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新区着力打造“四岛”助推跨越式发展
- 来源:广东经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横琴新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08 15:43
作为全国首个“一岛两制”国家级新区,横琴以“四个到位、五种模式”全面提升与澳门合作内涵,打造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自横琴新区2009年成立以来,珠海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与澳门合作,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绿色经济,把横琴新区打造成为“开放岛”、“活力岛”、“智能岛”、“生态岛”,助推跨越式发展。五年间,GDP从2.85亿元增长到57亿元,增长了19倍;固定资产投资从19.08亿元增加到近250亿元,增长了12.1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3593万元增长到26.7亿元,增长了73.3倍。2015年4月,横琴新区自贸片区正式挂牌运作,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深化与澳合作,打造连通国际的“开放岛”
作为全国首个“一岛两制”国家级新区,横琴以“四个到位、五种模式”全面提升与澳门合作内涵,打造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一)与澳合作实现四个到位。
——沟通机制到位。横琴新口岸全面实现24小时通关;与澳门特区政府建立轻轨对接、金融合作、政策研究三条直线沟通机制;成立以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为主任委员的横琴新区发展咨询委员会;建立与澳门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工商界社团的定期沟通交流机制。
——政策支持到位。出台《横琴新区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十一条措施》,全面落实“澳门优先”原则;落实港澳居民个税差额补贴办法,共受理2013年度港澳永久居民个税差额补贴36宗;启动澳门青年横琴创业谷,设立首期规模为20亿元的澳门青年创业扶持基金和100亿元粤澳合作产业园项目产业引导基金。
——土地供应到位。新区给澳门投资企业供地和签约的项目用地占横琴建设用地的53%;澳门大学新校区已建成移交;对澳门特区政府推荐进入产业园已签约和供地项目安排用地172.5万平方米。
——专项服务到位。成立横琴新区澳门事务局,专门负责对澳服务;设立澳门投资绿色通道,专门服务澳门投资者;设立横琴驻澳门投资咨询点,为澳门投资者提供全程服务指引;成立港澳法律问题专家小组,为横琴新区港澳法律研究课题提供咨询论证。
(二)为澳门中小企业进驻创造五种合作模式。由双方政府主导、共建合营公司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模式;由政府引导、澳门中小企业联合投资的励骏友谊广场模式;由横琴企业建设、委托澳门企业招商运营的新家园商业街模式;由横琴企业自主建设运营、面向澳门招商的长隆商业街模式;由澳门特区政府推荐,横琴定向供地给澳门企业的粤澳合作产业园模式。
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打造环境优良的“活力岛”
横琴致力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率先推动“十大创新”。一是率先开展商事登记改革,推行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刻制印章、国地税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四证联办”,四证一章于2个工作日内即可同步发放,最快半个工作日出齐证照。二是率先开展司法改革,率先落实“法官员额制”、“全面取消案件审批制”并实行主任检察官制度。三是率先成立廉政办、率先推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申报公示制度。四是率先构建由决委会、管委会、咨委会组成“三位一体”的重大事项管理模式。五是率先打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的规划国土管理体制。六是成为全国首批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七是在国内首次以清单形式向社会公开市场主体违法经营行为(工商行政管理类),企业只要轻触鼠标,就可快速查询到经营的“雷区”和“红线”。八是率先启动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刷卡兑换业务,首发银联多币种IC卡。九是率先打造“诚信岛”,《横琴新区“诚信岛”建设促进办法》正式出台印发,在商品溯源、监管、执法、处罚、先行赔付等方面构筑全流程监管体系。十是率先构建与澳门相仿的政策体系,对符合产业优惠目录和特殊人才目录的企业和个人,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方面基本与澳门持平。
通过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横琴旅游、重大项目投资建设态势持续向好。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开业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800万人次;总投资2500亿元的65个重点项目大规模推进;引进和在谈世界500强企业52家、国内500强投资项目76家、总部企业785家。
大力招才引智,打造知识密集“智能岛”横琴新区着力推动人才开发、引进和培养工作,努力打造一流的人才高地。
(一)培育人才与引进集聚高端人才双管齐下。一是发布了《珠海经济特区横琴新区人才开发目录(2013-2015)》和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行动计划等文件,实施高端人才集聚培育工程,重点打造“五大人才团队”,包括休闲旅游业人才团队、高端金融服务业人才团队、文化创意英才团队、产业领军型人才团队、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人才团队。二是横琴新区三江人力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分别与澳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深圳研究院、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等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同时大横琴英才公司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签订合作项目,为横琴深入推动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合作平台。目前,横琴人才信息库已有5000人的高级人才储备,成功引进了100多名人才到横琴工作,涵盖建设、物流、会展酒店等行业。
(二)规则配套为人才发展提供保障。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已获得国家批复同意,财政部还给予5000万专项财政补贴,促进知识产权便捷交易,为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进搭建“绿色通道”。
促进绿色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岛”
横琴以规划先行和产业支撑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新区可持续性和绿色化发展。
(一)秉持生态优先原则科学规划。横琴新区制定了《横琴新区生态岛建设总体规划》,包含《横琴生态岛区域能源规划》、《横琴生态岛绿色产业体系建设规划》等九个专题研究,涉及城市能源、产业体系、绿色交通等9个领域,为推动横琴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在开发建设中划定了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等四大空间管制区,其中禁建区57.90平方公里,超过横琴面积的一半,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大横琴山、小横琴山均被列为禁建区。
(二)坚持产业绿色化发展。横琴重点发展商务服务、休闲旅游、科教研发和高新技术四大产业,这些产业均有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特点,符合生态经济发展方向。同时,在建的工程项目实现环保申报率100%,应批复“环评”项目100%实行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企业必须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及取得环境质量ISO14000质量认证,使产业体系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目前,已先后引进企鹅酒店、神华南方总部、中电投多联供燃气能源站等大项目及744家各类金融机构,横琴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初具规模。
(三)“五网”工程助推节能低碳发展。横琴新区地上路网四通八达、地下管网布满全岛、水网密布畅通、智能电网绿色节能、信息网智能发达。33.4公里的地下管网是全国最长的“共同管沟”;全国首个电子围网监控系统在横琴建成;建成的TD―LTE无线宽带企业专网是全球专网中首个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
杨鹏飞
作者单位: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