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农场》&《一九八四》

  • 来源:读者新周刊
  • 关键字:诺贝尔文学奖,迪斯尼,动物农场
  • 发布时间:2015-07-08 15:28

  如雷贯耳的《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号称二十世纪两大政治寓言。放在今天来看,不考虑太多政治因素,前者可以作为办公室政治的经典厚黑学读物,后者则可以将重点放在互联网对个人隐私的无底线破坏上来。

  没错,经典就是这样,在每个时代,都可以有全新的解读和阐释。你若不服,悉听尊便。

  《动物农场》和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蝇王》有很多相似之处,只不过后者是以儿童的视角去展示现代政治的“残酷”,而《动物农场》通过形象完全迪斯尼化——对于后工业文明时代的城市人来说,书中的动物形象,第一联想难免都会是迪斯尼动画片里的可爱形象——将“与人斗其乐无穷”最大化,到了连一群可爱的小动物都无法免俗的程度。如果你一向对“政治”无感,标榜自己是“从来不关心政治的人”,那你也不妨将《动物农场》看做是迪斯尼主人公的“甄嬛传”,虽然这样比喻很不恰当,但也未尝不可这样想想。

  不管怎样,作为非常著名的政治寓言,《动物农场》最成功之处在于,动物拟人化的设定,和动物(特别是家禽家畜)很难掌控自身命运的现实,巧妙地对应起来。抛开极权如无源之水一样产生、壮大,动物们试图通过自身努力获得自由最后徒劳失败这个故事线本身,就足以让二战后经历太多不幸的人类产生各种共鸣。而寓言本身就具备可以广泛流传、老少通吃的特点。所以将本书作为乔治·奥威尔的入门作品,是再合适不过了。一是在于这本书好看、好懂;二是在于这本书够有深度。

  乔治·奥威尔另一部传世巨作《一九八四》,一般和赫胥黎的《美妙新世界》、扎米亚京的《我们》一起,被列为“20世纪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实际上1984年什么也没有发生,又或者说《一九八四》书里描述的那一切,人类社会早已实现,并且超越。

  关于《一九八四》的评论汗牛充栋,这是一部多么好的书是无需赘言的。你可以将它看做是科幻式的预言,也可以是对现实犀利控诉的檄文。但是即便你读过这本书,也很可能忽略了这本书所蕴含的人文关怀。

  在反乌托邦三部曲中,《一九八四》可以说是“最具人情味”的,不仅仅在于那个让人泪崩的结尾,更是贯穿全书的那种对个人无法抵抗国家机器深感无力的怜悯。这种相当动人的情绪,在《美妙新世界》和《我们》之中是找不到的,后者们的语言都太圆滑冷酷,描绘的未来世界让人不寒而栗。而《一九八四》中构建的灰暗、阴冷的世界,却有着难能可怪的热心肠和人情味。

  是的,可以说这是有关一个好人的故事,一个好人怎么被毁灭的悲伤故事,看完这本书,更多的,读者可能是被鼓舞和激励,而不是感到极度消极。

  《一九八四》之前有翻译界泰斗董乐山的译本珠玉在先。孙仲旭能够有胆识和实力选择做新译本,是对他文学口味和翻译实力的一个绝佳证明。

  如果你觉得这两部奥威尔的名篇很好看,不妨再去看看另一本也是由孙仲旭翻译的《上来透口气》,那个故事很轻松,是有关已婚男人的搞笑故事。搞笑到让你有点不能相信是奥威尔写的。

  文/顾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