表示虚商发展没有达到预期。工信部电信管理局业务资源处处长崔淑田所说,我们现在的发展还没有达到去年预期的程度,现在实际上进入一个沉淀期。
虚商的关注热度不再,各方也有了唱衰的迹象。在移动通信渗透率超过90%的通信市场里,带着批零倒挂等种种约束的虚商真的会前景黯淡还是在积蓄力量?
半年从50万发展到410万
从去年11月到今年3月,近半年的时间里虚商用户数由50万发展到410万。
半年内快速增长的背后一方面是高投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鲁春丛表示,用户的增长并不能说明一切,大家累计投入超过15亿元。另一方面是低ARPU值,据了解,2015年3月全国移动转售业务用户的ARPU为13元,粘性不高的低ARPU值用户难以带来增值的价值。
与此同时,急剧增长的背后渠道养卡等通信业弊病也已存在于虚商发展中。
养卡的目的除了制造好的用户发展数字外,另一重要原因是为了拿到号码资源。此前业内人士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表示,由于虚拟运营商只有在每个开展移动转售业务的城市用户开卡比例都达到50%才会获得下一批码号资源,为了获得更多的码号资源,在未达标地区虚拟运营商或渠道伙伴采用超低ARPU值的套餐“养起来”。
无疑,号码资源成为制约虚商发展的重要因素,鲁春丛表示,目前转售业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其中包括号卡资源有限,分配与业务发展不匹配,号码资源在本地网间、企业间调剂存在困难。
对于解决号码资源问题,除了需要基础运营商的积极支撑外,监管部门的顶层设计也必不可少。
中国联通监管事务部总经理周仁杰表示,在号码配置上,中国联通致力于公平、合理、动态分配有限的首批1000万1709号码,据悉,联通向工信部申请后续4000万码号资源,已经获批2000万。
周仁杰表示,监管部门需完善相关监管政策,在顶层设计上全面考虑解决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发展中出现的码号资源问题,推动各大银行和互联网公司对转售号码进行识别。他同时表示,虚拟运营商要合法合规经营,严格执行行业监管要求,落实实名制工作,避免超范围经营、“黑卡”等,维护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不激进批零倒挂无解
除了码号资源外,批零倒挂已是绕不开的问题。
对此问题在目前的环境下,已经是无解的问题。尽管监管部门曾多次开会协调设立动态价格机制,但在目前运营商既面向个人用户又面向渠道商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近乎无解。巴士在线董事长王献蜀表示,基础运营商自身有发展用户的压力,就算每半年调整一次价格,转售企业的价格永远跟在基础运营企业的调价之后,永远滞后于市场6个月,他表示,尽管基础运营商已经非常积极地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是一个必然规律。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运营商既做批发又做零售的模式下,这个问题是无解的。除非运营商单独成立批发公司,与虚商合作。据业内人士透露,联通曾有与虚商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发展用户的想法,但移动通信仍属于基础电信业务,在目前的政策范围内难以通过。“开启移动转售对于激发通信市场活力具有积极作用,目前政策上是处于小步快跑状态。”
除了政策因素外,虚商自身的发展模式更为关键。尽管多数虚商都提出差异化、创新的发展口号,也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探索,但目前虚商并没有找到好的商业模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规划所市场研究部主任许立东表示,我国移动转售企业在赢利、业务定位、产品设计和管理机制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
王献蜀表示,420万只代表了用户数量,但是我国没有一家移动转售企业能在这些用户基础上实现盈利,光有用户数量,没有用户质量,这是我国移动转售业务的现状。在用户规模背后,我国移动转售行业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
2015商业模式形成年
尽管唱衰四起,但多位业内人士对于仅仅发展一年的虚商还是表现出信心。崔淑田表示,现在虚商发展实际上进入一个沉淀期,其实大家都在探索,而且已经找到了一些出路,找到了一些模式,做一些具体工作,从这方面来说,我对移动转售企业未来的发展还是充满信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市场经营部渠道管理处处长侯广吉认为,移动转售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这里牵涉各方的调整,这些都不是技术问题。
而身在其中的虚商掌门人更是充满信心。王献蜀表示,“2013年是一个拿牌年;2014年是虚商具备通信服务能力的一年;2015年是虚商真正形成商业模式的一年。”
处于沉淀期的虚商,需要产业链的积极配合、政策的引导以及虚商自身的努力。
赵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