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不做皱眉事,世上没有切齿人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养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8-03 16:00
在朋友的心目中,张国村是一位“心中没愁事,眼里没坏人”的快乐老人,不管是遇到快乐的事儿也好,还是碰到不顺心的事儿,他的脸上每天都是“阳光灿烂”。在天津市,这位年过古稀,曾经身兼要职的老科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身体依旧硬朗,走起路来,说话办事也是精气神十足。
要问张国村的健康秘诀是什么?那么,他会兴致勃勃地告诉你:首要的是开朗、快乐的性格。不错,前半生搞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张国村,整天和农民打交道,培养造就了一个朴实、开朗、欢快的农民性格,而他所信奉的教条也是:“终生不做皱眉事,世上没有切齿人”。
退休后投身快乐生活
几年前,一句经典的广告语“王朝的酒、酒的王朝”让王朝葡萄酒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而王朝酒公司董事长这一职务,只是张国村退休前兼任的3个重要职务之一。退休前,张国村还是天津市农委副主任,负责主管市科技和副食品的生产和供应,领导着天津市当时的12个区县、10个局级单位,以及8个公司;同时,他还兼任天津市农场管理局的党委书记,主管13个国营农场,10多万亩耕地,8万多名职工,以及56家公司。回顾过去,可以说,张国村曾经是身居高位。因为工作需要,光办公室他就有7个,单位给他配了5辆车,有时候忙完这边的事,还得换坐另一辆车,赶往下一个单位。因此,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相对在职时的忙碌与风光,退休是其人生的一次转折,也是能否适应退休生活的一次考验。
在位时,为了工作整天忙得不可开交,退下来一切都归于平静,很多离退休的人为此感到失落、悲观,但是,张国村却没有丝毫的失落感。他认为人生是有阶段性的,20岁之前的人是属于学习阶段,接着大学毕业一直到退休,是报效国家为事业而奋斗的阶段,退休以后就到了留点时间给自己支配的阶段。因此,1995年年底,张国村办完退休手续后,首先想到的是去旅游,去以前想去而没有时间去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1996年初,在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张国村带着有了自由支配时间的欣喜与轻松,到东北的哈尔滨、吉林的长白山等地走了一圈,看冰雕、赏雾凇,尽情地感受了一下东北风光旖旎的冬景,回来后,接着他又投入到旅行社,去游历全国各地他曾经想去的地方。
这种旅游生活一直持续到张国村加入老年大学。有一次他去市里的枫林园去参加活动,这是天津市老年人活动中心的所在地,在这里张国村知道了天津还有个老年大学,经过朋友的一番介绍,没多久他就兴致勃勃地在老年大学报了名,从1997年到现在的近14年,张国村从学交谊舞、国标、书法开始,到烹饪、外语、瑜伽以及太极拳、针灸等,几乎学遍了老年大学里所有的课程。学了烹饪就在家里示范,学了瑜伽也在家练习,学过了外语后,他还每周固定去南开大学的英语角,与大学生们用英语聊天对话。他写的草书也有模有样,天津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的会刊还不时会刊登几幅他的作品,让大家欣赏。就这样,在老年大学里,他是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停不下来,爱好越来越广。
在老年大学里,张国村不仅学会了不少技艺,而且还交了不少的朋友,饭桌上他常和老朋友们开玩笑地说:“我现在是舞伴一大堆”,当然,他不光是舞伴多,学书法时认识的书友,钓鱼时认识的鱼友也是一大堆,按照张国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上老年大学,既健身、健美又能健心。”
过有规律的生活 将健康进行到底
多年来,张国村一直在倡导和遵循快乐生活的“十个一”,即为:一个宽厚的仁者胸怀;一种有规律的起居节奏;一种合理的饮食习惯;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一种活泼、热情、开朗的合群性格;一种能调节身心娱乐的爱好;一种不向任何压力低头的意志;一种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一种对年龄的忘却;一副永远微笑的面孔。
如今,经过十几年的磨练,这快乐生活的“十个一”早已融入了张国村的生活中。例如,张国村虽然在老年大学学了很多技艺,但却给自己定了个“四不”原则,所谓“四不”即为“不表演”、“不比赛”、“不评选”、“不工作”。其中的“不工作”指的是,不在老年大学里担任职务给自己增加压力。他说,他学这些只是为了健身,不追求名利、使自己保持一颗平静的心。除了坚持“四不”,张国村还尽量保证生活有规律。
每天早上,张国村基本是4点半起床,洗漱后练50分钟左右的瑜伽,6点半吃完早餐后,去体育中心的练舞场活动1个半小时,然后,9点左右到老科协上班,处理协会的一些事情,中午则回家做饭,午休。下午则是每周的一三五去健身房练器械,二四六去公园练练太极拳,晚上很少出去活动,10点多开始睡觉,一般是一碰枕头就能睡着。
平时,他还出门骑2个小时的自行车,边锻炼身体边感受市区的新变化;他还坚持每周爬一次25层高的楼梯,锻炼脚力,每月还要约上朋友去钓鱼,去享受钓鱼带给他怡然自得的心境。
在饮食上,张国村十分注意饮食的结构,平时是以素食为主,饭桌上常有的一般是一小碟萝卜,然后是海带、洋白菜;经常喝些鸡蛋汤、牛奶、麦片等,粥是常吃的主食,晚饭常常是一碗山芋粥或者是青菜挂面汤。
另外,张国村还是一个重感情,懂浪漫,对老伴体贴入微的人。退休后,他坚持给老伴做饭,他说:“老伴给我做了半辈子的饭,现在该我照顾她了。”
每天早晨,他都要给老伴弄上一桌二菜一汤再出门,然后中午没事时就主动回家做饭。
为离退休老科技人员服务,享受成功的快乐2002年,天津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的领导班子到了换届的时候,当时的会长考虑到年龄大了,便主动找到曾担任副市长的陆焕生,请他担任会长一职。
经过一番考虑,陆焕生成为天津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的新一任会长。
陆会长在职时主管过市里的农业工作,于是,陆会长便找到了老熟人张国村,这位曾身兼重任的原农委副主任。那时,张国村正在老年大学忙着学各门课程,2002年年初,当陆会长找到他,让他来兼任老科协的工作时,由于对老科协工作不了解,张国村心里不是很愿意去,因此这事就一直拖着。同年7月初,天津市老科协铁路分会在北戴河召开一次会议,陆会长便叫上张国村一同去看看。结果,这一看不要紧,会上老科协会员们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他,回到天津以后,他便走马上任加入了天津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上任后,张国村发现老科协的工作虽大有作为,但要想做好还真要花一番心思才行。当时的天津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既无办公地点,又无活动经费和工作人员,可以说是“三无”协会。但是既然来了就不能放弃,在陆会长的带领下,经过老科协全体人员的努力,大家各自想尽办法,充分发挥各自的经验、能力以及社会关系,最终使得天津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逐步发展壮大了起来。首先是,在他和几位协会领导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落实了一套200多平米的办公室,解决了办公没房子的问题,他们还到市财政局申请了每年20万的活动经费,同时,他们还通过评定职称的优势,吸收了13个来自市建委、农委、科委、经委等战线的“委主任”以及厅局级老干部参加老科协。其中,在2000多名会员中,有38个享受国务院津贴,有16个被评为劳动模范。他们为企业申请市的科技项目,以及为企业申请市长基金项目资金,同时,每年,张国村还和其他人一起,组织会员们下乡开展医疗、科技等服务。可以说,参加老科协工作改变了张国村的退休生活,通过老科协的工作,他也觉得退休后的生活更加有意义。同时,老科协里其乐融融的氛围,成了他快乐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他还把这快乐带给了其他人。
有一次,退下来不久的天津市建委原副主任郭俊杰来老科协办事,张国村半开玩笑地说:“来吧,兄弟,加入咱们老科协来!”结果,经过几次劝说,郭俊杰还真同意了加入天津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为此,陆焕生会长还主持召开了一个欢迎会,欢迎他的加入。因为高兴,在欢迎会现场,郭俊杰这位京剧爱好者还现场唱了一段,让大家乐开了怀。
张国村是个热心肠,不光是忙老科协的事情,看到周围有些单身老人生活很孤独,他主动当起了“红娘”,为没有老伴的牵起了红线,成立高端老年人才俱乐部,如今已经为两对老人牵起了红线,使得他们重新组建了一个家庭。另外,在每年的教师节,张国村和侄子张冠英都会回到老家的小学,拿出1万元的钱,用来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帮助学校增添教学设备,十几年来,两人从未间断。
张国村就是这样一个追求快乐生活的人,他的人生如葡萄美酒般甘甜,在人群中闪烁着奕奕光彩。
……
要问张国村的健康秘诀是什么?那么,他会兴致勃勃地告诉你:首要的是开朗、快乐的性格。不错,前半生搞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张国村,整天和农民打交道,培养造就了一个朴实、开朗、欢快的农民性格,而他所信奉的教条也是:“终生不做皱眉事,世上没有切齿人”。
退休后投身快乐生活
几年前,一句经典的广告语“王朝的酒、酒的王朝”让王朝葡萄酒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而王朝酒公司董事长这一职务,只是张国村退休前兼任的3个重要职务之一。退休前,张国村还是天津市农委副主任,负责主管市科技和副食品的生产和供应,领导着天津市当时的12个区县、10个局级单位,以及8个公司;同时,他还兼任天津市农场管理局的党委书记,主管13个国营农场,10多万亩耕地,8万多名职工,以及56家公司。回顾过去,可以说,张国村曾经是身居高位。因为工作需要,光办公室他就有7个,单位给他配了5辆车,有时候忙完这边的事,还得换坐另一辆车,赶往下一个单位。因此,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相对在职时的忙碌与风光,退休是其人生的一次转折,也是能否适应退休生活的一次考验。
在位时,为了工作整天忙得不可开交,退下来一切都归于平静,很多离退休的人为此感到失落、悲观,但是,张国村却没有丝毫的失落感。他认为人生是有阶段性的,20岁之前的人是属于学习阶段,接着大学毕业一直到退休,是报效国家为事业而奋斗的阶段,退休以后就到了留点时间给自己支配的阶段。因此,1995年年底,张国村办完退休手续后,首先想到的是去旅游,去以前想去而没有时间去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1996年初,在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张国村带着有了自由支配时间的欣喜与轻松,到东北的哈尔滨、吉林的长白山等地走了一圈,看冰雕、赏雾凇,尽情地感受了一下东北风光旖旎的冬景,回来后,接着他又投入到旅行社,去游历全国各地他曾经想去的地方。
这种旅游生活一直持续到张国村加入老年大学。有一次他去市里的枫林园去参加活动,这是天津市老年人活动中心的所在地,在这里张国村知道了天津还有个老年大学,经过朋友的一番介绍,没多久他就兴致勃勃地在老年大学报了名,从1997年到现在的近14年,张国村从学交谊舞、国标、书法开始,到烹饪、外语、瑜伽以及太极拳、针灸等,几乎学遍了老年大学里所有的课程。学了烹饪就在家里示范,学了瑜伽也在家练习,学过了外语后,他还每周固定去南开大学的英语角,与大学生们用英语聊天对话。他写的草书也有模有样,天津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的会刊还不时会刊登几幅他的作品,让大家欣赏。就这样,在老年大学里,他是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停不下来,爱好越来越广。
在老年大学里,张国村不仅学会了不少技艺,而且还交了不少的朋友,饭桌上他常和老朋友们开玩笑地说:“我现在是舞伴一大堆”,当然,他不光是舞伴多,学书法时认识的书友,钓鱼时认识的鱼友也是一大堆,按照张国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上老年大学,既健身、健美又能健心。”
过有规律的生活 将健康进行到底
多年来,张国村一直在倡导和遵循快乐生活的“十个一”,即为:一个宽厚的仁者胸怀;一种有规律的起居节奏;一种合理的饮食习惯;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一种活泼、热情、开朗的合群性格;一种能调节身心娱乐的爱好;一种不向任何压力低头的意志;一种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一种对年龄的忘却;一副永远微笑的面孔。
如今,经过十几年的磨练,这快乐生活的“十个一”早已融入了张国村的生活中。例如,张国村虽然在老年大学学了很多技艺,但却给自己定了个“四不”原则,所谓“四不”即为“不表演”、“不比赛”、“不评选”、“不工作”。其中的“不工作”指的是,不在老年大学里担任职务给自己增加压力。他说,他学这些只是为了健身,不追求名利、使自己保持一颗平静的心。除了坚持“四不”,张国村还尽量保证生活有规律。
每天早上,张国村基本是4点半起床,洗漱后练50分钟左右的瑜伽,6点半吃完早餐后,去体育中心的练舞场活动1个半小时,然后,9点左右到老科协上班,处理协会的一些事情,中午则回家做饭,午休。下午则是每周的一三五去健身房练器械,二四六去公园练练太极拳,晚上很少出去活动,10点多开始睡觉,一般是一碰枕头就能睡着。
平时,他还出门骑2个小时的自行车,边锻炼身体边感受市区的新变化;他还坚持每周爬一次25层高的楼梯,锻炼脚力,每月还要约上朋友去钓鱼,去享受钓鱼带给他怡然自得的心境。
在饮食上,张国村十分注意饮食的结构,平时是以素食为主,饭桌上常有的一般是一小碟萝卜,然后是海带、洋白菜;经常喝些鸡蛋汤、牛奶、麦片等,粥是常吃的主食,晚饭常常是一碗山芋粥或者是青菜挂面汤。
另外,张国村还是一个重感情,懂浪漫,对老伴体贴入微的人。退休后,他坚持给老伴做饭,他说:“老伴给我做了半辈子的饭,现在该我照顾她了。”
每天早晨,他都要给老伴弄上一桌二菜一汤再出门,然后中午没事时就主动回家做饭。
为离退休老科技人员服务,享受成功的快乐2002年,天津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的领导班子到了换届的时候,当时的会长考虑到年龄大了,便主动找到曾担任副市长的陆焕生,请他担任会长一职。
经过一番考虑,陆焕生成为天津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的新一任会长。
陆会长在职时主管过市里的农业工作,于是,陆会长便找到了老熟人张国村,这位曾身兼重任的原农委副主任。那时,张国村正在老年大学忙着学各门课程,2002年年初,当陆会长找到他,让他来兼任老科协的工作时,由于对老科协工作不了解,张国村心里不是很愿意去,因此这事就一直拖着。同年7月初,天津市老科协铁路分会在北戴河召开一次会议,陆会长便叫上张国村一同去看看。结果,这一看不要紧,会上老科协会员们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他,回到天津以后,他便走马上任加入了天津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上任后,张国村发现老科协的工作虽大有作为,但要想做好还真要花一番心思才行。当时的天津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既无办公地点,又无活动经费和工作人员,可以说是“三无”协会。但是既然来了就不能放弃,在陆会长的带领下,经过老科协全体人员的努力,大家各自想尽办法,充分发挥各自的经验、能力以及社会关系,最终使得天津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逐步发展壮大了起来。首先是,在他和几位协会领导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落实了一套200多平米的办公室,解决了办公没房子的问题,他们还到市财政局申请了每年20万的活动经费,同时,他们还通过评定职称的优势,吸收了13个来自市建委、农委、科委、经委等战线的“委主任”以及厅局级老干部参加老科协。其中,在2000多名会员中,有38个享受国务院津贴,有16个被评为劳动模范。他们为企业申请市的科技项目,以及为企业申请市长基金项目资金,同时,每年,张国村还和其他人一起,组织会员们下乡开展医疗、科技等服务。可以说,参加老科协工作改变了张国村的退休生活,通过老科协的工作,他也觉得退休后的生活更加有意义。同时,老科协里其乐融融的氛围,成了他快乐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他还把这快乐带给了其他人。
有一次,退下来不久的天津市建委原副主任郭俊杰来老科协办事,张国村半开玩笑地说:“来吧,兄弟,加入咱们老科协来!”结果,经过几次劝说,郭俊杰还真同意了加入天津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为此,陆焕生会长还主持召开了一个欢迎会,欢迎他的加入。因为高兴,在欢迎会现场,郭俊杰这位京剧爱好者还现场唱了一段,让大家乐开了怀。
张国村是个热心肠,不光是忙老科协的事情,看到周围有些单身老人生活很孤独,他主动当起了“红娘”,为没有老伴的牵起了红线,成立高端老年人才俱乐部,如今已经为两对老人牵起了红线,使得他们重新组建了一个家庭。另外,在每年的教师节,张国村和侄子张冠英都会回到老家的小学,拿出1万元的钱,用来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帮助学校增添教学设备,十几年来,两人从未间断。
张国村就是这样一个追求快乐生活的人,他的人生如葡萄美酒般甘甜,在人群中闪烁着奕奕光彩。
